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
在高一的读书的同学们,都应该学习下册的历史知识,那同学有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记住了知识点了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一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发达的表现:
1、农作物种类丰富(粟稻稷麦桑麻)
2、耕作工具进步(铁农具、耦犁、曲辕犁)
3、耕作技术进步(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
4、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都江堰、漕渠、白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形成的原因(条件):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①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②男耕女织
③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④具有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脆弱性
3、影响(见课时练第3页)
4、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尖子生学案第2页)
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历史地位: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生产组织形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农耕技术的发展:借助牛力耕田,不断改进工具和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渐完善
四、精耕细作(尖子生学案第2页)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2、经营方式:原始、粗放→精耕细作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明中后期
(工商食官) 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 民营占主导,且出现 官府垄断 三种形态并存,官营占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
(1)、官营手工业
1、特点:
①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③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2、地位:明代前期以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3、流通方式:不在市场上流通
4、弊端:①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 ②工匠被强制劳动,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③管理腐败 ④成本高昂
(2)、家庭手工业
1、地位:作为农业的副业,
2、用途: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部分作为商品出售。
(3)、民营手工业
1、地位:明中叶以后,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流通方式:在市场上流通
3、艰难经营的原因:
①市场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商品需求量小
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规模大,技艺精,冲击了民营手工业 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地位低下,封建政府课以重税
④社会环境: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很大
(4)、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的原因:
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
②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④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提供了劳动力
二、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明朝中后期
2、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部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
4、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雇佣关系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特征:
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密。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手工工场出现。
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发生变化 。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二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2、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3、政府对商业控制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4、在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下,古代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
二、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①在城中特定的位置设市,与居民区严格分开
②受政府严格管理
③有时间限制,按时开市、闭市
宋朝的市:①城市中的坊市界限被打破
②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早市、夜市
③交易活动不在受政府直接监管
三、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1、功能: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数量规模: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
3、地区分布:古代城市的发展呈现不断南移的趋势。
4、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商业活动限制逐渐放松,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场逐渐多样化。
四、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1、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国家的政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反之,则不然。
3、交通条件:比如:隋朝大运河的开凿,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均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4、货币发展:货币的统一,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5、政府政策: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清朝的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
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三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氏族公社 国家(井田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2、土地兼并
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抑制兼并:①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②明朝: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二、重农抑商
1、提出:战国商鞅首倡: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措施:①汉武帝: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②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4、评价: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政策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极: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影响成了主要方面,妨碍了商品流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迟滞,最终导致中国落后。
三、闭关锁国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2、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1、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四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白银需
量大增;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后,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贸易受阻;
4、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政治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3、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4、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②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①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五、西班牙葡萄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见尖子生学案第22页)
六、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尖子生学案第22页,重点了解目的、性质、结果)
七、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
1、文明史观:人类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2、全球史观: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3、现代化史观: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加大对落后地区渗入
上一篇: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下一篇:高一文科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