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公共政策论文的特辑
下面是小编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公共政策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一、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的高低,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原因有:第一,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利率上升时,同一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下降,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则股价上升。第二,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股票价格也将随之上升;反之,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跌。第三,利率降低,部分投资者将把储蓄投资转成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促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股票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反应也比较迅速。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上述利率与股价运动呈反向变化是一般情况,不能将此绝对化,股价和利率并不是呈现绝对的负相关关系。
自1996年至2002年,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股市对这一利好作出了积极反应,步入持续上升的态势;1996年8月23日,央行实施第二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个百分点。受此消息影响,股指在当年年底冲上历史高点。1997年10月23日,央行第三次大幅降息,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分别为1.1和1.5个百分点。1998年3月25日和7月1日,央行再次降息。虽然幅度减小,但对准备金利率进行大幅下调。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息。但这三次宣布降息的消息后,股指均出现下跌。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降0.75个百分点。从2002年2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第八次宣布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沪、深两市股指也于消息宣布后开市首日应声而涨。
当形势看好时,股票行情暴涨的时候,利率的调整对股价的控制作用就不会很大。同样,当股市处于暴跌的时候,即使出现利率下降的调整政策,也可能会使股价回升乏力。美国在1978年就曾出现过利率和股票价格同时上升的情形。当时出现这种异常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许多金融机构对美国政府当时维持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没有信心;二是当时股票价格已经下降到极低点,远远偏离了股票的实际价格,从而使大量的外国资金流向了美国股市,引起了股票价格上涨。在香港地区,1981年也曾出现过同样的情形。
利率变动状况。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投资者选择投资工具时有很大的影响。利率是在不断变化的,利率调整会影响投资者投资股票市场的意愿。具体而言,提高利率会抑制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意愿,减少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量;降低利率会提升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意愿,增加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量。
二、加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第一次加息:1993年5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个百分点。这次加息,使得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11日
央行再次调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调到10.98%,利率升幅为19.61%。首个交易日下跌23.05点。
1993年的两次加息,使沪综指在随后3个月时间里从1392点迅速下跌到777点,跌幅达到44.2%。
第三次加息: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其后经过几个交易日的盘整后虽有一波小幅反弹,但最终仍未能摆脱下跌趋势,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决定住房贷款加息。这对绝大多数购房自住的市民来说,意味着支付房贷的负担将增加5%至10%。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7日晚,央行决定从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4月28日,上证指数开盘1403点(低开14点),收盘1440点,涨23点,涨幅1.66%。随后一周内(4月28日至5月11日),累计涨幅为5.52%,。在5月份展开了一波历史上少见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点。
第六次加息:2006年8月18日
2006年8月17日,央行决定从8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8月21日,上证指数开盘1565.46点(低开33点),收盘1601.15点,涨3.13点,涨幅0.20%。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最低点1558.10,收盘1601.15,收盘上涨0.20%。随后一周内(8月21日至8月25日),累计涨幅为 1.57%。
第七次加息:2007年3月18日
2007年3月17日,央行决定从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3月19 日,上证指数开盘2864.26点(低开66.22点),收盘3014.44点,涨84点,涨幅为2.87%。随后一周内(3月19日至3月23日),累计涨幅为4.91%。
第八次加息:2007年5月19日
2007年5月18日,央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0.18个百分点,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月21日,上证指数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 点),收盘3892.98点,涨41.97点,涨幅为1.04%。
三、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股市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股票,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
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股票市场价格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收缩,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股票市场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股票市场行情上扬。
四、汇率对股市的影响
汇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股票市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这里汇率用单位外币的本币标值来表示。
一般而言,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因而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价格将上涨;相反,依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损,股票和债券价格将下跌。同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资本的流失将使得本国股票市场需求减少,从而市场价格下跌。
另外,汇率上升时,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需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具体企业以及政策行为进行分析。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从而将减少本币的供应量,使得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直到汇率回落恢复均衡,反面效应可能使股票价格回升。如果政府利用债市与汇市联动操作达到既控制汇率的升势又不减少货币供应量,即抛售外汇的同时回购国债,则将使国债市场价格上扬。
由于我国人民币实行贸易项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的严格控制,因此,官方的人民币汇率不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但由于贸易项下的自由兑换、心理恐慌形成汇率预期、人民币“黑市”交易的活跃,造成实际汇率(考虑“黑市”交易因素)的波动,从而影响股票市场。
同时,尽管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但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不同经济共同体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使人民币汇率相对这些货币的汇率出现升值倾向,也会影响我国股票市场。
五、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我国股票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执行难度,从而在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会导致出口增幅下降、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随之上升,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和投资者信心下降,最终使股票市场行情下跌。其中,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贸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最大,对其股价的冲击也最大。
