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地为何遍布全球
英国作为大殖民帝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被殖了民,那么,英国殖民地为何遍布全球呢?下面就跟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原因
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版图最为辽阔的殖民帝国。自古以来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征服者,比如创建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创建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等等,他们的帝国与大英帝国相比无不相形见绌。究竟要多么大的野心和智慧才能建立如此辉煌的功业?英国人自己的回答让人吃惊:“我们似乎是在“心不在焉”中征服和殖民了半个世界”。
英国人的私人殖民公司
自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西欧各国掀起了海外殖民的狂热浪潮。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君主花费大笔资金,派出大批的军队和传教士,远征海外,一旦取得成功,立即把所征服或侵占的土地宣布为王室所有,并由政府直接任命的官员负责管理。这种由国家出钱出人向海外拓殖的方式,显示出强大的威力,西班牙和葡萄牙很快在盛产金银的美洲占据了大片的殖民地,搜刮大量财富,一时兵强马壮,称雄世界。
英国当时还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看到西班牙从美洲运回大把大把的金银,也很想分一杯羹。无奈囊中羞涩,根本没钱支付殖民探险的费用。怎么办呢?英国国王决定利用一下不列颠民族的冒险精神。
他们授权英国的探险家们成立私人殖民公司,到亚洲和美洲去开拓殖民,向他们颁发一纸“皇家特许状”,许诺他们如果能生存下来,就可以在自己建立的殖民地上拥有种种开发、管理和贸易垄断特权,除此之外什么也不给。他们只能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自生自灭。你绝对想不到,仅仅这么一纸空文,就足以让无数做黄金梦的商人、冒险家鼓起万丈豪情,奔向海外寻宝探险。1606 年,伦敦的 21名商人从国王那里取得在北美洲北部地区殖民的皇家特许状,成立弗吉尼亚公司,集资运送了几百名移民到北美洲,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殖民地。
没有政府出资和保护的拓殖充满了艰难险阻,供给不足以及欠缺经验使早期边疆开拓者大都因历经苦难而撒手人寰。1623 年,英国皇室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移民到弗吉尼亚的6000 人中有 4000 人已死去。但这阻挡不了那些渴望发财的渔民、农夫、士兵以及不安分的乡绅前赴后继,奔向远隔重洋的陌生土地。在弗吉尼亚占领地,公司组织其成员开办种植园种植烟草、茶叶等产品,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就获得丰厚的利润,吸引了更多人投资。在其后的100多年中,英国人在北美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除此以外,英国还在西印度群岛、印度等地也建立了一些殖民地或殖民据点。
到17世纪初,英国大部分贸易都为各种私人殖民公司所掌握。非洲公司操纵着与西非地区的贸易;东印度公司意在垄断与印度、香料群岛以及东方的贸易;弗吉尼亚公司则独占美洲地区的贸易。巨大的移民浪潮正涌向北美大陆和西印度群岛,大英帝国的雏形依稀可见。
私人产权的诱惑
为什么一张写了字的纸就能让英国不花一分钱,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呢?这显然与私人产权的激励有关。
西班牙人到海外开拓殖民,是国王出钱和策划的,征服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出产也都归国王所有。殖民者在殖民地的政治生活中没有什么发言权,恐怕也没有什么积极进取的动力。国王对殖民地也只有一个要求,搜刮得越多越好。所以西班牙的殖民地往往都是资源掠夺型,将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积累的金银和矿藏劫掠干净之后,只留下一片赤贫。
而英国国王尽管抠抠搜搜只给大家发了一张纸,一分钱不出还想沾点儿便宜,但这张纸承认了探险家和殖民者的产权。他们只要成功地开发了殖民地,就能从中获得成百上千倍的垄断收益。这种私人产权的诱惑促使英国殖民者勇敢地到未知世界开拓。
由于没有国家的支持和保护,英国的私人冒险者必须避开强大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只能到人口稀少、矿产资源贫瘠的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由于殖民地的权益属于殖民者们自己,北美殖民者们虽然也为英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却绝不会涸泽而渔,势必要进行生产性开拓,与葡萄牙、西班牙对殖民地只顾掠夺、杀戮,不重视开发迥然有别。这也是英国殖民地能长久存在,而且经济发展水平通常较高的原因。
