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考古学>

有关墓葬考古的书

其芳分享

  墓葬俗称山坟,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古代葬俗因时代、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常见的多是土葬。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墓葬考古的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墓葬考古的书一

  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

  定价: ¥80.00

  作者:王培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ISBN:9787030201546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通过对汉魏晋时期乐浪、带方郡考古学遗存的研究,提出以“乐浪文化”来表述乐浪、带方郡人们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书中主要分析了乐浪文化墓葬的发生、发展和衰退过程,依据墓葬演变将乐浪文化划分为连续发展的六个阶段,讨论乐浪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乐浪文化墓葬的等级表现形式,探讨墓主人的社会阶层和民族属性;通过墓葬形制及典型随葬器物的比较研究,阐释乐浪文化与汉魏晋文化的亲缘关系,并从文化因素的动态变化中考察乐浪、带方郡与中国内地周临地区文化上逐渐同步发展的变化过程;最后从汉魏晋文化的大背景中考察乐浪文化墓葬的后续发展及对高句丽墓制转变产生的影响,讨论西北朝鲜地区古代城址的出现、文化性质及年代等问题。考古学研究表明:乐浪文化的性质属于广义的汉魏晋文化系统,其萌芽是与汉四郡的设立同时发生的,两汉时期在中央政权对边郡的有效管理之下乐浪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随着汉末以来中原地区不断出现的动荡局势,乐浪文化开始逐步衰落,最终被南下的高句丽势力中止了发展进程。

  有关墓葬考古的书二

  罗哲文的《曾侯乙墓》

  书写的很有特点,记载了完整的发现,发掘,整理,复制过程,当然重点是在真实的发掘现场。讲了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当地的老百姓怎么观察考古队的发掘进展,考古队员们又怎么克服各种现实困难,经历发掘过程中心情的起起落落。当读到作者决定用编钟原件来做演奏时,真是为他的勇气而钦佩。后来才从别处知道他原来还曾是音专的学生,文工团的队员,才能理解到那种对重现几千年前乐音的渴求。

  看过了精美的彩图,才能真正明白所谓“钟鸣鼎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而编钟上的文字,则证明了中国从先秦时代就有了完整的十二律标音系统和七声音阶。出土的武器实物,解决了到底什么是“役”(无左边双人旁)和什么样的兵器才能成为“戟”的问题。而引起我注意的,是“曾侯乙之用戟”上的一个族徽标志。作者很谨慎地称之为“曾字徽”,而我猜想则很可能就是族徽,不知在其他的文物上是否还有此标志。

  有关墓葬考古的书三

  《中国盗墓史》

  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以大量惊异离奇的故事,带你进入历史的幽暗地层。本书详细介绍了各个时代的盗墓现象和反盗墓斗争,穿插盗墓引起的复活、发墓求亲、打旱骨桩、发墓鞭尸等各种盗墓心理和现象,以及盗墓技术的历史发展和客观上对文化发现的意义,是一本有著名历史学家所写的最权威的盗墓史。

  有关墓葬考古的书四

  《盗墓史记》

  神秘的古墓、传说的财宝、绝命的咒语、充满智慧的盗墓与反盗墓较量,就如至今深藏的秦陵地宫,谜团无数。一代奸雄曹操缘何薄葬?成吉思汗陵寝为何仍未被找到?乾隆的棺椁会走动,自己“看护”自己的陵寝?  汉广川王刘去四处挖坟盗墓仅仅是为饱眼瘾图好玩,南朝陈叔陵破掘坟墓是因为喜玩死人骨头;更有大旱之年,愚昧的农户以为得罪上苍,必破坟伐墓,残其死者肢体,进行“打旱骨桩”这样的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