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论文参考范文
民间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意识形态的风格明显,与精神文化相融合。许多新年的绘画、剪纸、木雕、石雕、荫罩、面具、玩具等都属于艺术精神的范畴。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民间美术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民间美术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议民族民间美术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多借鉴外来美术教育模式,美术理论受舶来文化的影响较大。民族民间的东西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多有忽视,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如果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入民族民间文化的元素,发扬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我们的文化产品将更具中华民族特色,更能开拓国内文化市场,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1 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现状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冯骥才先生最早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不断探索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2 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以山东潍坊地区为例,当地有丰富的年画、风筝、剪纸、泥塑、草编等民间手工技艺,这些手工民间技艺历史悠久,充满民间与民族文化气息,具有比较广阔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具有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力。但是这些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就目前从业人员状况来说,大多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年龄老化,知识层面低,缺乏专业美术理论指导,加之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工时高、收效低的手工艺术越来越不受青年一代的青睐,已成为制约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桎梏。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年画、剪纸、泥塑、面塑等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具有当地民间所特有的审美观,因此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传统的东西如果开发得当,利用得好,就可以成为当地文化的形象代表和地理标志,这一点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的特性,突出它的民族民间性、地域文化性,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克服民族民间艺术在技艺上的盲目性和随心所欲。让这些民族民间艺术既保留文化传统,又能够在理论上得以总结提高,这是高校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中,要在对民间民族文化进行专业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民间表现手法进行继承和发展。比如在图案教学中,要结合当地民间艺术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民间图案、民间造型的渗透,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本地文化特点的元素进行学习和创作。如潍坊是有名的风筝之都,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元素,设计一些传统而有新意的风筝,则更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在木版年画中,充分利用年画大红、大绿、大黄、大紫的色彩对比强烈特征,与时俱进地创作一些时代感强的年画,对于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大有帮助的。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丰富民族民间艺术教学实践,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走访一些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地和一些老艺人,了解民族民间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梳理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脉络,从民族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向老民间艺人请教,先当他们的学生,从中得到民间技艺的创作源泉,保持民族民间艺术的纯真与纯朴。在此基础上,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与素材,在创作理念上有所深化,让民族民间艺术之花开得更艳,让学生掌握创作的一手材料。
高校要加强民族民间艺术的课题研究。高校是出研究成果的地方,散落于各地的民族民间艺术,由于它的分散性、随意性、不系统性,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指导创作,这就需要院校师生去归纳、总结,让不系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系统化,总结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艺术理论。以艺术理论指导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与实践。
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民间艺人的文化层次偏低,会做不会说,做了也说不出名堂。例如,木版年画艺人经常说:“年画没正经,好看就中。”细观察一下木版年画,有好多东西是不合情理的。如木版年画只注重人物衣着和衣纹等外形变化,很少注重人体结构,有的衣纹长在肉里;身体各部不成比例,婴儿瘫式的造型比比皆是;再就是不注重透视;等等。这一切民间艺人并不知道,只凭想当然去刻去画。他们的这些艺术误解,必须经过专业美术工作者为之总结和提高,美术教育的责任也是责无旁贷的。为了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为了民间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美术教育工作者就要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多出研究成果,让这些成果得以推广应用,推动民族民间艺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传承是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根本。民间艺术工作者大多年龄偏大,艺术的传播大多通过父子式或师徒式的口传身教,很少通过课堂的广泛传播,很多民族民间艺术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国家现在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切合实际也是非常必要的。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正是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最好的传承。通过民族民间艺术教育,让民族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让活化石变成活文化。要让民族民间艺术在传承中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提高相结合,在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应时代要求,民族民间意味浓厚,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让它民众化、商品化、国际化。有人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对地方高校而言,就是要扎根当地、立足于全省,面向国人和世界,开发当地美术资源,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有力发展。
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艺术传承者。高校是各类人才的“生产基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高校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学到民族民间艺术的理论和技艺,更重要的是民族民间文化后继有人,通过大学生的学习这一载体,将民族民间文化在年轻一代发扬光大。通过美术理论的正确指导,让传统民间美术更加完美地得以传承。大学生通过系统理论、系统制作工艺的学习,在他们完成学业之后,将引领民族民间美术的实践与创作,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3 结束语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各民族汇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这些艺术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其中的年画、剪纸、风筝、泥塑等组成了我国庞大的美术系统,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为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播构架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论文参考范文篇2
