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理论>

会计学毕业论文投稿

秋梅分享

  会计学是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会计学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则决定着会计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学毕业论文投稿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学毕业论文投稿篇1

  浅谈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低价中标已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市场已进入了一个微利和无利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通过自身战略调整、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前任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曾说过:“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的竞争,价格竞争的背后主要是成本的竞争”。

  成本指标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好坏的基本指标,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源泉。

  二、影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

  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从标前策划开始到项目签约、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就成为企业获得市场主动权和竞争优势的基础。成本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将影响项目效益。

  1。标前评估。标前成本预测和经济评估出现偏差,会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存在“先天不足”。当前建筑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盛行,面对市场压力,不少施工企业不惜采取低价竞标,把盈利的希望寄托在后续的项目索赔变更以及其他途径上。另外标前勘察流于形式,招标文件和图纸会审研究不透彻,对项目施工难度、风险预估不到位,导致成本预算不到位,造成预算漏项、预算错误等情况,出现项目中标即亏损的局面,结果使企业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

  2。项目经理的选择。项目经理的选择是施工项目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

  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承包方的第一负责人,其组织经验、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企业形象好差、企业品牌战略的推行快慢。

  3。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与否是项目盈亏的先决条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主线,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效益。

  4。项目成本的过程管控。项目成本的过程管控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其包含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劳务管理、机械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一而已。

  5。变更索赔工作。变更索赔工作影响项目最终经营成果。把握变更索赔机会,找准变更索赔事实和充分的变更索赔依据,是施工索赔成功的关键。索赔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可决定项目的最终经营成果。

  三、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

  效益和利润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企业是以利润为中心,项目是以成本为中心,施工企业的利润基础在施工项目上。要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就应该树立施工项目全成本概念,合理预测施工项目的经营风险,从标前、施工实施、竣工收尾全过程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管理。先进的成本管理和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就成为企业获得市场主动权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1。加强标前的充分研究和科学评估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和充分调研工作,建立标前会审机制,注重成本和效益分析,开展标前成本预测和经济评估,保证了中标项目质量。对于一些限价低、风险大、条件苛刻的项目应该选择主动放弃。

  由于建设方在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时,其招标文件的编制都由专业的造价咨询公司负责,合同条款都制定得比较苛刻,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较多困难。因此,企业须仔细了解现场情况,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充分预测项目风险,对招标人的资信能力、资金情况等进行认真评估。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施工技术、材料价格及各项费用情况,结合项目特点,慎重决策,由企业的经营、财务、工程技术等部门合作,合理确定投标价格,争取以理想价格中标。

  2。注重项目管理团队的组建。企业应针对项目特点,认真物色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团队的人选。团结、和谐、高效的管理团队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框架,而项目负责人则是项目管理团队的主心骨,其业务、管理、人际沟通、判断、决策、应变等方面能力的强弱将会给项目管理带来决定性影响。下定项目责任成本,与项目经理签订奖惩合同,即要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又要对其有所约束,防止造成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失控。

  3。着重抓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完善优化工作。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项目工程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基本技术经济文件,是标前设计的完美和深化,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技术保障。实施性施组设计方案的编制必须符合以下特点:

  3。1可操作性。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应根据自身的人员、机械设备情况,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使施工有序进行,从而充分利用自有资源,最求利益最大化。

  3。2灵活性。由于施工现场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施工企业应根据各种因素的影响,调整施工方案、施工工序,减少窝工,以达到保证工期的目的。

  3。3完善性。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优化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完善是项目施工中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

  3。4全局性及全面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是全面的,发挥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以“重点突出,兼顾全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安全适用,实事求是,动态调整”为指导原则,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相结合,计划安排留有余地,施工方案详尽可行,技术组织措施可靠。

  4。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控。项目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管理是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是成本管理的关键阶段。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严密的生产组织,才能确保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4。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是一项严肃而认真的技术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对于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完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都有重要意义。对图纸的会审主要目的是查找设计图纸中是否有遗漏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设计参考,以利于方便现场施工的同时节约成本。

