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励志故事分享你一定要努力学着自信,不管花多少年。
失败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自卑,不敢再去尝试,走不出阴霾。你一定要努力学着自信,不管花多少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故事篇1:毕业5年后,我从三线城市到了深圳
写下这个题目的我,已经坐在深圳某孵化器创业工厂的12楼里,从事我喜爱的工作。
八年前,我从一所二线城市的二流大学毕业。很多同学考研了,很多同学出国了,很多同学去了北上深很彪悍的单位。而我,默默地回家了。在老家的三线城市,我成为一名文员,月薪不过三千元。
文员这种工作实在不算有技术含量。老家非常安逸,我家距离上班的地方走路20分钟,骑车5分钟。上班前下班后,妈妈可口的饭菜等着我,隔三差五我们还商量做什么新鲜的食物吃,去附近的山上爬山、泡温泉、野炊。衣食无忧,根本不知道焦虑是什么。
工作大概八个月的时候,我突然慌乱,心跳经常加快,呼吸喘不过气。起初,我以为是春季,天气回暖,有些不适应,后来越来越严重,体重下降。
爸妈带我去看医生,诊断证明是轻度焦虑。医生说,什么都不用做,没事儿,这是最适合人奋斗的状态。
医生的话是对的。我无法隐藏对未来的焦虑。文员的工作已经让我安逸了太久。朋友们从人人网上分享着各自的生活,那些文字和图片令我焦虑。出国的人,到处旅行,分享国外的趣事,抒发增长见识的感慨;读研的人,开始晒书单,写听名师讲座的心得;留在大城市的同学分享的职场见闻,对我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我知道,在最好的年龄他们都在疯狂肆虐的成长。而我,远远地被他们甩在后面。
工作安稳,不舍得辞。更深刻的原因是,我没有辞职的资本。在看了无数的心灵鸡汤之后,我选择了读书写字,想要在文字的道路上走得远一些。
之后的两年里,我每天下班后读书到12点,有时候到凌晨3点。这段日子是我知识大爆炸的时期,也是充实和焦虑并存的时候。我读了大量的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等书籍,甚至在上班不忙的时候也在看书。我的领导很好,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允许我看书,如果他有时间,还会指点我读书。具体读了多少册书,我没有计算,大概在150到200之间。这样的读书量并不大,但是对于资质平庸基础一般的我来说,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找不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心得和心境,要知道在三线城市,没有那么多同城读书会之类的线下活动。我开始写。
当我把写出的20篇文章拿给一个读过创意写作的表哥看时,他对我的作品大加赞赏,甚至说我有做编剧的潜质。
编剧?我眼前一亮,我身边没有一个人从事这种职业,看电视剧的倒大有人在。
收到表哥的鼓励,我飘飘然起来,以为一只脚已经跨入编辑池,梦想着有一天成为李安、王家卫,没准可以在电影圈里出个名。
我拿作品给同学看,有显摆的成分。朋友在我的作品上写满批注。我当时非常生气,不久,便与朋友绝交了。现在想想,自己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冲动、“中二”。朋友给我的评价非常客观,我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作品,跟中学生作文没什么两样。语法上,错误密密麻麻;词语上,要么匮乏,要么矫揉造作地堆砌不合适的华丽词汇;整篇文章读下来,流畅性都不能保证,逻辑词几乎没有,跳跃地比兔子还快,需要他自行脑补无数字。
傅雷给张爱玲提出写作意见时,张爱玲当时二十出头,风头正茂,接受不了批评,哪怕那些批评建议是善意的、中肯的。张爱玲立即写了篇小说讽刺傅雷,那篇小说便是《殷宝滟送花楼会》,到了2013年3月份,张爱玲遗产继承人宋以朗才在发表在《南方都市报》的文章里石破天惊地告诉我们,《殷宝滟送花楼会》的男主角,那个神经质的音乐教授的原型,是著名翻译家评论家傅雷。
我当时也写了一篇文章,讽刺我那位善意的同学,写完便被我撕了。写的内容也不记得了,当时的情绪还记得。时过境迁,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内心是那么“黑暗”。
