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考古学>

有关考古新闻介绍

其芳分享

  新闻,也叫消息,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可读性、准确性的特点。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考古新闻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考古新闻介绍一

  考古最新发现 秦始皇陵里竟然有个“动物世界”

  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钻探工作中,通过对道路系统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已基本了解陵区的大体结构。专家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

  发现400多座陪葬坑 大量石制盔甲

  周铁表示,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在周边又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在目前已发掘的陪葬坑里,基本以陶制品为主。

  在秦始皇陵的陵区外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盔甲、胄等,且都为石制。专家表示,石制物品不仅沉重而且很脆,应该不是用于实战。这些与当时秦兵相同配置的石制品的真实作用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陵墓内惊现“动物世界” 随葬动物达数千件

  同时,令一项对秦始皇陵新的考古发现也在近日公布:秦始皇陵内发现各类动物数千件,是目前发现动物种类最多的中国帝王陵。

  “秦始皇陵出土种类丰富的动物,包括真实动物随葬和以陶、铜模拟的动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武丽娜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各类动物的习性,并学会了驯养与利用。

  据初步统计,秦始皇陵出土的各类动物以马的数量最多,包括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出土的陶马、铜车马坑出土的铜马以及马厩坑出土的马骨三大类。其次数量较多的是珍禽异兽及水禽,以及出土后大量尚待鉴定的动物骨骼。

  武丽娜表示,经历年考古发掘与研究,珍禽异兽坑曾出土鹿、麂类食草动物,及一些杂食动物;水禽坑中共计出土青铜禽46件,其中鹤6件、天鹅20件,其余为鸿雁等禽类;上焦村秦墓则出土有蚌贝饰件、羊骨、鸡骨,陵北部分陪葬墓出土有珍珠;陵园外城北侧一号大型陪葬坑出土10余种禽、兽、鱼鳖的残骨等。

  从用于食用到娱乐的“动物世界”

  古人重视死后的地下世界,讲究事死如事生。古代人丧葬理念多有陪葬动物的习俗,古代埃及也有木乃伊猫、狗、鳄鱼等出土。古代中国帝王的地下世界里自然缺不了用于食用或娱乐的“动物世界”。

  考古证实,秦代对动物的利用至少达到12种。马是一种战略资源,因此占有特别地位;鹿、麂是野生动物,是体现狩猎行为的产品;鱼鳖、鸡羊属于可食用动物;蚌贝等属于装饰品。天鹅、鹤等禽类动物较为罕见,在陵园7号坑展现的是人驯养禽类动物的场景,表现出人与禽类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

  无疑,在2000年前的秦代,人们驯养动物的种类不但增加很多,而且驯养动物的目的也从获取肉食资源和祭祀扩展到休闲娱乐的精神领域。当然,一些动物骨骼因残毁严重,出土后没有鉴定,仍有待进一步保护和研究。

  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副会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人与动物自古难舍难分,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是相辅相成的。相较于古人的认知水平,如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理念在动物考古学兴起后应当大力倡导。

  有关考古新闻介绍二

  以古鉴今话工匠

  今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是指以手工技艺专长而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物质或者精神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梳理历史可以发现,在中国,“工匠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多个层面的全面应用,对人类文明和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自古对工匠就很重视,各朝各代多有专管工程工匠的长官。《考工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自古以来就把手艺人称为“工匠”,以体力为主的如船工、河工、窑工……以技术为主者如木匠、皮匠、铁匠、花匠、裱糊匠、油漆匠……这些多是从事物质产品的工匠,也有从事精神产品的工匠如“乐工”“画匠”等,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工匠,巫医乐师之属统称“百工”。工匠既指普通手艺人,也指造诣很高的大师、大家,如“巨匠”等。有的地方把做负责设计的工匠称为“大作匠”,具体做手艺活的则被称为“细作匠”。古代的官职中有专管工程工匠的长官叫“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之官。