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将吸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教训,采取降低股票市场的风险、加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等积极的措施,促使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
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来看,国际金融动荡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比较小,或者说在分析A股市场的运行趋势时,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以境外投资者为投资主体的B股市场来说,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对B股市场进行分析时,这是一个必须予以十分重视的基本因素。因为B股市场的投资者包含境外投资者,所以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必然通过影响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而对我国B股市场产生影响。如境外投资者调整原有投资组合、改变投资方向、套现资金等投资行为的改变,都将影响B股市场。
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特征与政策取向
一般认为,与增长方式相比较,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包括 增长方式的变化,也内含着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和发展途径的转变。因此,处于 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对发展方式的要求和选择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于浙江 来说,经过30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阶段历经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发 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转变和优化。本 文将着眼于当前浙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状态和趋势,从经济转型的角度讨论发展方式转变的 过程、主线及政策取向。
一、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
关于转型,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人把它归结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 变,如厉以宁在《转型发展理论》中,认为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转型是指中国 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而发展是指中国正在从不发达状态迈向现代化 [1]。但更多的人则从相对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转型,科尔奈认为,转型是一个大概 念,它包括 了许多方面,“不仅仅只包括经济的转型,还包括了生活方式、文化的转型,政治、法律制 度的转型等多个方面[2]2。”“从集中管理的命令经济到市场经济是转型的一个 维度。从较 低发展水平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从一个农业社会到一个更为城镇化的社会是其他几个维度 [2]4。”他强调,在经济转型中,既要看到显在的经济绩效,也应看到潜在的经济 制度变革。 秦晓指出,“中国正在经历着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经济体 制转型,这一双重转型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主题[3]。”周振华在体制转 轨约束条 件下,专门研究过“增长转型”问题,但这里的转型主要是指增长方式或发展方式的转换。 他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增长方式的差异构成了不同总体特征反映的类型。但从 理论上讲,增长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没有统一的格式。…而选择哪种角度来划 分增长方式的类型,完全取决于其研究的内容及其需要[4]。”
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指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体制转轨互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从一个 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转型包括经济结构转变和经济体制转变两个 方面,其中经济结构转变主要体现在发展中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上, 而经济体制转变则是指经济制度向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经济体制的转变。尽管相比于与发展 水平或阶段相对应的经济结构转变而言,经济体制转变是经济转型更为本质的方面,但在体 制相对稳定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这也是发展经济学中结构 主义学派的重要观点[5]。这是因为结构构成表现为“一个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相对 稳定的关 系[6]109。”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向另 一个结构 的多维过渡”。这种结构转型涉及到“由于国民生产总值连续的增长所必然引致的经济和机 制结构的一系列变化”,亦即“一个传统的经济体制向一个现代经济体制的转型[6]”。 M•赛尔奎因则进一步把“结构变迁”定义为“从生产和要素使用角度来考虑的各部门在经 济 中的相对重要性。工业化便成了结构变迁的中心过程。[7]206”而且认为,“结构变迁居于 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在不存在持续的跨部门要素收益均等化的前提下,把资源再配置到那 些具有更高生产率的部门可促进增长。在这类非均衡的环境中,如果结构变迁可以导致更充 分和更好地利用资源的话,那么,结构变迁将成为增长的潜在源泉。同发达国家相比,潜在 收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似乎更显得重要,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非均衡症 状,而且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更快的结构变迁速率”[7]209。
而基于当代中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 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 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 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转变”[8],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建立一个资源合理配置且 能促进经 济持续增长的经济结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 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向更高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提升则是经济转型的根本要 求。
二、转变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核心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开放的、以现代工业 为主体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经济结构、经济体制 和发展阶段等诸方面因素,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以农村工业化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具体时间是从1978年十一 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1年。这次转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政府直接推动或主导,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1979-1981年)颁布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 策文件,并从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工业 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重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 乡镇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轻小集加为基本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促 进区域经济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三是开放建设以小商品市场和其它各类 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网络,并通过“两头在外”、贸易兴省战略,促进产品经济向商 品经济转变,初步实现了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第二次转型以城乡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为主要特征,具体时间从1992年开始,从党的 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到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前。