我并没有气馁,继续写作。素材不够,就从身边人下手。我“采访”了姥姥、舅妈、舅舅、姨妈、姑妈、我爸、我妈、表哥、表姐、高中同学、小学同学......那段时间,我见到亲戚朋友,甚至熟人,两眼放光,仿佛看到金子。我把他们的故事编进小说和散文里。
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三年,我写了大量的散文和短篇小说,还有三篇中篇小说。拿着这些稿件,我不停地投稿,从起初的石沉大海,一路fail,到后来零星见报,再到后来有人找我约稿。我的自信心大增,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脑子里开始蹦出一个新的想法——成为编剧。
我先找表哥谈了谈,因为学历和眼界的局限,我非常自卑,不知道前方道路到底有多少黑暗。表哥鼓励我,有梦想就大胆追。
我又跟爸妈谈论想成为编剧的想法。爸妈起初是不同意的,后来拗不过我,同意我辞职出去闯一下。辞职前,我投的作品获得一家小型动漫公司的认可,工作地点在深圳。经理让我去试一试。
就这样,我去了深圳。到了深圳,一切都那么新鲜,一股创新、开放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花了五分之一的薪水,只是为了上下班不挤地铁,节省下的时间用于工作或读书,提升自己。
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同事很年轻,可却很优秀,到处都是海归和名校985硕士,我“自卑”地向他们学习。
也许是在老家的三线城市,我已经自律了四年半,深圳的高强度工作不仅没有给我压力,却把我的五脏六腑四肢都打开了,仿佛有一个通往天空的梯子打通了我与天空的对接,我的身体处于张开的姿态。我的灵感源源不断,我的创意开始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可。
两年前,我与同事合作创作的剧本被投资方看中。
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之后的人生格外顺利。
我的经历非常普通,不过是在还没有足够优秀的时候回到老家待了5年。5年里,我积累了在大城市厮杀的功力,我积累了自律的习惯,我积累了黑暗之中独自一人行走在路途的强大内心。虽然在深圳还没有房子和车子,可是我对未来从不迷茫更不焦虑。
我的同学们已经从国外回来,在各个城市找工作;读研的同学们开始步入职场打拼,寻找自己的社会坐标;曾经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同学,大部分回到了家乡,所剩无几的已经成为公司的中层领导。
从三线到一线,从一线到三线,有人来,有人走。其实,做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在哪里都一样
励志故事篇2: 我用三年,走出自卑,又用了三年,努力自信
1
我不是个生来就自卑的人,也不是个生来性格就很内敛的人。
记得小时候也是很闹,每天都是跟各种楼下的邻居玩,一放学作业都没做,丢下书包就大街小巷跑,玩到一身脏兮兮,玩到家人在家楼上撕破喉咙喊我回家吃饭,我才恋恋不舍跟小伙伴道别,期待着明天的放学时刻。我也喜欢在班里跟同学讲故事,学前班在班里当班长简直就是小老大,加之那会学习好,长得可爱,老师又喜欢,所以很受关注。
但后来我转学了,花了高价进入了一所市重点小学。每个学期都要比别人的孩子多交900多元的赞助费,那个时候900块并不是小事情,而且最后还是托了亲戚找到校长才能在这个学校读书,父母为此还大吵了一架,母亲执意想让我念这个学校,希望给我一个好的氛围,我的父亲却觉得在哪里读书都无所谓。虽然最后父亲还是妥协了,但是每次要交学费各种费用的时候,家里总是会争吵。
印象很深刻,小学六年,我换了8个班主任,更别说其他科任,什么样子性格的老师都见过了。我深刻记得有个体育老师,很不喜欢我,因为我小时候体弱不擅长体育,她对我很凶,还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我跑起步来跟僵尸一样,以至于我不敢在别人面前跑步,怕被嘲笑。
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我变得沉默寡言。
2