  秦代称将作少府。汉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改称将大匠,秩二千石。东晋至南朝宋、齐有事始置,事毕省,梁、陈常置,称大匠卿。北朝北魏置将大匠,北齐以将作寺为官署名,以大匠为官名。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改寺为监,改大匠为大监,置少监为副职,炀帝改官名为大匠、少匠,继复旧称,后又是改为大令、少令。唐复大匠、少匠官名。宋、辽南面官(中原行政区)均为将作监,设监及少监。金不设。元置将作院,设院使。明建国初设将作司卿,旋废,职归工部。清代延明。此职历代多有,名称小异,职事略同,只是职权日益明确,管理日益细化。

  旧时,在三百六十个工匠行里,每行都有自己的祖师;在成千上万作坊,每个作坊都有自己的师承;世世代的工匠,每位都有自己的师傅(师父)。中国最为著名的工匠师傅应首推鲁班。木匠、石匠、泥水匠等诸多工匠行,都尊他为祖师。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巧匠,姓公输,名般。因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所以又称“鲁班”。相传他曾发明木作工具,创制攻城的云梯和磨面粉的石砣。后世出于对他的敬重,便把一些精巧的建筑说成是他建造的。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济源堂(陕西户县渭丰乡),本来与鲁班无关。可是民间认为这种设计精巧,做工精良的工程必定是祖师鲁班修建的,并且认为其肯定沿用了祖师鲁班建造和施工的很多理论和方法,于是就以鲁班的姓氏命名为“公输堂”。据说鲁班生日的农历五月初七,旧时工匠们每逢此日都要举行隆重祭祀盛会,祭拜祖师鲁班,俗称“鲁班会”。工匠们还给自己的祖师鲁班敬奉加封了封建时代管理工程最高长官官衔的牌位——“工部尚书公输子之神位”。凡遇节日或者开工都要对它焚香跪拜,祈求祖师鲁班保佑自己四季平安,施工顺利。

  中国不少行业和岗位都传承着“工匠精神”。纸坊,奉东汉宦官蔡伦为祖师;陶瓷业的祖师,有柏林、虞舜、老子、雷公等,被奉为“窑神”;皮匠、鞋匠以孙膑为祖师;醋坊的“醋汤神”是姜子牙;酒坊的祖师是杜康;豆腐坊以乐毅为祖师……这种传承在“胡庆余堂”等老字号,同事之间都是以师徒相称。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

  “工匠精神”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的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传承中特别注重精益求精。对工匠而言精益求精,就是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手艺完美和极致,要求工匠对精工细作的执着坚守和不懈追求,让自己的精品力作流传于世,造福人类。精工良匠们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中国自古有“十年磨一剑”的佳话,也有干将、莫邪不惜“以身赴铜水,血凝剑气”来追求精工良器的传说,而现存锋芒如初2000多年前锻造的越王勾践剑,就是最好例证……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工匠精神”在一些行业一些领域显得很“稀薄”,甚至“失传”了,代之以浮躁粗糙,甚至制劣制假。所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倡培育“工匠精神”,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但愿这一倡议能推动各行各业重拾“工匠精神”,传承、践行、弘扬“工匠精神”,摒弃浮躁粗糙,崇尚执着专一、精细精致,创出过硬品牌,擦亮“中国制造”,打造“中国品质”。

  有关考古新闻介绍三

  黄岩宋墓考古发掘新闻正式发布

  6月8日上午,记者从黄岩宋墓考古发掘新闻发布会获悉,到目前为止,南宋赵伯澐古墓共发掘清理出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66件,其中出土丝绸文物堪称“宋服之冠”,是浙江从丝绸之源走向丝绸之府的重要见证。出土的玉璧,原是南唐开国皇帝的祭天之物,为研究南唐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证据。副区长陈金华等参加了发布会。

  5月2日晚,台州市黄岩区文广新局接到屿头乡政府报告,称屿头乡前礁村村民杨计土在建房时发现一古墓,便立即进行了相关部署。5月3日,黄岩博物馆派员前往现场,发现墓主赵伯澐妻李氏墓志铭。通过对墓志铭的解读,确定了墓葬时间和墓主的身份。5月4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嘉励研究员受省文物局指派赶到现场,制定了应急抢救性发掘方案。