第二次转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 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后,在“整体 推进、重点突破”的新改革战略指引下,市场化改革开始覆盖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如推进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改革改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 有制格局,深化社会保障制度、金融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等;二是与市场化改革相 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化改革发动、组织和实施的主体,积极推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的主导者 ,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也适时调整自身的职能,在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减 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和干预;三是为适应工业化快速推进,以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 、培育区域增长点为内容的城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和人口向中心镇和大中城市的集聚 明显加快,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中心镇密集的都市带或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四是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商品、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 素跨区域流动趋势加剧,本土企业开始走向跨区域发展。
经过两次转型,浙江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培育了一大批富有 活力的市场主体,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且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得到广泛尊重,作用不断强化, 这也标志着经济体制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发展阶段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依托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和丰厚的民间资本积累,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内生发展机制 正在不断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加强。成功转型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与保 障,应该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较,浙江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经 济体系发展成为全方位开放的、以工业为主体的快速经济发展体。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及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对 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影响。从国际角度看,为适应WTO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 ,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并促进宏观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改革内容从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即进入到全面改革阶段。与此同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浙江微观 经济主体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 提高和国内需求结构的快速升级,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要求更新发 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区域层面看,随着浙江人均GDP从5000美元 向8000-10000美元跨越,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区域产业结构 、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协调性等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和趋势预兆着 浙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转型,另一方面,传统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各种困惑与挑战也 强化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原有增长动力不断弱化。投资拉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也是 传统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然而近年来,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下降,浙江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较见表1。2007年全 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1%,投资增幅比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幅低3.4个百分点,相比 全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增幅分别低5.6和16.1百分点,投资增幅处于最低的位置 。
随着投资增幅的明显下降,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投资和消 费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率来看(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3-2006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增长的拉动率为44.7%,拉动6.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54.6%,拉动7 .6 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和2006年,消费对我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增强并超过投资的拉动作 用。2006年,消费需求的拉动率为48.7%,投资需求的拉动率为40.9%,净出口的拉动率为 10 .4%[9]。尽管目前我省的投资增幅下降是在前些年高位基础上的回落,且从投资 率来看也不 算低,但需要正视的事实是,随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的弱化,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 长的动力需要重建。
2.增长结构不合理。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重化工业不仅成为当 前我国工业结构的 主体,而且是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增长相对缓慢的消费品销售相比较,全国 背景下的投资快速增长推动投资品较快增长,而投资品较快增长导致相应行业增长较快,进 而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从而在产业层面上明显呈现出增长结构的二元性。即,一 方面是需求旺盛、快速发展的以投资品为核心的重化工业部门,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则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因生产成本显著上升、市场趋 于 饱和的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代表的轻纺产业,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减弱,这在浙 江表现得十分明显。以2006年为例,浙江制造业中的十大支柱产业,轻纺产业或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其中第一大产业为纺织业,占全部制造业的12.91%,劳动生产 率 只有61591万元/人•年,而全国制造业中的十大支柱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重化工业和高技术倾 向,其中的第一大产业为电子及电信设备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为12.05%,略低于浙 江 的纺织业,但劳动生产率高达140264万元/人•年[10]7。供给结构与增长结构的错 位,使得现有支柱产业对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弱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体现在与国家产业政策的错位上。从2006年的数据来看,浙江 区域产业体系中,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比重相对较大,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为21. 6%,比全国高出6.6个百分点;而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小,仅为32 %,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在全省81个产业集群中,纺织、皮革、竹木制品、工艺品等附加值 比较低、能耗比较高、污染排放比较大的产业,产值比重占41%,高于全省制造业有关产业 比重近20个百分点[10]10-11。与此相对应,浙江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 低。
