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资讯>历史记录>

甘肃考古发现金棺

嘉豪分享

  甘肃恭迎佛祖舍利场面壮观。当天,泾川县大云寺迎请安奉1964年出土的佛祖舍利,此前这批佛祖舍利一直保存于甘肃省博物馆。据悉1964年,泾川县大云寺地宫及其五重套函的出土,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甘肃恭迎佛祖舍利,不少网友表示应该好好保存起来,留给子孙后代。

  甘肃考古发现金棺

  甘肃泾川县大云寺迎请安奉1964年出土的佛祖舍利,此前这批佛祖舍利一直保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平凉市佛教协会会长、平凉市法轮寺方丈妙林大和尚带队恭迎佛祖舍利,身着黄色袈裟的法师们手执香炉、龙杖、幢幡、宝盖等法器以迎请舍利。佛祖舍利安放完毕,高僧大德们齐诵佛经,主法法师拈香。安奉仪式圆满。礼炮齐鸣,信众瞻拜佛祖舍利开始。

  据悉1964年12月下旬,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社员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唐代大云寺地宫,从地宫内出土“舍利石函”。石函函盖正中刻有“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字样,四面刻有铭文。舍利石函共5层,依次有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琉璃瓶中盛佛祖舍利14粒。

  大云寺地宫及其五重套函的出土,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71年9月,郭沫若先生亲自鉴定了大云寺出土的五重套函,指出“舍利石函,贵在石函”,将其评定为国宝级文物。《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称大云寺地宫和石函中的金棺银椁铜匣,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在佛教考古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1964首次发现佛舍利,1969年泾川县在大云寺以西又发现北周宝宁寺遗址,出土比丘慧明造佛舍利套函,套函由石函、大铜函、小铜函、琉璃瓶组成,琉璃瓶内有舍利数十粒。目前这批舍利及套函保存在平凉市博物馆。

  2012年12月31日上午,泾川县城关镇修建道路时,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1月5日,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组织专家对出土文物进行清理挖掘。1月9日,在对窖藏佛像周围现场进行清理时,又发现另一处佛像窖藏,同时发现一处地宫遗存。从地宫遗存内出土陶棺一具、铭文砖一块,铭文共425字,有“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岁次癸丑五月辛卯朔十二日壬寅,泾州龙兴寺曼殊院念《法花经》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葬之”等记载,可以明确判断佛舍利埋藏于宋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5月12日,系宋代泾州龙兴寺僧人云江和智明经过24年的辛苦奔波,在全国收集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瘗埋于泾州龙兴寺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

  泾川县先后三次发现佛舍利,充分证明泾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之后具有唯一性的佛教文化中心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在佛教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