  5月5日上午墓主赵伯澐的棺椁完整起吊,下午安全运到博物馆新馆。同日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许常丰带领省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专家来到黄岩,制定了开棺方案。当晚11时棺盖顺利打开。5月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专家汪自强、周旸等对出土的丝绸服饰进行应急保护处理。

  到目前为止,此次考古共清理出以丝绸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66件,其中丝绸文物服饰形制丰富,纹样题材多样,织物品种齐备,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赵伯澐墓中出土的南唐玉璧,是他生前把玩的心爱之物,死后随葬也在情理之中。更为重要的是这件玉璧原是昇元四年(940)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祭天之物,上刻有铭文49字,为研究南唐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证据。

  “这次对于文物的抢救非常及时,一切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和发掘。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丝绸以其真实完整性,见证了浙江从丝绸之源走向丝绸之府的历程,为浙江沿海地区参与海上丝绸贸易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中国丝绸艺术和中国丝绸科技史增添了新研究材料,对浙江大力弘扬丝绸文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振兴台州‘台绣’丝绸经典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陈金华说。发布会上,与会的媒体记者们根据古墓的情况,提出了问题,区领导及专家们一一给予了回答。

  黄岩赵伯澐古墓发掘侧记

  不久前,一座古墓、一块石碑的照片悄然出现在微信里,网友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一听说黄岩西部的古墓,就联想到了宁溪牌门村的杜范墓;有人从挖掘出的墓碑上模糊地看到“县丞”二字,认为这是一位县丞的墓;稍微有点水平的人,看出了这是曾任县丞的赵伯澐为亡妻写的墓志铭。

  紧接着,关于“屿头乡发现南宋古墓”的帖子刷爆了朋友圈。这究竟是谁的墓?怎么被发现的?里面都有些什么?接下来要如何保护?这些问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6月8日上午,黄岩宋墓考古发掘新闻在黄岩耀达酒店正式发布。记者深入采访,带您了解古墓发掘及文物清理的经过——

  古墓是如何被发现的?

  古墓的发掘,还要从屿头乡前礁村的村民杨计土说起。杨计土是土生土长的前礁人,1985年,他花了一千多元在古墓附近买了三间房子。后来,他外出打工,老宅也荒废了多年未曾居住了。如今,他66岁了,两个儿子想着父亲年纪大了,也该拆了老宅改建新房了。

  5月2日下午,杨计土打算先把地基挖平,于是叫来了一辆挖土机。“这里以前是前礁村生产队的粮库,前面有一个很大的道地,晒着一些稻谷。”杨计土回忆说,当天上午开始动土,挖到下午四点半左右,挖了大约两米深,挖到了一块岩石。

  挖到岩石后,挖土机开了出去,打算先将外面的泥土填平。这时,杨计土和在现场的小儿子杨年志一起靠了过去,竟发现了红色的一块。“最初的时候,也说不清是不是棺材,只觉得像是箱子。”杨计土说,他们仔细查看时,看到的是棺材外面又套着一口棺材。

  前来围观的村民中有人提出大家一起敲了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杨年志觉得不能再挖下去了,于是叫挖土机把外面那层土摁了回去。盖好棺材已经是傍晚5点多了,杨计土一家就吃饭去了。饭后,杨年志打了个电话给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的哥哥杨年洪,和他商量着该怎么办。“当时也以为只是普通坟墓。”杨计土说。

  杨年洪一听这个事情,凭着自己的经验,觉得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坟墓,应该报警。虽然杨计土觉得现在正值五一放假期间,晚上又这么晚了,就打算第二天再报警,但是杨年洪却坚持立刻报警。“如果这是一座古墓,里面有很多文物呢?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要是别人传了出去,晚上有人来盗墓,岂不是让国家蒙受损失吗?”

