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当代中国>

当代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历史因素分析(2)

关海庭分享

  
  三、中国传统计划体制中“条条”和“块块”的有机结合,成为改革成功启动的体制原因
  
  毛泽东对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这两次改革,到““””结束前,已经形成了以地方分权和“蜂窝化”为特征的经济模式。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因其自身的特点而成为了之后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首先,以“块块”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有利于体制外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启动得益于农村改革的成功和非国有部门经济的发展壮大。在以“块块”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拥有更多建立非国有企业的动力和权力。这种体制环境直接促成了改革初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这种计划体制外的增量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启动时期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次,中国在改革前形成的以地方分权和“蜂窝化”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和以“块块”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比传统的计划经济更适于采用局部改革和改革实验的方式。第一,由于之前毛泽东对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的瓦解以及鼓励地方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国经济出现了分割化的趋势,地方经济之间有很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得局部改革和改革实验的不利影响不会影响到全国。第二,在以“块块”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地区的层级制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很弱,因此,这种独特的经济管理体制对制度变迁有更多的适应性,会因地区的不同产生更加灵活的政策选择。由于以上两个因素的存在,中国政府可以放手让地方政府搞改革特区而不会影响整个经济形势,也可以根据局部改革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政策实现改革的顺利启动。这是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重要条件。
  再次,由于毛泽东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客观上使计划之外还存在着大量非计划经济的因素。“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包括自留地、家庭副业和以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农产品和城市产品收购的非计划部分,社队企业等;在城市,表现为城镇个体经济,大量的城市集体企业、小国有企业,以及““””中由于秩序混乱而在大中型国有企业之间发生的物资串换、地下经济等。”[12]大量非计划经济因素的存在,为之后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初始条件。一方面,改革初期非国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从而使改革带来重大实惠,这提高了广大人民对于改革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非国营经济的发展也给国营企业带来了压力,迫使其改变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毛泽东对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重视,为之后农村改革的成功启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代中国的改革最先在农村启动并获得了成功,这与改革之前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发展农业的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集中力量建设好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社办工业。这些在后来都程度不同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农业基础设施在农村的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毛泽东始终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江西省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我们的经济政策》中就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论断。建国后,毛泽东十分关心水利建设,尤其重视大江大河的整治和兴建大型水利工程。1951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标志着治淮工程全面启动。此后,淮河流域的水旱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昔日灾害频发之地成为了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和工业基地。为了治理黄河流域的水患,1952年毛泽东专程考察黄河沿岸情况。毛泽东叮嘱当地的负责同志“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3]经过大规模的治理,不仅使黄河的灾害得到了控制,而且还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了粮食高产区。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为了彻底根除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毛泽东认真听取各方面关于修建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并提出了“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原则。[14]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积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大江大河都基本得到了治理,水患得到了控制。这是改革启动后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
  其次,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农村社办工业。这一方面提高了农村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奠定了改革启动时乡镇企业兴起的工业基础。毛泽东把农业机械化当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1955年7月,毛泽东就曾对农业机械化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为了推广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在中央设立了农业机械部,在各省分设了农业机械厅或局。1966年4月,中央转发了湖北省委关于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设想的文件和经毛泽东审阅同意的批语,批语指出要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并强调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15]1971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提出到1980年全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16]在各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毛泽东时期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除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毛泽东还积极主张通过农村自建工业实现农村工业化。由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产生了剩余劳动力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自办社队工业既可以转移剩余劳动力也可以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资金,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社队工业的发展出现过几个高潮。改革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往往就是社队工业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
  再次,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村和农业的组织建设。毛泽东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合作化。无论是农业合作化还是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一种生产关系,其衡量标准应该是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合作化在实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积累。毛泽东看到了农业合作化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因此,他想通过提高公有化程度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这样的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毛泽东时期的农村合作化组织无疑给今后农业走合作化的道路积累了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时期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实践为今后再度在更高生产力水平上将农民组织起来打下了坚实的观念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715.
  [2][3[9]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2.
  [4][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234.252/234/26.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4.
  [7][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12.100.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0-41.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8.
  [11]中国统计年鉴(198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113.
  [12]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3.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1898-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248.
  [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3.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新中国工业通鉴(第五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66.
1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