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初中历史>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2018

其芳分享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增长见识,了解古今中外,可以培养沉着冷静的思考方式,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2018之一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931.9.18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37.7.7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有称“七七事变”

  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937.12南京大屠杀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937.9平型关大捷。意义:这时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8台儿庄战役。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8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5.7中共七大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2018之二

  第17课 内战烽火

  1946.6——1949.3内战

  蒋介石给毛泽东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1.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1945.8到达重庆目的:1.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2.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重庆谈判结果:达成和平见国的“双十协定”。

  1946.6蒋介石队中原解放区进行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3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1947,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

  第18课 战略大转移

  1948.9~1949.1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9~11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意义: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1848.11~1949.1淮海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意义: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9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工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4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

  1949.4.23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2018之三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放弃高管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些民族工业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2.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

  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征: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发展。2.比较落后3.集中在轻工业部门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初轮船,火车传入中国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假设有线电报

  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也传入我国。

  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1897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辛亥革命后,1.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2.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3.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2018之四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905——1909,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意义:这时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得榜制造纯碱

  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编《海国图志》一书,接受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戊戌变法时期启蒙思想家,著《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步观点,激励人们自强。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戊戌变法时创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095年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鲁迅,文学巨匠,《狂人日记》,《孔乙己》

  美术大事徐悲鸿《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郭沫若创作了《屈原》历史剧

  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创作小说: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