  在杨年洪的强烈要求下,杨计土当晚让杨年志拨打了110,当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左右了。随后,派出所就派了人过来。第二天,屿头乡挖出古墓的消息也开始在网上传开了,前来围观的人络绎不绝。

  “这里以前有个土名叫‘大坟岗’,我也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杨计土告诉记者,这座古墓西面靠山,他以前曾经去山上砍柴,山下原有一些小坟,后来逐渐不见踪迹。现在发现的古墓边上,还有一丘“大坟田”。

  “爷爷在世时,曾经说过这里面都是坟墓。”杨年洪说。

  在杨计土的记忆中,前礁村还有一座牌坊。“在现在长潭水库的淹没区,我小的时候常常从牌坊下走过。”杨计土告诉记者。

  专家是如何发掘的?

  5月2日晚,当区文广新局接到屿头乡政府的报告时,立即进行了相关部署。

  5月3日,区博物馆派人前往现场,发现这是一座砖椁石板顶的夫妻合葬双穴墓,右穴(女穴)早年遭盗,棺木已朽蚀大半,只挖出了一块墓志铭,左穴(男穴)完好无损。当天下午,区博物馆将事情及时报告给浙江省文物局。

  5月4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受省文物局指派赶到现场,制定了应急抢救性发掘方案,指导墓葬清理工作。

  “完成摄影、测绘工作后,我们开始拆除墓壁。此时天色已晚,辽阔的湖面一团漆黑,山野之间,四周虫声唧唧。”专家郑嘉励在《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发掘记》里这样写着,当墓壁拆去,棺木完整暴露,已是深夜十点多,白天围观的人大多已经散去。

  在这篇文章里,记者还了解到,郑嘉励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觉得棺木虽然表面上看宛然新造,但是内部可能早已进水。他担心如将尸体浸泡在水中运输,稍有颠簸,有机质文物必将瞬刻瓦解。但是棺木表面完好,人们根本不相信内部会进水。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没有妥协,坚持要求找来电钻,在棺底钻孔。在现场指挥工作的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符艺楠见状,拿起电钻亲自动手,原先觉得不可能有积水而在观望的民工也纷纷上来帮忙。

  “我们在棺头的底部及两侧壁各钻上一个孔,真的有积水通过钻孔流出来,专家的初步判断是正确的。” 符艺楠告诉记者,最初排出的是污水,很快就变成了清水,不一会儿,地上就淌了水。觉得这积水一时半会儿也流不完,他们这才回城休息。

  5月5日清晨,虽然下起了大雨,但是专家们还是回到了现场。八点半钟左右,天气放晴,完整无缺的棺椁完整起吊。下午,棺木终于平安抵达黄岩博物馆新馆。当日,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许常丰带领省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专家来到黄岩,制定了开棺方案。当晚11时棺盖顺利打开。

  墓主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亡妻李氏,故朝散大夫浙东安抚司参议讳宗大之次女也……前平江府长洲县丞赵伯澐志。”在女穴中挖出的墓志铭里,不难发现这是赵伯澐为妻李氏所写的墓志铭。

  《黄岩西桥赵氏宗谱》有记载:赵伯澐为赵子英第六子,系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绍兴二十五年(1155)生,嘉定九年(1216)卒,赠通议大夫,与妻李氏合葬靖化乡何奥,距今刚好800年整。其中相关内容,与墓志铭上所写的完全吻合。也就是说,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双穴墓,至今已800年整,完整无缺的左穴主人为赵伯澐,被盗的右穴主人是赵伯澐的妻子李氏。

  赵伯澐何许人也?