  4。2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降低施工成本任务的指导性文件。施工成本计划的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需要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工、料、机的消耗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节约成本和挖掘潜力措施。

  4。3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它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①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好安全预案措施,强化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原则。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政令畅通、上传下达、令行禁止。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加大奖励惩处力度,采取“诛连”政策,一人违章,多人受罚。③切实加强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覆盖,通过图片、案例等学习方式来强化安全意识,从自身、家庭、利益等角度出发,反复强调安全与其自身的利害关系。实行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让每一位作业人员知道今天干什么、怎么干、安全隐患有哪些及如何消除隐患。

  ④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完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安全防护工作怎么做都不为过。

  (2)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根本,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品质的象征。

  ①建立健全内控质检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②进行全员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质量觉悟,抓好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的宣贯工作。

  ③建立成品档案签证制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深入研究,开展分析讨论,制定防范措施。

  (3)物资管理。材料费是施工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般在60%-70%左右,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①通过细致的图纸及工程量会审工作,计算出相对准确的各类材料的总需求量,按照施工成本计划的要求,提交申购计划;②控制材料价格。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及询价等方式控制好材料采购价格,货比三家,在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及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选购质优价廉的材料。同时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除非价格看涨,否则要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避免存货过高占用资金。

  ③材料入库验收管控。材料送达项目所在地后,应由采购部门、仓管部门、质检部门一同对其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进行验收、入库登记。对易保管或到货即用的材料,验收后直接卸到用料现场,减少二次搬运费用。

  ④发料领用控制。健全出库台帐和审批领用手续。针对合同中约定的材料消耗指标,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对超出限额领用的,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审批后方可领料。

  ⑤下料控制。施工下料用料,尤其是钢材类材料,应由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技师跟班指导,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合理制定下料标准,减少浪费。

  ⑥废旧返还料管理。充分挖掘废旧返还料可再利用性,盘活这部分资产,避免长料短用、优材劣用;加强返还料在解体、清理、堆码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避免野蛮作业、随意切割,做到分类堆码、下垫上盖;废料要及时按规处理或者退库,防止丢失。

  ⑦周转材料的管理。施工企业应建立周转材料统一管理机构,负责购置保管、租赁经营、统一调配、维修保养、回收处置和资源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保值增值,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项目上要设立周转材料库,根据施组需要设立临时库房或存放场地,做好周转材料的验收、出入库和保管工作。

  (4)劳务分包管理。

  ①选择与技术、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具有突出施工能力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分包单价一定要合理,力求达到双赢,不能一味最求项目效益而过分压低劳务分包单价,如此反而会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迟,如果监管不到位严重的还会存在质量隐患,得不偿失。

  ②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要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质量与进度控制、过程结算、完工验收、最终结算付款等方面切实加强对劳务分包方的管控。

  ③在合同商务谈判过程中,将大部分小型机具和零星材料费纳入劳务分包单价中,实行包干制,不仅减少自身工作量,还有利于材料节约。

  (5)机械设备管理。施工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机械设备的调配,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机械设备管理包括从设备选配到合理使用、检查维护、修理保养全过程。机械费一般约占项目成本的5%-l0%,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对成本管理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根据根据工程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大小,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维修上便利”来选配所需设备。对于初期购置费用较大、使用周期不长但又必须要用的设备,可以考虑到租赁市场租借的形式。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负荷,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降低机械台班使用成本。

  (6)进度计划管理。进度与安全、质量、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它涉及管理的思想、手段、模式等,所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①树立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合理调配使用资源,科学安排工作面,采取必要的经济激励措施,尽可能做到前松后紧,力求节约成本、保证工期。

  ②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点。

  以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起止里程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力保控制节点的实现。

  ③对计划进行动态控制。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情况千变万化,及时掌握施工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建立日协调会制度,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同时相应地调整阶段性计划,从而保证工期。

  (7)现场经费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人多并不一定能达到最佳。做好内部控制,把好现场经费的支出关,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企业内部还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公布各项目的非生产性支出情况,以相互比较,促使项目降低费用。

