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类毕业论文代发表范文(2)
电影类毕业论文代发表范文篇2
浅谈宁浩电影《心花路放》的主题释义
电影《心花路放》是宁浩执导的一部带有黑色幽默的公路片,同时也是一部带有强烈“宁式”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1]影片通过耿浩和郝义两人疯狂且搞笑的猎艳之旅,向观众展示出了隐藏在小人物背后的种种生活危机,如情感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等。小人物在生活的危机中逐渐丧失了原本的自我,因此这段旅程也成了他们寻找自我的一种救赎。寻找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中心主题,它实际上早已经渗透到了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之中,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小人物被异化并且走投无路,因此寻找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和生活希望。
电影是被用于商品化消费的产品,它在需要获得观众认同和消费的同时,又必须表达电影人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文化见解与艺术品位。通过片中主人公的自我寻找,导演不仅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让观众感受了宁浩对小人物的关注与他本人对生活或社会的深层次认识与思考。影片中的种种寻找和思考,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不影响观众对其中道理的个人感悟与理解。
一、《心花路放》寻找主题的彰显
《心花路放》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喜剧电影,影片中不同的笑料或者流行文化的拼贴,实际上传达了宁浩本人在艺术追求上的良苦用心。片中耿浩和郝义进行寻找的方式有所不同,或荒诞,或放逐,随着旅程延续,他们都在找寻真正的自我。
首先,耿浩在不断放逐中寻找自我。《心花路放》中的每一个人物,实际上都是生活在观众身边的小人物,宁浩用“盖?里奇式”的荒诞幽默让他们上演了一出出喜剧框架下的忧伤故事。[2]对小人物的关注,是宁浩一以贯之的特点,如《疯狂的石头》中的小偷和保安,《黄金大劫案》中的街头小痞子,《无人区》中的舞女等,他们多住在拥挤破旧的地方,生活、工作环境差,收入不高,混迹于底层社会。而《心花路放》中的耿浩,也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失意的歌手、二手音响店的老板。
耿浩是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在爱人移情别恋后处于一种自我迷失的状态。电影向观众展示了一段三千公里的猎艳行动,耿浩希望通过这种精彩刺激的方式来释放、宣泄自己,以此走出生活失败的阴影。耿浩执著于自己对爱情的付出,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放弃了理想却最终没有留住自己的爱人,在郝义的建议下开始了猎艳之旅。耿浩先后在“杀马特”周丽娟、神秘女郎思晴、泼辣火爆的东北妹子莎莎的身上寻找情感的释放,但他骨子里的保守是无法改变的。他的猎艳之旅变成了自我放逐的过程,内心的无法释怀使他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并置朋友郝义于不顾,他的执拗让人感到他正在走向万劫不复。耿浩的顿悟来得很突然,东北妹子莎莎让她看到了金钱买不到真正的爱情,因而使他明白妻子的离开真的不是因为金钱或者是物质上的享受,也让他明白原来自己真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失败者。当可以正视自己与前妻的感情时,耿浩已经完成了蜕变,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其次,耿、郝二人在荒诞中寻找自我。所谓荒诞,就是认知主体对现实世界失常状态的一种认识方式和体验态度,这种认知方式让审美主体对客体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和体悟。[3]荒诞性对于电影而言,就是导演用自嘲、暗讽的态度,将现实生活中的滑稽、无厘头化作了一场行为艺术展现于观众面前,从而让观众在荒诞中重新认识自我和生活。影片通过两位主角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做,向观众展示出了不同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荒诞,进而反映出社会转型中的病态。宁浩让一系列人物在两位主人公的猎艳过程中粉墨登场,而荒诞可谓无处不在。如,耿浩偶遇神秘女郎思晴,他被对方的外貌与气质吸引,甚至对其产生了真情。
就在耿浩放弃机票,决定向思晴告白时,却发现思晴原来是一个女同性恋,耿浩的心也如同手中的花盆,摔个粉碎。郝义一直用戏谑的方式来对待爱情,不用负任何责任的一夜情是他用来释放自己的方式,他最怕碰到对感情认真的女人。宁浩也给他安排充满荒诞的一夜情。郝义在天门山乡村大舞台遇到了“阿凡达”女郎,表面上看,“阿凡达”女郎就是一个随便的女人,她与郝义认识没多久就发生了“车震”的情节。但实际上,“阿凡达”女郎却是一个对爱情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的人,她千方百计地尾随郝义,她对郝义是一见钟情了。“阿凡达”女郎的穷追不舍使郝义对爱情和责任有了新的理解。由此可见,宁浩利用荒诞这一手法,使耿郝二人的寻找之旅充满了戏剧性。
二、《心花路放》寻找主题的叙事特征
电影在本质上是一门叙事艺术,导演用镜头的组合拼接展示出人物的行为举止以及空间场景的变化,以此让观众掌握影片情节走向和意蕴内涵。不同的叙事方式会使电影产生不同的审美取向和体验。《心花路放》在叙事结构和叙事空间上都别出心裁,这就使得影片超越了观众的心理预期和期待视野,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影片时空错位的叙事结构与寻找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导演中,宁浩是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从《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到《无人区》《心花路放》,他总在尝试用不同的叙事方式,揭露社会问题并反思人性的阴暗面。与其他导演不同,宁浩更喜欢运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心花路放》就是这种叙事形式的代表,同时宁浩对电影叙事失控的设置也独树一帜,利用时空错位的结构安排了耿浩、康小雨两条相互平行的叙事线索,让一切的荒.唐与可笑,在不同的时空错位中得到各自的陈述。
