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初中历史>

人教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其芳分享

  历史是世界发展的记载,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是要好好学习历史的知识点,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九年级历史知识点一

  七、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前提是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 必要条件: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

  3. 最先开始的行业:棉纺织业

  4. 第一项发明:飞梭

  5.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第一台现代意义机器)

  6. 完成标志:大机器工厂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

  7. 工业基础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8. 重要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将人类带入“蒸气时代”

  9.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0. 到1870年,全世界铁路总长超过20万千米

  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11. 工业革命的影响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改变了世界面貌,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12.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能源是:煤炭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

  1. 三个主要标志 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2. 重要标志: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4. “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汽车大王”福特

  5.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飞机—莱特兄弟

  6. 无线电报—意大利—马可尼;有线电话—美国—贝尔

  7. 电磁感应现象—英国—法拉第;发电机—德国—西门子;电动机—比利时—格拉姆

  8. 在电的使用方面领先的是美、德

  9. 第二次工业革命显著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根本是指科技水平

  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把人类带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3.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4. 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5. 知识经济时代形成的标志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

  6.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

  人教九年级历史知识点二

  近代科技和思想文化

  1. 近代自然科学的两个主要特征是:用实验可以验证、用数学可以精确表达

  2.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是牛顿,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 人类思想史划时代的大事是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4. 《物种起源》的作者是英国的达尔文

  5. 被誉为最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提出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

  6.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两大思想解放运动)

  7.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卢梭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8. 文艺复兴时,大戏剧家和诗人是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悲剧

  9.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0. 被称为音乐之父的是德国的巴赫

  11.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致爱丽丝》

  12. 凡高的作品是《向日葵》《在阿尔勒的卧室》

  13.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14. 西班牙—毕加索—《和平鸽》《格尔尼卡》

  15. 黑人爵士乐;摇滚乐;甲壳虫乐队;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 巴黎和会上起主导地位的是:英、法、美

  2.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3. 一战后,战胜国召开缔结和约的国际会议是巴黎和会

  4.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国家是:德国

  5. 《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殖民地问题

  6. 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秩序的是凡尔赛体系

  7. 一战后,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最激烈的帝国主义国家是:美国、日本

  8. 华盛顿会议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九国公约》

  9. 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利最大的是美国,受害最大的是中国

  10.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签订了一些条约,其中有损于中国利益的是《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11. 一战后,列强为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召开的两次会议是: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12. 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国际条约是《九国公约》

  13. 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4. 对凡尔赛体系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15. 俄国未参加巴黎和会

  16. 根据《五国海军条约》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的是美国

  1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维护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18. 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的是中、美

  19.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帝国主义国家承认彼此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的条约是《四国条约》

  21. 巴黎和会的性质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人教九年级历史知识点三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 世界上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是1924~1929年

  2.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直接原因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3. 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的标志是:纽约股市市场崩溃

  4. 经济危机中最先受到打击的行业是金融业

  5. 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波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6. 经济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超过三千万

  7. 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是罗斯福

  8. 为了对付经济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

  9. 新政的目的(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使经济尽快复苏

  10. 罗斯福新政最重要的积极意义(新政“新”在):使美国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1.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12. 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心措施;为此,国会通过了工业复兴法(蓝鹰标志)

  13. 罗斯福新政中,美国建设了许多公共工程,目的是:减少就业压力、刺激消费

  14.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取得的成效)是: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15. 经济危机的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趋尖锐和激烈

  二战前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意、日法西斯化

  1. 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最早出现在意大利(1922年,且与经济危机无关)

  2. 在欧洲,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是德国

  3.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为了骗取民众的广泛支持,打着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招牌

  4. 纳粹政权迫害犹太人的原因是:煽动种族狂热,为侵略制造借口

  5. 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这就公开撕毁了《凡尔赛和约》

  6.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

  7. 德国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目的是镇压共产党人

  8. 轴心国集团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意大利加入《共产国际协定》

  9. 轴心国集团的性质是侵略性政治、军事集团

  10. 1937年,发生使世界面临严重威胁的事件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1. 按建立法西斯政治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意、德、日

  12. 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事件是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

  13. 今天,恐怖活动对人类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笼罩着世界的恐怖力量是法西斯势力

  人教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四

  二战(1939~1945年)

  1. 法西斯德国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是奥地利

  2. 《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签订的,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3.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国家是意、德、英、法

  4. 二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5. 全面爆发:1939年9月3日,波兰的盟军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6. 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苏、德战争爆发)

  7.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8. 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莫斯科战役

  9. 转折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争转折点,又是二战的转折点

  10. 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1. 二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12. 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它的建立成为二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3. 德黑兰会议:1943年冬,美、英、苏三国制定对德作战方针,决定第二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4. 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在法西斯败局已定的形势下召开的

  制定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

  会议内容 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

  决定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

  讨论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15.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使德军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指挥官是艾森豪威尔

  16. 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闪击战

  17. 慕尼黑阴谋中,被德、意、英、法四国出卖的是捷克斯洛伐克

  18. 二战中欧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最后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

  19.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20. 二战给人类的历史启迪 正义定将战胜邪恶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合作,打击共同的敌人

  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应重演(珍爱和平、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