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资讯>历史记录>

六大考古新发现田螺山

穗嘉分享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关于六大考古新发现田螺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大考古新发现田螺山,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六大考古新发现田螺山之基本内容

  2001年初,当地一家私营热处理厂为解决生产用水在打井时从2、3米深的地层里挖出了许多陶片、动物骨骼、木头等地下文物,随后报告 文物部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查勘,初步认定其文化内涵与河姆渡遗址相似,年代不晚于河姆渡文化第二期。为推动河姆渡文化的深入学术研究并为遗址保护工作找到可靠依据,2003年田螺山遗址的发掘被正式列入浙江省学术考古重点计划,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2004年2月18日至6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员对田螺山遗址开展了第一期3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的考古发掘。100天的考古发掘表明,已出土可复原陶器和较完整的骨角牙、陶、石、玉、木类器物在600件以上,器物形制与河姆渡遗址几乎一模一样。由此断定它是同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的一处原始聚落,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发掘出土的多层次的成片干栏式建筑柱坑遗迹以及有序的村落设施布局形态,向人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河姆渡文化研究视角,即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比较完整的一处依山傍水式的史前村落遗址。六重厚薄不一垫板式的建筑基础营建方式,其技术水平在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文化中堪称最为先进   “我们这里完全有资格申报世界遗产。”昨天下午,在听完考古专家孙国平的介绍后,余姚书记苏利冕信心百倍地说。   30多年前,考古专家在姚江边上发掘出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宣告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30多年后,考古专家在姚江边又发掘出田螺山遗址,宣告至少与河姆渡遗址同时期,有可能更早。(后经考察,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   昨天,当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这一重大发现时,记者悄悄地来到距田螺山遗址约7公里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探访这个已有11年馆龄的史前博物馆现状。

  六大考古新发现田螺山之田螺山目前属河姆渡文化

  刘军是浙江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曾参与河姆渡遗址发掘考古工作,并任考古领队;今年5月份,刘军在田螺山遗址发掘现场呆了一个星期。他亲历了河姆渡遗址的挖掘过程,又目睹了田螺山遗址的挖掘现场。昨日,记者就田螺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的价值比较等问题采访了刘军。    记者:现在很多媒体称田螺山遗址是“第二河姆渡”,您对它的价值如何评判?   刘军:我们当时发掘河姆渡遗址到第三、第四层时,就发现了古器、石器和生活用具等,田螺山遗址目前已经挖到第八层,但还没发现河姆渡遗址第一层的文化堆积,那些堆积具有崧泽文化特征。因此,我认为田螺山遗址现在还归属于河姆渡文化。   但田螺山遗址也有补充河姆渡文化的地方,如果其第五层下的早期木构建筑能够搞清楚,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南方地区木构建筑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价值,也超越了河姆渡遗址的价值。   记者:这次田螺山遗址的挖掘面积为300平方米,据考古队预计整个挖掘将在6月底前后结束。您认为考古队结束这次挖掘工作之后,接下来重点应该在哪?   刘军:我认为300平方米的挖掘面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田螺山遗址应分期分批地进行挖掘,整个挖掘时间要看挖掘过程如何。   田螺山遗址中有大量木构建筑,这些木构建筑在南方特别容易腐烂,因此如果要长期保护田螺山遗址,必须要用科学方法,而且需要大量的经费。这就要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保护申请,国家通过对这一价值的分析来决定需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第一次挖掘完成之后,考古队会根据观察、照相、绘图等,把资料保存下来,进行室内研究,通过大量研究来尽量恢复遗址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