  绍兴五年(1135),赵子英任台州府黄岩县丞。黄岩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赵子英就把家安在了黄岩,成为黄岩赵氏始迁祖。其后代人才辈出,有赵师渊,乾道八年进士,官太常丞,与朱熹合编《通鉴纲目》;赵师雍,淳熙十四年进士,官朝议大夫、直宝章阁,朱熹门人;赵师夏,绍熙元年进士,官朝奉大夫,朱熹门人,朱子以女孙妻之……

  也许你没听说过赵子英,没有听说过赵师渊、赵师雍、赵师夏等人,但作为黄岩人,你一定知道五洞桥。《嘉定赤城志》记载:庆元二年(1196)孝友桥圮于水,赵伯澐纠合重建,筑为五洞。即当年墓主赵伯澐主持重修孝友桥,才有了如今的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洞桥。

  在墓志铭里,记者发现李氏生以绍兴己卯九月,戊戌年二十一与赵伯澐成亲,两人育有三男三女,三男为师迟、师耕、师宫。而在《黄岩历代人名录》里,记者也看到:赵师耕,字渊道,嘉定七年进士。

  庆元元年(1195),赵泊澐长洲官满,回家路上,李氏得病,于六月初一去世,次年下葬于“黄岩县靖化乡何奥之原”,也就是现在的屿头乡前礁村。在墓志铭里,赵伯澐写道:“呜呼哀哉,惟夫人大家子,登吾门克自勤约,承上字下,举合仪法,使我进退族聚间无违言,繄夫人是赖,此而可忘,孰致其哀。”夫妻感情可见一斑。

  古墓出土了哪些文物?

  5月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专家汪自强、周旸等对出土的丝绸服饰进行应急保护处理,初步清理出丝绸服饰、玉器、水晶、铜镜等66件文物。其中出土的丝绸文物堪称“宋服之冠”,是浙江从丝绸之源走向丝绸之府的重要见证。出土的玉璧,原是南唐开国皇帝的祭天之物,为研究南唐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证据。5月23日,相关专家再赴黄岩对已经揭展的部分服饰进行了初定鉴定。

  在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赵伯澐墓中出土了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丝绸服饰和少数其它随葬品。棺内文物提取之后,均由黄岩博物馆保管,目前处于四种状态:玉器、水晶等经过清理进入库房保存;部分服饰经过初步清洗平整阴干,低温保存;还有一部分包块置于密封箱内,饱水低温保存;尸体连同尸身服饰整体从棺木中提取出来,暂时低温保存。

  “出土的丝绸文物涵盖了衣、裤、袜、鞋、靴、饰品等形制;纹样题材多样,有花卉、花鸟、云鹤和杂宝等;织物品种齐备,原料包括绢、罗、纱、縠、绫、绵绸、刺绣等品种。”浙江省文物考古副所长、研究员王海明说。

  “虽然丝绸是很难保存的,但是也不是不能保护,现在也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问题,只要度过了危险期,就可以进入库房,长期保存下去。”周旸说。

  “南宋是浙江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南宋纺织品在浙江乃至全国并不多见,浙江近年发现的南宋墓葬共有三例,均为男性:武义徐谓礼墓、余姚史嵩之墓、黄岩赵伯澐墓。前二者均遭盗掘,赵伯澐墓是唯一未盗的墓例,加之其宗室成员的独特地位,其重要价值毋庸置疑。”区博物馆馆长罗永华告诉记者。

  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丝绸以其真实完整性,见证了浙江从丝绸之源走向丝绸之府的历程,为浙江沿海地区参与海上丝绸贸易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中国丝绸艺术和中国丝绸科技史增添了新研究材料,对浙江大力弘扬丝绸文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振兴台州“台绣”丝绸经典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有关考古新闻介绍四

  南陵铁拐宋墓考古新闻发布会:大量出土文物曝光

  一、发掘情况

  2014年6月14日下午,南陵县在弋江镇铁拐村农田改造平整土地的过程中暴露出古墓,我县文物管理部门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调查处理,调查现场发现有两座古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初步判断该墓葬规格较高,随即向省文物局和省文物考古所作了电话汇报。

  第二天,省文物局和省考古所派出具有考古发掘领队资质的专业人员赶赴现场,经省文物局同意,省考古所会同南陵县文物管理所及芜湖市、繁昌县文物部门业务人员对铁拐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从省文物局获悉,墓主包裹在被子之内,肉体已经完全腐化,骨架保存基本完整,指甲、头发尚存,特别是头骨近乎完好。头饰有步摇、金簪、金钗、水晶吊坠、耳环和梳篦等。