3.发展成本递增。浙江经济运行总体上具有“大进大出”的特征 ,近几年省内企业生 产的最终产品输往省外国外的比重高于70%[11]。而资源型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则不 断提高, 特别是能源、金属矿产、许多工业原材料和大型成套设备,绝大部分从省外国外输入,其中 一次能源自产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6%,即90%左右要依靠外省调入和进口(若按当量 值 计算,一次能源自给率仅为4%, 96%要依靠外省调入和进口)[12],主要进口商品 中包含了 钢材、废铜、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木、成品油等多种资源型产品。一进一出、一高一 低,侵蚀了省内企业的大块利润。此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土 地环境的制约,等等,都极大提高了发展成本,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浙江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比较见图1。
发展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长期健康和繁荣 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13],不仅标志着作为最重要经济资源的劳动力的产出效率, 更是衡量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从根本上说,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经济体追赶动态过程 的基本指标,如果把经济追赶看成是人均收入和产业结构向发达经济体逼近的收敛过程,那 么劳动生产率在国际比较意义上的相对和持续增长,则是这一追赶过程展开和实现的必要条 件和充分条件[14]。2006年浙江劳动生产率为49610元/人•年,虽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但与 广东、江苏相比,约低5000元/人,其中第二产业差距更为显著,2005年浙江第二产业的劳 动生产率比广东、江苏和山东分别低25097元/人、15856元/人和14710元/人。与其他经济体 相比,差距就更大,1990年,韩国人均GDP为5770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4800美元/人,马 来西亚人均GDP2400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734美元。如果按韩国的发展水平,在人均GDP 达到4000美元左右时,全员劳动生产率约为9000-10000美元/人,浙江至少要低3000多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趋势十分明显,特别是自 1999年以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长幅度,其差距在不断扩大。199 5年,全省人均GDP增长16.0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7.63%,到2000年,人均GDP增长8. 1 %,全员劳动生产率仅增长6.93%,2005年,人均GDP增长上升到11.2%,而全员劳动生产率 增 长只有8.83%。全员劳动生产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其中工业劳动生产率增 幅低于全国近6个百分点[15]。
4.开放经济面临转折。“大进大出”决定了浙江经济全方位开放的格 局和态势,但随 着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目前浙江的开放型经济正面临着重要的转折:一是在人 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出口退税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对外出口压力不断加大 。2006年,全省共遭遇国外两反两保、337调查和打火机CR案共53起,直接涉案4.6亿美元 。 目前,我省涉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高达80亿美元左右,约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涵盖 我省机电、农产品、纺织品、服装、鞋、家具等多种传统优势出口产品;二是由于创新能力 薄弱,没有品牌和知识产权优势,传统支柱产业和民营企业难以摆脱“被全球化”困境,在 国际竞争中还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三是随着区域发展成本提升,大量传统产业领域 的 中小企业外迁,传统的生产制造优势面临挑战;四是区域性资本输出趋势日益明显。近年来 ,我省每年对外投资约在600-700万左右,对外投资累计7000亿元余。据有关部门统计,截 至2006年底,浙江共有440多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其中经商办企业的约有230多万人,在外创 办企业10万多家,注册资金约2800亿元,对外累计投资6400亿元[16]。另据浙江金 融机构存 贷比高于全国和广东、江苏、山东等省的数据,以及贷款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数据测算,浙 江多占用贷款4200-4300亿元,相当大部分用于民营企业资本输出(省内金融机构专家测算 )[11]9,这意味着,浙江开放型经济正从商品输出阶段向资本输出转变,面对大 量资本外流,如何保持本土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5.区域要素资源禀赋结构层次低。要素禀赋结构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 关键 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在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居于核心位置,且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也是区域比较优势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浙江的 人力资本优势,即对市场经济的敏感性和高涨的创业积极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 力资本数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弱化,而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会日益突出。然 而,目前浙江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只有14.9%,初中及以下却有58.1%;具有专业技术 职 称的仅为13.6%,且59.2%为初级职称;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更为稀 少 ,仅有4.6%,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全省只有9.32万人,仅为0.5%。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则进 一步显示了浙江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 百分点,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重低6.0个百分点,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人员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家统计局将各省每百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分为三档, 浙江与广东、福建、江苏省一起同为第三档,并且排在最后一名。而“初中及以下”的比重 超过50%的全国仅有两个地区,一是浙江(58.1%),二是西藏(51.3%)。在浙江912.67 万 “初中及以下”的就业人员中毕竟本省人口占主体,这与浙江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四位的经济 大省身份实在不相符合[17]。
人力资本总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特别是随着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减少,但对人才需求明显增加。近年来,浙江 高技术产业R&D人员人数投入居全国11位,2003年后有了较大的提高,上升到了第8位, 但是 仍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企业认为人才缺乏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因素。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折合全时情况见表2。据全 省500家制造业企业抽样问卷调查,大、中、小型企业认为人才缺乏是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困 难的分别占47.2%、46.5%和26.7%,认为资金缺乏是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困难的分别占27. 8%、37.5%和55.7%[11]。
低素质的人力资本也从其收入中得到体现。尽管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前列,但制 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却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江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水平。浙江与有关省市制造业平均工资比较见表3。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
转型的政策取向
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经济转型比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更加广 泛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包括了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也内含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与完善。 从浙江实际看,现有发展方式所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上 所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因此,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浙江经济转型的核心。