  (8)经营盘点分析工作。经营盘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如实反映项目运营情况,了解项目成本构成;便于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强化项目经济管理核算流程,从而实现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通过开大会、晒数据、做对比等方式,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暴露出来并且放大,从而促进管理。

  5。加大变更索赔的力度。工程变更往往能为施工企业摆脱合同价格偏低、扩大自身利润空间、挽回成本损失提供机会。所谓“中标靠低价、盈利靠变更”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合理变更,减去了一部分利润率不高的子项项目,同时在一些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子项上做文章,以增加利润空间。

  5。1努力争取变更,扩大利润空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现场情况与招标文件中描述的情况存在根本性差异的可能,这就需对原设计的部分项目在工艺、方法及数量等方面做出变更、优化。

  5。2当发生工程变更事项时,应及时出具变更联系单,征得设计单位、监理和业主一致同意后,及时组织实施。变更项目完成后,应就工程量及价款出具联系单,及时请设计、监理、业主签证确认。在申报过程中,应善于“抓大放小”,把申报重点放在金额大的、利润高的项目上,使大的变更能够更顺利地得到确认、批复。

  5。3项目从合同履约之初,根据合同,就要加强对业主的索赔,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工作,勤办理签证,经常向业主发索赔的函件并及时催促确认。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提高项目的收入。在高度重视对业主的索赔的同时,要增强自身履行合同的意识,防止业主反索赔。

  6。高度重视项目收尾及竣工验收工作。施工企业因为自身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的相对匮乏,在项目竣工收尾阶段,往往将已完项目的主要技术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项目,非常不重视竣工收尾工作,导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使已有的经济利益逐步流失。

  6。1委派专人,组建一个精干的移交、验收、资料归档小组,具体实施以移交验收和竣工归档为主的收尾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及合同内容认真研究、查漏补缺,确保资料正确、完整、及时。

  6。2特别强调收尾工作的计划性。收尾负责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合同条款拟定初稿,经过内部会审后,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举行定期例会制度,定期报告审查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计划时效性。

  6。3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加强应收帐款管理。

  (1)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项目决算,明确债权、债务关系。

  (2)指定专人负责与业主沟通,加强决算、催款力度。通过与业主协商,签订还款协议,督促业主明确还款计划和时间。

  (3)分析总结,反馈考核项目竣工决算后,应对整个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掘成功经验,剖析问题和不足,为日后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经验。

  (4)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应对已完项目的结算资料和施工成本、项目绩效情况作详细审查、评价,对盈亏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有关人员奖惩意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兑现。

  四、结语。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全员的动态管理工作,只有通过自身战略调整,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到安全质量规范化、进度控制刚性化、文明施工常态化、成本管理精细化,通过严格的成本过程管控,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会计学毕业论文投稿篇2

  试论电网资产全周期成本管理

  【摘要】随着电网建设发展加速,电网资产规模巨大,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转变管理理念。本文探讨新管理方式,统筹处理安全、效能和周期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电网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电网资产精益化、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关键词】电网资产,全周期,成本管理。

  电网的建设、改造、运维任务愈加繁重,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的很多问题,如设备寿命短、使用效率低、技改投入大、维护成本高等逐渐显现。全周期成本管理,实质上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资产管理上的应用。

  全周期成本管理是以资产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实现系统优化的科学方法。

  一、成本管理的工作比较薄弱。

  1。电力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局限性。项目成本控制只关注建设期成本。现有的成本控制多是建设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建设项目的建设期或建设期的某一阶段。

  项目成本控制对象是工程造价,对项目运行成本不够重视。从寿命周期的角度说,相当于对建设阶段成本控制,但其成本控制内容又小于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对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整寿命期成本的影响考虑较少。割裂了建设项目各个阶段成本的内在联系。这就可能造成某一阶段成本控制的效果明显,却造成其他阶段成本增加,使得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成本较高。

  2。电网资产成本管理的现状。基于资产“分段式”管理,使各部门有不同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侧重点,各阶段管理信息无法共享,反馈评估机制不健全,工作衔接不够有效,业务流程设计不够精细,制度、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或冲突,资产管理欠缺“全过程”评估,更注重某个时间点或某段时期的成效,造成资产管理目标不完全统一、造成各阶段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成本增加。