后来,我考上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初中,但这个分数,完全足够去一家私立实验中学。于是我的母亲希望我能够去那所学校,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能学习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当我第一次路过那个学校就被深深吸引了,崭新的塑胶跑道,我从未见过;粉红色的教学楼,宽敞明亮有空调的课室;有学校饭堂,有小卖部…这些都是我在小学从未拥有的。但是那家学校的学费更是贵得惊人,一学期除去各类其他费用,就要6000元。对于父母都在打工的家庭,这笔费用还是有点大的。
于是家里又开始争吵。
我的噩梦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进入了这所学校,并不是我想的样子,后来我才知道,来这所学校读书得人好多是富二代,他们用的笔一支都是十几块钱的,更不用说其他的什么鞋子,自行车等等各类用品,整个学校都有一种攀比,物欲横流的味道。我进入这个学校也只比录取线高出0.5分,于是在这所都是尖子生的学校里,我学得很吃力。
更让我伤心的事,我的青春期从初中开始,脸上长满痘痘,于是那些看不起我的同学都说我有传染病,千万不能碰到我,有时不小心碰到她们的桌子,他们会立刻拿出纸巾出来擦,不小心跨过同桌的座位,她要我跟她道歉。
我似乎就是天生低人一等,成绩不如人,家境不如人,长相不如人。
那个时候,家里争吵最为厉害,几乎一个月好几次,然后各种冷战,摔东西,父母谁也不理谁。
我的父亲还甚至会当着别人的面骂我没用,给我贴各种标签:胆小,无能,迟钝…
初中三年,我每天都过着惊心胆战的日子。在学校,成绩不好,被同学欺负,在家里,看着无休止的争吵,甚至想死的心都有了。班主任还跟我谈心说: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带到这所贵族学校,你就该努力学习报答他们,才对得起交这么多的钱……
我每天都盼望着毕业,离开,逃离。
我朝着父亲给我贴上的标签,步步深入。
我也越来越自卑,开始越来越安静,我就是肮脏污秽的人,谁也不要碰我。我就是什么都不如人。
摧毁一个人的信心很容易,真的很容易,尤其是在懵懂的成长年龄。三年,是我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学生时代。我变得沉默,寡言,不再爱说爱笑,敏感多疑。
3
带着深深的自卑,我终于毕业离开了这所中学。中考的时候,我的成绩在班里还是倒数,但是即使这个倒数的成绩,和其他面向学校相比,依旧不低。所以,我进去了市里一所不错的高中。
也许是习惯了初中那种很变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所以在高中我的成绩还可以,偶尔还能考班里前几名。我努力走出自卑,开始学着交朋友,虽然我还是不习惯别人碰我,但也努力学着改变和接纳。
高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刚毕业的大哥哥大姐姐,思想比较跟我们接近,我也开始有喜欢的老师,去努力学好她的课。
虽然我依旧胆小,但因为有她们的鼓励,也渐渐开朗起来。
高三那年,我也喜欢上班里一个男生,谈了人生第一场恋爱。
我开始努力学会接受别人,接受自己,每天写一些话告诉自己再努力一点点。
高中三年,是我人生一个转折点,也是我性格的转折点,虽然家里还会有争吵,但是学校带给了我快乐,我有许多朋友,我有喜欢的老师,喜欢的男孩,都曾经给过我很大的精神支持,陪伴着我,让我慢慢脱离自卑。
4
上一所普通的2本院校。家里也开始为我上大学忙碌,父母间的争吵也少了很多,家里经济也已经很好。
我也深深意识到,要在这个小社会般的大学里过得好一点,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而不是按着别人贴的标签活在过去。
我努力逼着自己自信。
大学开始就逼着自己各种面试,部门,社团,班里,不管过不过,都要在讲台上站一站,讲讲话。虽然每次上讲台我会紧张得忘记台词,我会紧张得手脚都在抖。
逼着自己参加各种比赛,虽然也很多次都没有结果也没有拿到什么好名次。
逼着自己兼职,实习,虽然在期间也经常因为做不好被骂,但是我懂的一笑而过。
我也会努力学习,争取拿奖学金,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兴趣哪怕写写文字拍拍照,也会到世界其他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不一样的世界。
我也会努力认识比我优秀的人,在某一方面努力向他们学习,学习做人跟学习写作一样,从模仿开始,再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虽然我还是经常犯错,偶尔懦弱,但我知道没关系,因为我们还年轻。