事实上,与以往两次经济转型相比较,这次经济转型有两个重大背景需要我们关注和把 握,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新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 这“五化”之间的互动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二是 当前我省人均GDP正从5000美元向8000-10000美元跨越,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经济结构以及 发展协调性都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转型特征比较见表4。
根据上述分析,当前浙江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是,一是根据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推 进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要求法律和 制度成为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常规手段:市场主体的资格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 障;市场主体的行为要用法治来确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用法治来保障;宏观经济调控 需要法治来完善。二是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现 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浙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它要求在充分发挥 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区 域产业体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层次。三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下,推进空间 结构优化,统筹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要在综合考虑根据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和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加快都市经济圈规划和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要加快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要着重抓好以下方面:
1.进一步实施创新强省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原有 增长动力的不断弱化,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也 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现代创新体系的内涵包括创新、信息化和培训三大支撑。因此,创 新强省,不仅要强化创新投入,而且要把信息化、培训放在战略地位。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积极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 略和品牌战略,使创新成为企业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2.实施人力资本强省战略,提高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素质。区域要素 禀赋结构是比较 优势的核心。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以低成本低价格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已难以维持。无 论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还是促进新一轮创业创新,都必须依托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知识经 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创新需要的是“知识精英”而不再是“草莽英雄”。因此,要实施人 力资本强省战略,通过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吸引全国优秀生源到浙江高校就学,鼓 励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在浙江创业创新,进而为提升浙江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提 供不竭的要素资源。
3.加快区域产业升级,构筑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浙江特 色的现代产业体 系必须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以浙江创造为核心。要积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新趋 势新特点,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商业 模式,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要顺应区域产业转移趋势,主动淘汰一 批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浙江区域 产业结构向更“轻”更“新”方向发展。所谓“更轻”是以促进“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 ”作为产 业升级的目标,大力发展以研发、设计、营销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更新 ”是通过大力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促使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4.以都市经济圈为支撑,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 化既是空间结构 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着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和资 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原则,以三大产业带为依托,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 ,促使地区间从竞争走向合作,促进人口和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集聚发展,使都市经济圈成 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要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产业集 群竞争力。
5.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执法 机制、转变政府 职能是深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创造财富的主 体而是服务的主体,要努力为城乡居民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产权保护、激励竞争、规范市场 秩序、创业创新等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尽力减少 或约束各级政府的资源配置权,完善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制和机制,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专业性要素市场体系, 积极推进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6.增强民营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开放型经济层次。作为一个相对独 立的经济体,浙 江的开放度相当高,但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却不高,这主要体现在,出口输出主要以低 价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民营企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全球 化”困境,缺乏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或国际名牌的本土民营企业,等等。要积极引 导和支持广大民营企业依托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培育和扶持本土跨国公司,鼓励民营 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各种联系,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设厂、建立营销网 络和研发中心,吸纳国际优质生产要素和资源支持浙江发展。
四、结 语
在体制约束条件下,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核心在于结构转变。然 而,对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结构转变是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至于结构转变的方向与路径则取决于市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促进浙江经济转 型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还在于提升区域要素禀赋结构。但无论如何,探讨浙江经济转型与 发展方式转变,对于进一步认识发展和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公共政策论文相关文章:
1.公共政策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