  身着衣物应不少于三层,由于完整剥离难度较大,目前暂停提取。手臂带缠钏,腹部压串钱,小腿后侧存有帔坠,足穿绣花鞋。随葬器物主要置放于靠近棺尾纵向支起的隔板之上:有包裹(衣服、鞋子)、针线、剪刀、木尺、梳妆盘、木梳、铜镜、粉盒等;另有1只酱釉梅瓶放在棺头左内侧和银质碗、碟、温壶,计10只,呈半圆状包围在墓主头顶及两侧。墓主左手旁边放有白釉执壶,右手之下放有2只粽子,身下铺一张两侧缝有竹竿的草席,再下铺有两层双面黑漆厚纸,最下层为底板,散布铜钱200枚,年号上限为开元通宝,下限为元符通宝。

  考古发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田野发掘,即自6月15日至6月21日,主要工作是清理早期被盗的墓2,并将墓1分块打包运输到南陵县博物馆室内清理。

  第二阶段为室内清理,自6月22日至今,主要对随葬器物进行发掘和现场临时保护。

  根据出土文物种类特性,省考古所邀请了中国科技大学、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南京大学、上海博物馆等相关部门及专家参加室内清理和保护工作,共同制定了专门保护方案和修复整理计划,运用3D扫描技术,测量和提取考古现场的多种信息和数据,如文物清洗、棺液取样、脆弱文物(丝绸、纸质)揭取、骨骼鉴定、拍照测绘、特征描述等。之后,又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数十名专家来南陵对墓葬的形制、埋葬习俗、随葬品等作了学术研究。

  二、墓葬形制

  两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灌浆双棺墓,相距约2米。其中墓1保存较好,三合土保护层。呈长方形,长约4.8米、宽2.5米、残高1.7米,厚度0.5米;

  墓2为异穴合葬墓,两墓之间以熟土墙相隔,墓穴正上方各有一处盗洞,该墓早年被盗,结构与墓1基本相同。

  三、出土文物

  此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共计200余件(套),其制作精美,类型多样。从质地上可分为下几类:

  1、金属类:有金银器、锡(铅)器、铁器、铜器等。主要是酒具、茶具、香具、配饰品、铜钱等;

  2、陶瓷类:有壶、瓶、碗、盏等;

  3、竹木类:有房屋模型、家具、木俑、果实等;

  4、纺织类:有衣服、鞋子等;

  5、其他类:有彩绘、纸质、葬具以及人骨等。并从发掘区附近采集到两合残损的墓志铭。

  四、文物价值

  根据该墓葬的形制和陪葬品分析,该墓葬的埋葬时间在北宋晚期,是一个家族墓葬。

  南陵铁拐宋墓是一个士大夫家族纪年墓,墓葬形制较大、等级较高。如此众多的纺织物、完整的木俑及房屋、家具组合等在全国是首次发现。它反映了宋代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关系,填补了安徽宋元考古工作中的空白。对研究宋代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以及地方丧葬制度、民间习俗有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南陵铁拐宋墓曾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在芜湖市也算首次。

  此次宋墓出土文物极大的丰富了南陵县博物馆的馆藏,为博物馆展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南陵历史文化底蕴。

  五、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首先是积极配合省考古所,继续做好文物修复整理的各项工作,在考古简报发表的基础上,尽快出版《南陵铁拐宋墓考古发掘报告》。合适时,邀请权威专家,召开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深入研究文物的内涵。

  二是南陵文物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南陵铁拐宋墓器物保护修复方案》,逐步落实木漆器、丝织品及金属器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部分先启动”的办法,与具有国家文物修复资质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开展对部分木器和丝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此项工作已经进行之中)。

  三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做好文物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四是在实物展览之前,尽快筹办本次考古图片展。

  五是在条件具备后,筹备南陵北宋历史文化展览馆或展览厅。

  宋墓内棺椁被运往南陵县博物馆(图)

  最后,希望这批珍贵文物能够被大家好好的保护起来,尽快向南陵的广大观众开放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