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类博士参考论文
公共政策,是一个既内涵相对特定,又外延宽泛模糊的概念,究其本质,乃是承载公共福利要求的政府决策与规范。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政策类博士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公共政策类博士参考论文篇1
试谈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摘要: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集中体现,是政府实施危机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公共政策应对公共危机是政府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伴随着各类突发危机的发生,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能力在实际磨练与总结中得到显著的提升,但还是面临一些难题与困境。基于此,以政府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表现出的公共政策制定能力为例证,对我国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与出路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危机管理 公共政策 玉树地震
近年来,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频繁发生。从03年的“SARS”到“禽流感”,再从2008年的“暴雪冰灾”到“5.12汶川大地震”,再到刚刚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无不触动着我们的神经。这些公共危机破坏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给公众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科学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已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正如斯蒂尔曼所说,危机对于思想的影响相对来说是短暂的,它仅限于在相对小的制度变革上发生作用,如果抢救时期有周密的准备和明智的行政管理,我们可以将危机化解到最小程度[1](p50)。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而且,国务院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可见,国家对应急管理的建设是相当重视的。
一、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制定
(一)危机与危机管理。
“危机”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危机一词才进入政治领域。它表明政府体制或政府所面临的紧急状态,是相对于政府的常规性决策环境的一种非常态的社会环境。学术界有人认为只有中国的汉字可以完满地表达出危机的内涵,即“危险和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2](p3)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危机管理的内涵五花八门。本文认为,危机管理领域的著名学者罗森塔尔(Rosenthal)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事件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3]可见,危机是一种非常态的事件,是一种决策情势,是具有高度不明确性和需要采取迅速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
(二)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概念之一。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5]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用一句很经典的话阐释了公共政策的内涵,“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的权威性的分配”。托马斯·戴伊(ThomasR.Dye)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都是公共政策。(本文采用我国著名政策科学专家陈振明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二、从玉树地震分析公共政策制定现状。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
1“。统一集权”的公共政策体制。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质是政府应对危机的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危机的突发性、紧急性及其所造成的不确定前景,决定了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是一种非程序决策,要求决策者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做出重大的决策和反应。这就需要将多层级、多部门的指挥机构与救援队伍进行“无缝链接”,确保政令畅通,避免“令出多门”,真正发挥出应急救援的整体效能。在此次玉树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家迅速成立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最高决策和协调指挥机构。统一集权的灾害应急决策体制是各种应急救援力量、物资等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发挥其最大效能的保障。HttP://wWw.GWYOO.Com
2“。高效及时”的政策支持信息。危机公共政策的有效制定离不开信息的支撑。信息的获取是危机状态下,公共政策制定的难题,经常会出现信息部完全、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正如赫伯特·西蒙(HerbertSiomon)在其《行政行为》(1947)一书中“有限理性”模式所指出的那样:人类虽然企图以完全理性的方式来决策,但因知识及能力上的限制,其最多是以有限理性从事满意方案的选择而已。此次玉树地震应急救援中,在信息支撑方面,国家减灾中心、国家测绘局迅速行动,为抗震救灾提供准确、及时、科学的决策支撑信息。这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与支持,对抗震救灾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公共政策制定的出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能力在汶川地震后,的确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由于时间、地理、情感、现实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政策制定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升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政策制定能力。
(一)建立专门的危机决策机构。
我国的公共危机指挥决策机构很多都是临时的,缺少能够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的常设核心决策系统。像地震发生后,国家就会成立“抗震救灾委员会”,这种临时组建的决策指挥系统,由于组成人员及其所在部门间的封闭性、部门利益性、非优协调性以及危机预案的缺乏,往往造成决策成本提高和效率的下降,使政府在整个危机决策过程中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严重缺乏预警能力。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一个以国务院为核心的最高常设危机决策机构,以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预警与反应能力。
(二)提高应急决策库针对性。
这主要体现在应急公共政策对非传统、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预警方面。政策制定者要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系统观念,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重视决策系统的作用。此次玉树地震灾害是一类典型的非传统、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特殊性:一是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玉树地处海拔4000米的高原,气候寒冷;二是人文背景独特,玉树以藏族为主,藏族文化浓厚;三是极端恶劣、严酷的生态环境,高海拔、缺氧、低温,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玉树地震救援及灾后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四是次生灾害难料,玉树地震以防范水源污染和人畜疫情爆发为主。从玉树这几方面的独特性分析可以看出,它与汶川地震具有完全不同的环境与特征。因此,不能完全照搬汶川地震时的应急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应总结各类非常规、非传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其客观规律和演化特征,建立针对性强的应急决策库,完善应急处置手段和方法,以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力。
面对危机,公共政策制定者既不能谈“危”色变,也不能粗心大意小视危机。既要看到危机的杀伤力,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高度重视危机,也要看到危机中潜伏着发展的机遇。尽管现阶段我国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制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社会成熟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必然大幅提升,增强维持社会稳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菲克。危机管理[M]。韩应宁译。台北:经济与生活出版事业公司,1987.