试谈民间美术特征
[摘要]本文主要从民间美术的特征、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艺术审美性等方面对民间美术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间美术 特征 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文明的传承更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民间美术的特征进行了解析。
一、民间美术的特征
民间美术不同于华贵绚烂的宫廷美术或者风雅卓绝的文人士大夫美术,它是扎根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艺术,蕴涵着质朴、率真、大方、健康等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反映内容涉猎广泛,包含了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战争狩猎、礼仪宗教等。民间美术的艺术往往依赖于其实际使用功能,使这种艺术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所以民间美术宗旨是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这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又给民间美术提供了保障与发展的基础性。因此,中国的民间美术包含了劳动人民独特的精神和美学风格,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间美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独创性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与其他艺术形式有异的只属于我国的独特创作。
(二)实用性
它包括生产、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涵盖节日、习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它们源自于社会生活和艺术。
(三)装饰性
民间美术的装饰效果颇具中国民间艺术特色,而且不论造型还是色彩都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装饰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装饰效果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特色,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创造。
(四)区域性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民间艺术形式与风格的不同与地区不同相关,区域性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其他特性差异。
二、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
民间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意识形态的风格明显,与精神文化相融合。许多新年的绘画、剪纸、木雕、石雕、荫罩、面具、玩具等都属于艺术精神的范畴。这种艺术的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包括信仰、情感、娱乐和其他的精神内涵,并具有审美特征突出的特点。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它,都不妨碍人们称之为艺术。以年画为例,从新年画起源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审美,彩绘门神是由精神臆想得到神的表现所产生的最基本的民间美术形式。明清以来,年画类别和主题更加广泛,更多和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使其一直流传至今。其象征着邪恶和灾难的演化是具有悠久历史性的,也充满着装饰美化的精神,更加具有神秘的祈祷和其他内容。具有审美功能的年画越来越突出,从很早以前年画就已经成为春节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如面具、风筝、民间艺术类泥人也很受人们喜欢,这类民间美术品越来越突出的审美价值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同时,这类民间美术品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春节贴对联、剪纸不仅满足民间节庆公共心理学、美学的要求,对烘托节日气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简单的民居建筑、家具、电器在红色和绿色的剪纸的生产工具中产生。春联作为新年装饰画的一种,其具有繁荣、幸福吉祥的寓意。当然,一些民间艺术的范畴是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沉重的寄托的,但是也具有装饰艺术性,成为人们生活的休闲和放松的装饰。如神话女娲补天、鹊桥相遇、八仙过海等,以及武松打虎等民间故事,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可见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
三、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民间艺术的元素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民间艺术元素的最终形式,渗透到民间艺术创作的动机中。在民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民间艺术作品体现的民间概念元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程式化的体验元素。民族元素是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参与构成的民谣艺术是民间艺术遗产,改变着民间艺术的状态,有助于观念的变化。
当我们探讨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时,会发现当前对于研究民间艺术传承已经不是“纯粹的视觉”或图案化或模式上的传承。艺术家们对民间艺术研究方向更深入,更详细。如LV品牌概念元素从民间艺术精神的系统研究民间艺术。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如何让视觉元素从民间美术之外的隐藏部分中被发掘出,并且推动新艺术发展要素,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当代社会继承民间艺术的存在有利于民间美术的观念,从不同的角度重点进一步探究民间艺术遗产的概念元素是注重从宏观的角度、“民间艺术”相关的元素及当代民间艺术遗产的内涵要素。
此元素继承的概念是指民间美术的民间艺术从原始社会、原始的生态环境、自我元素在这一概念体系中继承的。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概念,从起源到发展一直在原生态环境的机制和继承制度中演变成熟到最终形成。例如,大多数民间艺术图式在农业社会已经发展成熟,在现代社会中的民间艺术的转型模式不明显。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往往是在作品中直接出现民间美术的经典图式,这是因为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模式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稳定的视觉识别,公众更可能在传播中产生共鸣。
四、艺术审美性
中国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创新、延续、传承。兼具审美需求和实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的创新,是民间艺术创作的第一需要。这需要创作者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创作,而且必须按照民间独特的审美尺度、美的规律来创造。这些作品在展示自身的完美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在许多情况下,功能和美学特征表现得完美统一。例如,轿子等一些纯粹的实用交通工具的创作中,巧夺天工的木工自然不必说,上面附加的雕刻和绘画以及丝绸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并且突出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在制造过程中,创作者自觉地把审美和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如一些桌椅几案、罐子、水杯等的使用与审美结合的天衣无缝。令现代人感觉这些都是将实用性与审美因素最完美的结合。
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其他功能,有时更多地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创作心理和创作的目的,审美功能独立于其他的功能。在不断加强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和不断丰富的经验,以及创作技能的加强,这一切正在促使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越来越成熟。
由于民间美术的审美往往依赖民间艺术等特点,因此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识不仅是一直存在的,更是民间艺术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束语
民间美术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吴志恩.国民间美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科技信息,
2013(2):166-168.
[2]蓝泰华.民间美术造型元素在“中国风”动画中的动态表现[J].大众文艺,2013(9):110-115.
民间美术论文参考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