在别人看来,我与他人没有太多差异,加上我长得小巧,给别人的印象大多数比较开朗幽默的性格,偶尔傻傻的人,大学里的人从来没人知道我曾经是个多么自卑的人。
社会从来不会因为你的胆小你的自卑而去同情你,你越是弱小,越容易被人欺负。所有的经历所有的过去会成为我的积淀。我的高中的班主很喜欢说一句话: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句话虽不是绝对,但当你不愿意改变当前很糟糕的局面时,真的会越来越糟糕。
前些日子搭高铁,一位毕业了几年的大哥哥跟我同座,一路聊天,不经意间问了他一句,在社会工作了这么多年,你有什么感受。他想了一下,只给我留下了一句话: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所有的事你都可以解决。
愿我们都能被岁月温柔相待。虽然现在的我,并不是多好多优秀,但起码我走出了那段自卑,也逐渐学会自信。
如果你也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不忘记逼着自己不断尝试,往好的你希望的样子去成长,做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当你从一件事获得小小的成就,你就会想着再去尝试第二次。失败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自卑,不敢再去尝试,走不出阴霾。
你一定要努力学着自信,不管花多少年。
励志故事篇3: 我花了二十年,上了一所你落榜才来的大学
01
不知不觉,毕业已经6年了,从上大学到毕业工作,在北京这座城市,10年就这样过去,前天,我和公司申请补休提前回家过年,拉着行李箱回到了家乡。曾经在这个公众号上看到过一句话:“我觉得拖着行李箱走在路上的那些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有故事的人”,于我而言,其实哪有那么多故事,不过都是苟且而已。
在乡道上,遇到了一些我的小学同学和儿时玩伴,我和他们打招呼,有的已经不认得我,有的匆匆向我点头微笑,然后赶紧走过,有的和我寒暄几句,不过都是阿谀尔尔,儿时暗恋那女孩,已经早为人妇,生了个女儿,我想和他们聊聊天,可是他们却选择了拒绝,他们不愿和我有太多交集,他们也许认为我们之间,早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了。
我拉开尘封的抽屉,拿出小学的毕业照,细认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回忆之前在这个村子发生的事,后来,我震惊地发现,一张63个学生的班级大合照,最终考上大学的,只有我一个,最终逃出这座山束缚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02
故事要从太爷爷那代说起,太爷爷是个读书人,喜欢写字,当时在家里备了笔墨纸砚,还有一张红木的桌子,那时候村上有哪位小孩想要学认字的,就会跑到太爷爷的家里,太爷爷凭借书生之力,一生向善。
爷爷开始回到村子吃大锅饭,加入集体活动,每隔一个星期就被捉去写大字批斗一下,后来小平爷爷回到了北京,改革开放了,县里的干部邀请爷爷去教育办工作,爷爷选择了拒绝,爷爷和我说:“那时我们都是一颗棋子,这片天还不知道是左的还是右的,”爸妈结婚,再后来便有了我,家里开始养鸡养鸭种田,小学的我,是在村子里面上的,这座小学一、二、三年级在同一个班上课,四、五、六年级在另一个班上课,整个学校,就只有两个班,一年级的功课是二年级的教,二年级的功课是三年级的教,那时候语文老师上课操着一口不纯正的普通话,数学老师上课没两句就开始爆脏话,一节课40分钟,就是在X天X地X牛X驴的熏陶下度过,英语老师,对不起,没有英语老师。那时,我还分不清什么叫公办老师和代课老师,后来才知道,整座学校,只有一名公办老师,那就是校长,校长还是隔壁村的校长,还是隔壁的隔壁村的校长。
我放学一回到家,爷爷就拿着棍子站在我背后,我一偷懒他就打我,每逢周末,爷爷就拿出被老鼠咬过的绿皮本子,教我认古文,我说,爷爷,考试不考这个,学这个上不了初中。爷爷唧唧地说:“怎么会,我们以前都是看这个的呀。”后来,爷爷把他的自行车卖了,到县上的书店给我买了一套教辅书。我一考试不及格,哭的不是我,是爷爷。
后来,到镇上读了初中,教学环境好了很多,老师大多都是师范职校出来的,那时候给我们小学上初中的名额就只有7个,我和其他6个玩伴就一起到了镇上读书,而剩下的,大多数都回去帮家里务农活,帮忙收割稻子。然后,我考到了县上读高中,最后,到北京上大学,这就是我的读书生涯。