[3]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es:TheManagement of Disasters,R iots and Terrorisn.Spring[M]。Field Charles C.Thamas,1989.
[4][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5]伍启元。公共政策[M]。香港:商务图书馆,1989.
公共政策类博士参考论文篇2
浅论公共政策评估现状及完善
摘要:公共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政策评估可以实现政策的价值化和民主化,而当前公共政策评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政策评估的主体过于单一、在政策评估中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等。要想有效地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和效用应该做到:实施政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明确政策评估标准。
关键词:政策评估对策信息公开
关于政策评估的概念至今学术界未能达统一的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1]。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政策评估视为一种分析过程,其目的在于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也有的学者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既包括对政策方案的评估,也包括对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终结以及政策结果的评估[2]。还有的学者认为政策评估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鉴定人们所执行的政策在达成其目标上的效果,确认政策实施对于政策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笔者认为:政策评估就是依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特定的方法,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其实施后的效果、效益或者效率所进行的综合认定、分析。
一我国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评估主体单一,缺乏独立性的政策评估组织。
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缺乏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使得大多数政府在公共政策评估实践过程中,只是根据总体安排或以部门为单位,或以系统为一体,通过自下而上的总结报告等形式对本部门或本系统工作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由行政机关对公共政策作出评估和评价,致使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只重视自身评价,忽视作为政府行为相对人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导致进行意愿表达以及利益诉求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单一化。
(二)缺少正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目前从事官方评估工作的人士绝大部分都非“内行人”,因此,他们在进行政策评估时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规范分析。这样的政策评估与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和传统政治文化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和道德建设的纯洁性密不可分[3]。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观念较之过去有所淡化,道德是非标准也会发生一定转变,更为突出的是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
从而必然引起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的改变。
二完善政策评估的几个措施构想。
(一)建立多元评估主体。
针对目前评估主体单一化的现状,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在目前官方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实行政府、党的组织、权力机关(人大)、专业评估组织(包括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特别是“受到影响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参与等多元评估主体的结合,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其中,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和公众代表参与以及专业评估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和公众作为政府行为相对人,他们参与公共政策评估,能够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更能够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结论的公信力。专业评估组织(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了大批专门从事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人士,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专业评估组织成员作为“非官方人士”,其观点和看法不受政府利益和本位主义影响,能更好地保证评估结论的客观真实性。
(二)确保评估有关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把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等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无疑有助于公众了解并科学地评价公共政策。为消除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分析,以满足公共政策评估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公开机制,除了国家法律规定应该保密的信息之外,公共政策过程应做到公开透明。另外,还要依法构建相应的问询制度,作为社会组织和公众有权依法问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不需要保密的所有信息,而被问询的机构和成员必须依法根据有关制度和程序作出回应,并且也要对所公开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估的依据。没有真实、详尽的资料和信息,政策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将无从谈起。所以我国政府应该拓宽政策评估的信息渠道,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中心、评估组织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的截留、失真,以保证政策评估组织能够获得真实、详尽的信息。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和决策机构除了法律应予保密的信息之外,其他一切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背景、执行状况、评估结论等情况应通过公告、网络等各种形式及时向社会传播,增强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杜绝“黑箱”操作。对于政策评估组织来说,将有利于其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降低评估成本,有利于评估方法和评估结论的传播,便于及时了解政策效果。对于公众来说,可以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发表自己对有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三)完善政策评估的制度保障,实现政策评估的制度化、法制化。
制度是政策评估的保障。为实现我国政策评估的制度化,应朝以下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实现政策评估工作的程序化。通过制度规定除象征性或符号性的公共政策外,各项政策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进行程度不同的评估。评估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力求评估系统、全面、公正。评估结束后应及时撰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论公布于众。其次,要建立评估基金。政策评估是一次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长期深入到实践中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因此,必须建立政策评估基金,以免政策评估成为“空中楼阁”。最后,要重视评估结论,消化、吸收评估成果。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必然涉及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为防止决策者随意决策,执行者滥用职权,必须通过制度将评估结论与有关人员的奖惩直接联系起来,真正实现政策过程的权、责、利相统一,使政策评估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科学地运用政策评估的方法。
要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估结论的可信度。政策评估决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要求评估者应熟练地掌握各种评估方法和技术。目前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前后对比法、对象评定法、专家判断法、自我评定法等;政策评估的技术主要有计划评估技术、重要路径法、成本利益分析、成本效能s分析等等。这些方法的内涵、使用的方法、演算的程式、成本利益折扣的原则均须精练。应该说每种方法与技术都有其优缺点,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因此,评估者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加以选择和运用,必要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估结论的可信度。
注释:
[1]詹国彬。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困难及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高富锋。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缺陷及对策分析[J].求实,2004.1
[3]雷洁。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严强。公共政策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