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三国历史>

曹操为什么会杀死孔融

淑航分享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最后却被曹操杀死,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那么一定会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会对这样很有名气的人下手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

  曹操杀死孔融的原因

  曹操在后花园宴请文学名士的时候,本来是邀请了孔融,可是孔融没来,为啥,人家孔融根本看不上曹操。这是为什么,因为孔融对曹操有成见。

  曹操如今是丞相,位极人臣,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是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就是小皇帝也恭敬他三分。但孔融不同,孔融是一代名儒,他有资格看不起曹操:

  其一,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据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名人之后,至少顶了一道炫丽的光环。而且学问渊博,诗赋俱佳,在当时少有敌手。道德文章,孔融颇为自诩,因此敢于和曹操尿不到一个壶里。我有本事、我名气大,你不敢把我怎么样。

  其二,孔融不怕死,孔融十六岁的时候,就是一个热血少年,当时有个叫张俭的读书人得罪了宦官,逃到孔融家。事情被举报之后,孔融和自己的兄长孔褒争着自首,孔融说人是自己留下的,要杀就杀自己。可是孔褒、孔融的母亲都争着往自己身上推责任。最后孔褒被杀,十六岁的孔融名气更大。

  其三,孔融刚正不阿,何进为大时,孔融弹劾何进以前的贪污腐化,何进恼羞成怒,曾派刺客暗杀,不料刺客说:孔文举有重名,若造怨此人,则四方之士引领而去矣。不如因而礼之,可以示广于天下。何进无奈,授以官职,任侍御史、司空掾、虎贲中郎将。何进死后,董卓废汉少帝刘辩,孔融据理力争,被董卓发配北海任国相。

  其四,孔融认为曹操是暴发户,因此对于曹操多有嘲弄。曹操不好的出身,曹操不检点的行为都是孔融奚落的理由。如反对恢复肉刑、讥讽曹丕私纳袁绍儿媳甄夫人、嘲笑曹操征乌桓、反对其禁酒等等。总之在孔融看来,这个宦官的子孙,是没做过什么好事的。

  只是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自恃过高的孔融其实也很愚蠢,陈涉就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高祖刘邦不也是泗水亭长出身么。至于文韬武略,孔融更不能看不起曹操,有本事拉起一支队伍和曹操单练,事实上当初孔融曾被袁绍的儿子袁谭打得满地找牙。这样看来文学家孔融根本不是袁谭的对手,更不用说用兵如神的曹操了。

  不过孔融仍然很优越,他奉行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哪里想到曹操开始对他进行双规了。结果一查,还是能查出很多问题,看来孔融还是要倒霉的:

  其一,孔融有反动言论,孔子以前在北海为国相的时候,看到王室不振,不思报效国家,竟然公开说:我乃大圣之后,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所谓卯金刀,就是“刘”字,如此看来,孔融素怀叛逆之心。而且孔融经常素服出入皇宫,有失体统。

  其次,孔融不孝顺,孔融曾经多次与人议论说:父亲和儿子没有什么亲缘关系,论其本意,不过是当初父母为了发泄情感,孩子就这样产生了;孩子对于母亲来说,不过是一件物品,就如同把一件物品放在一个小瓶子里,出来就离开了,也根本不需要孝敬。

  其三,孔融虽是孔子的后代,对孔圣人非常不尊敬,祢衡说孔融“仲尼不死”,孔融非常狂妄的称赞祢衡“汝乃颜回复生”。

  这几条大罪,每一条都让孔融汗流如注,尽管年轻时意气风发,可是如今毕竟是老婆孩子一大帮,孔融忽然想起来曹丞相的好处,于是请求见曹操最后一面,孔融说:曹丞相,您,您不是令属下力戒面从的吗。

  曹操说:是啊,文举,我忍了你许久了。可是你飞扬跋扈,摇唇鼓舌,不看到本相的主流,傍依朝政,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虽为圣人之后,却牵强附会,不失检点,今虽杀你,并不冤枉你吧。

