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地方战略>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环境分析

admin分享

摘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形成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体制问题及思想导向问题是制约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发展历程看,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明显的商业化倾向,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瓶颈因素。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环境;产业文化;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从狭义上讲,是信息产业、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的总称。从广义上讲,高新技术产业相对于传统工业更应视为一种科学文化、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和一种有利于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高科技手段[1]。最新研究表明:智力密集、风险资本、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区域因素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联系。所谓创新,是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因此要高度重视区域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 )的建构。区域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是一个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地——社会——环境”互动系统[2]。营建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种创新环境的形成已经成了当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高新区的发展,区域创新环境的作用更不容忽视。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就像是一种空气,一种土壤,培育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同时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文化哺育、人地和谐和社会进步。
  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具有较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和周期长的特点。从珠江三角洲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来看,现有条件还不能很好满足“三高一长”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的商业化、功利性倾向明显。由于地缘文化的关系,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深受香港发展模式的影响[3],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许多城市实际上走的是“商业兴市”、“资源耗损”和“环境退化”的发展道路。分析一下珠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环境形成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渠道,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着明显的商业化趋势。如,广州科学城主要开发目的一是吸引外资,二是促进出口,仍是初级外向型经济的产物;又如,尽管珠江三角洲与电子有关的中小企业群,尤其是东莞、惠州、深圳高技术产业走廊形成的产业文化,对北京中关村企业和国外企业造成极大的吸引力,但是,这一地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区外,工业发展仍以外资导向为主,自己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为了维持企业生存,这些中小企业只能被迫转向风险小、回报率高、见效快的行业,即高利润活动,包括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买卖活动、房地产经营、保健品生产等等。因此,如何利用当前金融海啸时期的全球联系,尽快克服企业的商业化经营,发展本地创新网络是未来产业升级的重要课题。

严重的商业化倾向是珠江三角洲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病,亦是区域创新环境构建的主要不利因素。为此,在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本地企业的合作甚至发展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协作,以培育区域创新网络是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应该在本地创新网络和本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中发挥良好作用,这对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和新优势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各地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应当从长远出发,着重于提供和维护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为创新的扩散和知识的积累创造条件。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①完善市场法制建设,给所有企业一个长期公平的发展环境,促进健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具体操作上又分为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建立物质基础,如投资建立企业家聚会的场所,以及投资于培养人才、产生技术的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硬方式)。另外一种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吸引力的形成以及文化氛围。归根到底,主要着眼于建立起一种富有活力的创新精神,尊重人才的区域文化(软方式);②进行制度改革,给企业家一个成长空间。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与衰落消亡往往得失于转瞬间,而其中历练出的企业家群体是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我省目前的企业家最热切盼望的往往就是一种灵活宽松的环境和主人翁的地位;③大力加强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区域的信息交流。
  创造区域创新环境的另外一种渠道是自下而上的企业行为[4],其出发点是利润和各种效益。对企业而言,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克服“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思想。我省一些大企业盲目讲求规模,重视产量,把产品大部分价值增殖环节都控制起来。这样不但降低了企业专业化程度,造成管理上的困难,不利于开发新产品,而且对于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高新技术产品来说,不适于这种生产结构的运作,使得企业转产困难,风险成本增加,不利于迎接突发性事件;②中小企业必须自我创业和发展。实际上,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容忽视。应该具有更强的发展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③将企业家能力培养、劳动力素质提高、研发资金投入、增加企业间联系摆到正确位置上来。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亦有利于整个区域创新环境的培育;④增强企业间的协作意识,形成有机联系的地方性网络。最终目的是建立高新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区域经济综合体;⑤建立一种与企业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源泉同步发展的区域新文化;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同企业自身利益的内在联系。企业应该增加对区域公共设施的投入,为区域新的社会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开展公益活动。意识到自身发展潜力源于区域创新环境的培养。
  归纳起来,体制问题及思想导向问题是制约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今后的发展应充分认识到区域创新环境与地方经济及企业自身利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优化企业体制,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特别是制定出适于自身长远发展并且有利于建设地方的区域创新环境的企业发展战略,同广东省的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和科学发展观的地域实践等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一道为发展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叶岱夫.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J]. 地理研究, 2001, 20(3): 307-314.
  2. 叶岱夫. 惠州学院后山风景区景观命名的初步研究[J]. 广东园林, 2009,31(1): 10-14.
  3. 叶岱夫. 香港回归与粤港经济互惠互利问题研究[J]. 经济地理, 1997, 17(4): 224-227.
  4. 王缉慈.现代工业地理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