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电视电影>

教育电影相关论文发表(2)

秋梅分享

  教育电影相关论文发表篇2

  浅谈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1840至1949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属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在此时期发生转型,中国在该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电影作为当时代新兴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探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既可以为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借鉴,更好地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也可以探讨如何利用电影的教育功能来为当代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从一个角度探讨寓教于乐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国现代电影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现代电影借鉴文学和革命史的分期,指1840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电影。因世界电影诞生1895年,故实指1895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生产和出品的电影。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开始。1928年《火烧红莲寺》一把大火烧旺了刚刚兴起的中国电影业,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20世纪初兴于中国的电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艺术样式。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电影不单单是一种颇受大众喜欢的艺术样式和大众传媒,也是能充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工具。

  1840至1949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在此时期发生转型,中国在该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电影作为当时代新兴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中国现代电影既包含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主要电影形态,也涌现出了许多艺术精品。同时,因为中国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中国电影自觉地担负起了启蒙和救亡的使命,充满爱国良心和正义情怀的电影也就应运而生:1934年出品的《桃李劫》包含了民族救亡意识;上海沦为“孤岛”以后,《木兰从军》、《孔夫子》、《苏武牧羊》等,借古人衣钵表达爱国情怀,民族志向;于1947年上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它们在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举足轻重。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的研究多关注电影本体,而对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所忽略。

  中国电影的发展虽然与世界基本同步,但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如下:

  科研项目主要有王振民的“电影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1998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戴锦华的“中国电影文化史”(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周斌的“20世纪中国电影文学史”(2004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杨世真的“影视传播中的失德现象与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专著主要有彭骄雪著《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周晓明著《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封敏著《爱国主义影片赏析与史话》。此外,还有一些论文。

  上述各研究不乏创见,也都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中国电影以及电影的教育功能的研究,但限于关注的侧重点,使得整体考察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状况的研究甚为不足。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影在当代蓬勃发展,占据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业余时光。它更加深广地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在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彰显和挖掘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总结归纳其中的一般规律和各个不同时期的特殊规律,非常有必要尽快展开。

  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整体研究中国现代电影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归纳总结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深化拓展的电影领域的研究,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探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借鉴;探讨如何利用电影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更好地进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探讨如何利用电影的教育功能来为当代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从一个角度探讨寓教于乐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现代电影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即研究和探讨它的爱国主义教育构想和经典模式,以及它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也可以探讨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总结和归纳其中的方法和规律。既宏观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规律和效果,也具体呈现其中的具体方式、手段和措施。同时还探讨中国现代电影现代化的进程,探索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1.西学东渐浪潮里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西学东渐浪潮中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状况。

  2.启蒙立人呼声中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探讨在启蒙和立人的大社会氛围下中国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教育。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辛亥革命时期为关注点探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国民政府过程中体现在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4.五四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国电影对五四运动的呼应及其效果。

  5.大革命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北伐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

  6.抗敌救亡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内容和特点以及效果。

  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情况,并对比研究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不同风貌。

  1840―1949年间,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文化、文化的现代转型的时期。探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整合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来进行。由此也可以从一个角度揭示社会、文化、文学、电影与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3月

猜你喜欢:

326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