电影在平行线索中慢慢推进,耿浩和康小雨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任何的交集,但两条线索在结尾融合为一条,向观众真实地揭示出耿浩和康小雨所处时空的关系。影片打破了观众的心理预期,观众本期待康小雨和耿浩在某个地方不期而遇,进而耿浩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然而康小雨所存在的那个空间正是耿浩所留恋和所要遗忘的。虽然两个人都来到了大理,但空间融合却有着时间上的差异。可以看出,这两条线索共同推进,在相互的交织中道出了故事的始末。宁浩的非线性叙事,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故事变得意趣横生,同时寻找主题一直贯穿于这两条线索之中。康小雨一直期许寻找自己理想中的婚姻,而耿浩则寻找婚姻破裂后的自我。两者在郝义婚礼上的相遇,正是耿、康二人释然的时刻,也是二人完成自我寻找之时。这不仅让影片多了几分技术性与趣味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其次,影片带有隐喻性的叙事空间,也是诠释寻找主题的重要手段。
电影的叙事空间是事件人物和情节结构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在表现影片思想内涵方面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心花路放》这种公路喜剧片中,空间的流转也从形式上升到了内容本身。耿浩和郝义的猎艳之旅,伴随的就是空间的流转,空间本身也就具有意义。如,影片中那条承载着两人猎艳旅程的公路就具有隐喻意味。路不仅承载着主人公生活的阴影,同时也是他们摆脱阴影,开启新生活的开端。郝义在这条路上也坚持着一夜情的生活方式,但在这条路上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与幸福。耿浩也在这条路的终点“放下了”,并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因此,可以说这条猎艳之路实际上就是两位主人公成长之路的隐喻。除此之外,观众通过这条路还看到了我国各个地方的发展进程、文化差异以及当代人的消费方式。如,“杀马特”与“阿凡达”隐喻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荒诞与可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被宁浩杂糅到了这条猎艳之路当中。在各种笑料的轮番上演中,影片对这种亚文化表现出了批判和嘲讽,以此让观众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价值观偏差有了重新的审视。
三、《心花路放》寻找主题的文化意义
《心花路放》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宁浩通过独特视角向观众揭示出了他们生活的困惑和失落。影片中小人物对自我的寻找和重新认识,对观众而言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耿浩、郝义等人在影片中寻找,而观众则在影片外寻找,最终指向的都是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首先,影片的寻找主题诉诸欲望和人性。纵观宁浩的电影,可以发现,其作品似乎都在向人们讲述着欲望和人性。宁浩将镜头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或者边缘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生活、追求,来还原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宁浩对每个人普遍存在的欲望不置褒贬,只是冷静而客观地展示出来,评判的权利则交给观众。《心花路放》在表现主人公自我寻找主题的同时,也揭示出了他们身上的欲望和人性。与宁浩其他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中的欲望和人性并不是特别直白。同是宁浩的作品,《无人区》可以说是一部彻底体现欲望和人性的影片,每一个人都在欲望和金钱的驱使下变得异化和残忍,人性的邪恶在欲望面前被逐渐扩大,潘肖人性光辉的闪现最终也被掩埋在无人区的荒漠中。
《心花路放》则不同,影片中并没有真正的“坏人”,每一个人都有着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并在这个底线中进行自我欲望的寻找与发泄。如,康小雨表面上是一个对金钱有着欲望的女性,其与耿浩离婚后嫁给了有钱人,一切仿佛都指向了万恶的贪欲,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细观影片就可发现,康小雨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女青年,她对爱情充满渴望,一直追求理想且自我的爱情生活。因此,当她和耿浩的爱情不再是她心中的爱情时,她不惜选择背叛,但这种背叛并不是为了金钱或者其他的欲望,而仅仅是因为爱情本身。康小雨的爱情欲望是单纯的,是理想化的,也是可以让人理解和接受的。《心花路放》让我们理解了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性善的一面。
其次,回归自我并超越原来的自我,是宁浩给出的一条成长路径。《心花路放》虽然以两位主人公的猎艳过程为主线,但他们却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从而使得这段猎艳过程显得更加深刻。除了过程本身,两位主人公在寻找自我之外的成长,同样值得每一个人深思。耿浩以前为了爱情不惜放弃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事业,实际上,当耿浩放弃唱歌的同时,就已经丧失了真实的自我。而康小雨真正喜欢的,就是那个作为歌手的耿浩,而不是为了爱情而放弃梦想成为二手音响店老板的耿浩。
耿浩之所以在猎艳的旅途中“放不下”而无法自拔,就是因为他并没有认清楚这一点。在他与康小雨的婚姻中,耿浩更多的是扮演着服从者与跟随者的角色,这在离婚律师与他的对话中可以明显看出来。耿浩要求两个人平分财产,但康小雨选择了放弃,他对康小雨并不是真正的理解。通过这段猎艳之旅,耿浩遇到了不同类型的女性,通过她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耿浩逐渐认识到了真正的自我以及爱情的真谛。当他回到了与康小雨最初相遇的梧桐客栈,回到了情感的起点,完成了一次所谓的“轮回”。所以,影片的结尾处,观众又看到了那个重拾音乐梦想的耿浩,并且他也遇到了与自己有着共同追求的另一半。耿浩、郝义、康小雨等人都重新寻找并回归到自我,因此这段猎艳之旅实际上是每个人的成长之旅。
综上,寻找作为公路电影的不变主题,自然也是《心花路放》的重要主题。与欧美的公路电影相比,《心花路放》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它不失为类型片本土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影片对爱情、婚姻、梦想的肯定以及对病态社会现象的批判、嘲讽,值得每一位观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片中人物在荒诞旅程中的自我寻找与回归,也使影片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电影类毕业论文代发表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