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陕西考古发现古墓
2016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在陕西隆重开幕关于2016陕西考古发现古墓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陕西考古发现古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6陕西考古发现古墓之概述
罗文利副局长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陕西文物考古工作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陕西省考古学会在省社科联的关心指导下,为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提供培训和学术探讨机会,在陕西文物考古事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省内文博系统应继续开拓创新,举办更多的文化遗产惠民工程,加强“国际博物馆日”及“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推进“公众考古普及基地示范点”建设;继续出版《考古陕西》等系列科普类丛书;优化系列公众考古普及讲座,更好地发挥文物工作的公众教育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朱晓悦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考古工作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与日俱增,这对于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表示省社科联在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建立的省社科普及基地,在将文物考古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公众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卓有成效。他希望考古学会进一步发挥“年度公众考古报告会”的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为繁荣我省社会科学研究,推动我省追赶超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报告会上,省考古学会副会长王小蒙对考古学会管理工作及各理事单位业务工作进行了总结。2016年全年,共实施考古项目108余项,对47余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约28781平方米,清理各时期墓葬844余座。不仅大遗址考古稳步推进,而且抢救性发掘及时到位,并出版了各类学术专著,成果颇丰。
最后,孙周勇向会议代表介绍了本次公众报告会的三位点评专家。他们分别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段清波教授(1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王炜林研究员(18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徐卫民教授(19日)。
2016陕西考古发现古墓之点评专家介绍
段清波 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历代长城研究》、《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等10余项科研项目;出版《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陕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墙体卷)》、《陕西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历代长城发现与研究》、《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等著作,先后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通过对中国考古学历史与现状的反思,提出“考古学是通过古代遗存研究古代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认为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只是基础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核心文化价值;基于对五千年中国文明发展演变的认识,创造性地初步构建完成“社会治理体系、宇宙观、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的考古学研究理论范式。对汉文明、中国文明凝练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王炜林 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硕士生导师、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先后参加了紫阳白马石、铜川瓦窑沟和丹凤“商邑”古城等遗址的考古工作,主持了神木大保当、新华、华县泉护村、白水下河高陵杨官寨等重要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工作。其中,神木大保当考古项目获得1998 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荣誉提名奖、杨官寨考古获得2008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负责的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杨官寨和石峁聚落研究)已按要求顺利结项。
发表论文及学术报告50 余篇,主持的研究项目《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神木新华》和《华县泉护村》等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目前为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高陵杨官寨》的首席专家。
徐卫民 1984 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主要从事秦汉历史和考古、历史地理学、文化遗产学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秦汉都城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秦汉帝陵制度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长城研究”子项目“秦汉长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子项目“中国古代城防体系考古学研究”等项目。已出版《秦都城研究》、《秦公帝王陵》、《秦汉历史地理研究》等相关专著二十多部,学术论文100 余篇。现有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古都学会副会长等多项学术兼职。
上一篇:2016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下一篇:2016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