  (1)基础台账的数据不准确,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不能及时反馈修正,缺乏长时间的基础数据积累;(2)数据信息化水平不高,无法实现现场数据的直接采集、统计和分析,信息管理亟待加强;(3)财务管理精益化程度不高,没有实现帐卡物的联动,缺乏基于全资产、全寿命的成本预算和核算机制;二、全周期成本管理。

  全周期成本管理以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寻找一次投入与运行维护费用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改变割裂二者关系、片面追求一次投资最低的做法,有效地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衔接,从而非常显著地降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总体成本,提高公司资产的运营效率。

  1。电网资产全周期成本的组成。电网资产全周期成本指的是寿命周期内,所支付的总费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一次投资成本,指在电网建设和调试期间内,在正式投入运行以前,所付出的一次性成本。

  (2)运行成本,指电网运行期间所花费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维护保养费、能耗费、人工费、环境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3)中断供电损失成本,供电中断使电力企业减少供电量和售电收人,对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中断供电损失成本是由多个因素所决定的。目前,用户对中断供电的抱怨还在逐年增加。

  (4)报废成本,指产品寿命周期结束后,清理、销毁该产品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电力通道。

  2。全周期成本管理方式。开展资产全周期成本管理是管理上的一次变革,在管理方式、工作机制、考核办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需要在电网资产管理的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更新理念。深入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快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规划理念不断创新,设计标准持续优化,采购成本大幅降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积极推进生产系统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长远规划、科学设计:做好负荷预测,延长规划周期,制定10年~20年的长期规划,优化技术经济评估办法,完善规划滚动更新机制;提高“两型一化”和“三通一标”的指导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合理采购、严格入网:以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差异化设计招标方案,修订评标细则,加大设备监造工作力度,严格控制入网设备质量,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和制度。同时,应避免设备厂家过多、型号复杂,给运行维护带来不便,导致后期运行检修成本的增加。

  资产退役及报废管理:清理设备基础数据和台账,要建立统一的退役资产管理平台,完善技术评估办法,完善报废资产处置流程等相关规定,根据资产的状态和利用价值,在更大范围内安排退役资产的转让、置换和重新使用,实现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和主要业务流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为通过科学决策实现整体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统一的资产电子标签系统,集成资产的实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实现帐、卡、物的一致和联动,实现资产管理各阶段的信息共享。

  在运设备精益运行:推广在线监测、设备评价和状态检修,建立健全以状态为基础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依据设备状态优化检修策略,合理检修周期,减少设备陪修、过修,减少检修维护工作量,实现在运设备使用经济效益最大化。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统一的备品备件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以旧换新、设备轮换、资产置换、设备翻新等相关办法,实现备品备件的信息共享和统一调用,使备品备件在公司系统范围内实现跨地区、跨区域优化配置,实现备品备件全寿命周期使用效率最大化。

  3。全周期成本与安全和效能之间的关系。全周期成本管理是优化电网资产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全周期成本管理是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基础。电网企业属于基础服务行业和公用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运行阶段的要求在资产形成前期决策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考虑,大大降低了规划、设计、招投标和建设等前期阶段造成资产健康隐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资产运行过程中基于全周期成本管理理念采用的各种管理方法,有助于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周期成本管理是提升资产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举措。

  在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中,故障引起的损失占较大比重,全周期成本管理在设备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招投标时就充分考虑可靠性因素,将故障成本作为一种惩罚性成本折算进全寿命周期成本,全面分析可靠性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有助于从源头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提升输变电设备资产的质量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结语。

  我国正处于电网建设的高峰期,资产规模大、增长快,在资产管理模式上,要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情况,采用流程管理模式统一各部门工作目标,优化各阶段业务管理策略,以实现资产管理全过程最优。传统的电网成本管理模式只重视一次投资成本,不重视运行成本;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主要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等新的观念。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是条件。首先,管理组织合理化。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其次,管理手段程序化。充分应用网络信息系统,不但可替代繁杂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李安定,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猜你喜欢:

    314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