  孔融点了点头,仰天长叹,口占了一首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其实孔融自己也知道,自己只是死于语言不检点,曹操是个唯才是举的人,在用人之际,本来对于一个人的品行不是太看重的,只是孔融议论朝政的时候,身后跟着一大帮人,这些人为孔融马首是瞻,因此在与袁绍官渡之战前,就曾经散布过投降派的论调,所以曹操诛杀孔融还是为了争取孔融后面那一批人,至少是敲山震虎,希望他们不要做出过激的行为,否则格杀勿论。

  当然这些人不知道,曹操会把孔融的名声搞得如此臭,你看他不忠不孝,而且狂悖不堪,如此国家岂能容下。孔融被杀的时候,九岁的儿子和八岁的女儿正在下棋,别人劝他们赶快跑,可是大孩子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在那里坐着等着曹军来杀。孔融听说后感慨道:正是孔融的好孩子,然后泪如雨下。

  曹操杀死的故友有哪些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

  许攸是曹操老相识,宦官专权的时候,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欲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联络曹操一起起兵遭到拒绝,曹操劝他们说,废立皇帝是不详之事,如果不成功,你们就危险了。结果如曹操所说,王芬兵败自杀,许攸逃匿投奔袁绍。

  许攸

  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袁绍,趁曹操军力不济、粮草不足之时攻打许都,定能一战而胜。可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计策,还要杀掉许攸,很大原因就是认为许攸是曹操朋友,袁绍疑心他们暗通。许攸大怒而投诚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到来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还口称许攸的字,其欢喜与亲切之情不益言表,曹操采纳许攸建议终于以弱胜强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曹操攻克冀州,许攸居功自傲数次大庭广众之下呼喊曹操乳名,曹操都一笑置之,其实,此时的许攸只是小恶,与功劳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时日长了自然会毕恭毕敬,就像刘邦的父亲一样,开始觉得刘邦是自家儿子,屡有不敬,后来自我觉悟,服服帖帖对儿子刘邦行君臣之礼,再也不敢冒犯龙颜。但许攸这家伙不思悔改,不仅当面不敬,背后也大不敬,迫使曹操不得不痛下杀手。《三国志·杜袭传》说“时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

  许攸的罪行有四,一是有废立皇帝的劣迹,二是卖主求荣,三是贪婪成性,四是不敬。有此四罪,曹操岂能让他苟活?

  娄圭

  娄圭字子伯,少小的时候就与曹操一起尿尿和泥,后来跟随曹操,曹操给他的职位是大将,但却不让他带兵。征荆州时,刘表的儿子刘琮请降,曹操狐疑问娄圭,娄圭说:“天下扰攘,各贪王命以自重,今以节来,是必至诚。”曹操才敢进兵。与马超对垒渭南,娄圭功劳最大,曹操说:“子伯之计,孤不及也。”因此曹操对他赏赐颇多,然而仅仅因为娄圭说话不注意就以恃旧不虔见诛。

  曹操带儿子们出游,娄圭对左右说:“此家父子,如今日为乐也。”有人向曹操打小报告,认为有腹诽之意,随后下狱被杀。

  刘勋

  刘勋曾任庐江太守被孙策打败投奔曹操,因与曹操有旧被封为列侯,其实并无实职。刘勋自持与曹操关系不错,所以骄傲放纵,揭曹操的短处,结果遭到弹劾被处死,还连累其兄被免官。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曹操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得益于天下豪杰的协力同心,得益于亲朋故旧的同舟共济,如果开始时曹操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那么他也不会创造辉煌,功成名就之后又铲除异己,不论亲朋故旧,这虽然是政治家常用的手段,但也是曹操的脸色变白的主要原因。

  曹操梦中杀人的故事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一天,他对侍从们说:“吾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近前。”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装作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一侍从拾被欲盖,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之,曹操杀人之后,一言不发,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来。半晌醒来,惊讶道:“谁人杀我近侍?”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曹操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深恨杨修。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杀死了他。


猜你感兴趣

1.曹操说过最有名的话

2.曹操最经典的名言

3.赞美曹操的作文

4.曹操是怎么起家的

5.曹操名言名句

6.曹操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