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初中历史>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其芳分享

  对历史知识总结是初二的学生们的重要功课,那么同学们的历史知识总结好了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第1课 鸦片战争

  1840——18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 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年广西金田村。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农民阶级运动 领导人为洪秀全

  1862年9月在慈溪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 收复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 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政府被迫与8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 戊戌变法

  1895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帝

  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们创办了《万国公报》,又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898.6~9百日维新

  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颁布以下便法令: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训练新式军队等

  此次变法被成为“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第8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后有建立统一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成立在日本

  中国同盟会又成立机关刊物《民报》以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10.10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胜利后,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建立《新青年》

  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性质:1.新文化运动是我过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9.5.4,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发动五四运动

  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

  意义:无私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内容:1.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施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

  1924.5,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6,开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后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四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根本原因:党内的左倾错误

  2.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3.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主要内容: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渡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5.长征结束: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轰沈阳。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2.九一八后,中国的反应:

  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西安事变(1936月12月12日)

  (1)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全民族的利益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