03
还记得考上大学的那会,爸爸在村子的一大块空地上,请了全村的人吃了顿饭,有很多乡亲,还有我的小学同学都来参加,投来羡慕的目光,村长让我在北京好好混,将来出息了不要忘了大家,如果可以的话,把几个小学同学带出这里。
后来才明白,我的小学同学们、我的儿时玩伴们,其实并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没机会。我比他们,只是多了一条棍子。
04
我以为到了北京读大学,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刚上大学那会,老师问我们,为什么想要报考这间学校(我的学校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我的同学们有过半的回答都是“高考失手了,落榜才来的这所学校”,他们大多有北京户口,招生的分数也比我们低将近100分,我的回答却是:我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用尽所有力气,才来的这所学校。
当他们在讨论香港、澳门哪里买东西便宜,澳大利亚还是法国好玩的时候,我却连天安门和万里长城都没去过,来到北京,我的梦想和电影里的成东青一样——去天安门。
毕业一年,我住在六环的一间十平方米的出租屋内,这里交通还算便利,到上班的地方只需要30分钟,可是这已经过去6年,一分一秒也没有缩短,30分钟的距离,恐怕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突破。经过四年的高等教育熏陶,我的眼界、见识、品味已经和北京青年无异,从被虐的小白实习生,到IT部门的小组长,然后跳个槽到另一个公司做程序部门主管,我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双擦着发亮的皮鞋,手里拿着一台苹果笔记本,然后刷了公交卡——挤上了一台公交车。
后来才知道,北上广深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你当了主管,别人早就在北京呆腻了,然后出国转战新加坡、伦敦、加拿大,你努力的目标,可能就是很多人的起点。北京在任的有8000多个省部级领导和将军,离任的加起来好几万,这些领导又会有很多子女,在北京,光厅局级干部就十几万人,离任的就不计其数了,这些人又有多少子女,又会有多少孙子孙女?
但是,我并不是说这些富二代、官二代不好,我在北京读书的一些同学们其实很善良,有的成为了我十年的知己之交,可是有的东西你就无法去解释,他们的生长环境、教学资源,能让他们身上的每一种特质都有舞台承载,从而熠熠发光,你要知道智商、情商和勤奋,这东西是可以先天或者后天“遗传”的。他们的眼界、见地、能力,可能都是我们,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东西。
草根逆袭有时候回想,或者是一春梦,只能认命,可是认命吧,又不甘心。我用了6年的时间,用每天啃面包的意志力,在六环交了一套房的首付,勉强说服了女朋友她爸妈把女儿嫁给我,这些原本是天然选择、你情我愿的事情都开始变得触不可及。下一步,从六环到三环,可能要几代人耗费上百年的努力。
05
曾经有不下百次念头,放下这一切,回到那大山,开个小店,这该死的阶层流动,我不干了,爱谁谁干,可是一想到下一代,就不想让他们再重复这样的命运,只能是硬着头皮上。
沙漠中沙粒无数,最幸运的沙子,也只是偶尔能够浮到表面上来,享受一次阳光、享受一次春风而已,还有很粒沙子,可能一辈子没有见过任何阳光,一直埋没在下面。每个人都像沙漠里的一粒沙子,只是我比较幸运一点,多了一条棍子而已。
很多东西,其实一早就想清楚了,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很简单,被世界改变就对了。阶层固化四个字已经让无数人落泪,只能嚼烂,然后咽进肚子里,不敢去面对,一旦面对了,看到明天初升起的太阳,可能不会微笑。
这些,我相信不止我,还有万万千千个我。我的儿时玩伴,也不止他们,还有千千万万个他们。草根逆袭其实并不苦逼,苦逼的是看不到努力后的希望,失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望多了会变成绝望,阶层固化其实并不恐怖,恐怖的是阶层固化所产生的深深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