于是,英国在无数私人的冒险中迅速强大,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欧洲霸主。到 1763 年,英国已经建立了以北美殖民地为中心的殖民帝国,一时间风光无右。
殖民地原来是政府的负担
然而20年后,志得意满的大英帝国却骤然从全盛的巅峰跌落下来,几乎被打回原形。
与欧洲列强的多年较量,使英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为此,英国开始试图增加北美殖民地的税收以偿还债务。可是殖民地是私人冒险家建立的,英国政府并没有出资,只给过一张“许可状” ,殖民者代表的是殖民地利益,而不是宗主国利益。所以北美13个殖民地从一开始就实行了高度的政治自治,此时坚决不服从英国收税的要求。双方矛盾逐渐激化,最终战场上见分晓,英国人被打败。1783 年9月, 北美的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大英帝国转眼支离破碎,在北美仅仅保有加拿大、纽芬兰等几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地方,以及其他一些小据点。当时的许多人认为英国将继西班牙和荷兰之后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然而,令等着看笑话的欧洲各国大跌眼镜的是,尽管英国在政治上失去了那13块殖民地,与它们的贸易往来却没有断绝。战争结束仅仅几年时间,英国对北美的贸易就超过了以往最高水平。英国的政治家们一下子大彻大悟:原来殖民地根本没有必要紧紧攥在手里,只要英国能够在世界上畅通无阻地自由贸易,殖民地独立不独立根本没关系。
想通了这个道理,英国政府顿时对殖民地扩张失去兴趣。19世纪初期到中期的不少英国人恨不得把殖民地都甩掉。中产阶级攻击经营殖民地耗费太大而毫无用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道,殖民地是一个代价昂贵的负担。就连首相迪斯累里也曾经说:这些讨厌的殖民地,真是套在我们脖上的磨石。
比如冈比亚和黄金海岸这两块殖民地,其商业税收远远赶不上行政开销,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殖民地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只是由于皇家海军需要海军据点,才最终保留下来。著名的英国首相巴麦尊(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那个) ,还曾经拒绝在非洲阿比西尼亚建立英国殖民地,他说“我们所要的是贸易,土地对于贸易并不是必须的。 ”他也不赞同法皇拿破仑三世瓜分埃及的建议,明确表示: “我们并不想要埃及, 就像一个脑子正常的人,……并不希望拥有沿途客栈一样。他所要的只不过是这些客栈对他开放,当他来到时,客栈会向他提供羊排晚餐和驿马等等,如此而已。 ”
而英国两次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也主要是在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并不打算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费了半天劲也仅仅割走了一个香港。 它甚至还担心清政府垮台,社会动乱影响自由贸易,多次出手相助。相比较而言,沙俄前后从中国割走了150万平方公里,日本更是恨不得整个把中国灭掉,在经济思想上显然比英国差一个档次。
打破垄断缔造 “日不落帝国”
然而,一方面英国政府对殖民地感到厌烦,恨不得将一些已有的殖民地弃之如敝屐;另一方面大英帝国的“海外属地”却在以每年 10万平方英里的速度增加。
难道英国政府口是心非吗?不是,英国政府的确在诚心诚意地发展自由贸易。它甚至取消了那些手握“皇家特许状”在殖民地实行贸易垄断的殖民公司,允许所有的英国商人到殖民地自由贸易。但是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打破垄断比当年发给少数人的“特许状”激发了英国人更强烈的冒险和扩张的热情。
商人需要扩展贸易,工厂主需要开拓市场, 银行家需要投资场所,移民渴望得到更多的土地,传教士期待传播福音的天堂,殖民地官员希冀建功立业,贵族子弟期盼提升军职……没有了垄断的限制,这一切都变得可能了。澳大利亚发现金矿的消息刚传出,成千上万的人便上了征途,玻利维亚有一处可以推销纺织品之地的消息一传出,马上招来了一个曼彻斯特的经纪人,锡兰办咖啡农场有利可图一经证实,立刻吸引了伦敦的投资。
没有英国政府制定的任何计划,也不劳官方出马,这些欲壑难填的英国人已经奔赴世界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插上英国旗。比如有个叫罗德斯的家伙,17 岁就跑到南非创业,不到20年就成为南非钻石和黄金巨头。他梦想把整个南部非洲联合到英国国旗下,然后把从南非开普敦到北非开罗的殖民地连成一片,建立起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1887 年,他发起成立了“英国南非公司” ,利用与土著酋长订立欺骗性条约和武力威胁等手段,很快占领了一大片新殖民地,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罗得西亚,即今天的津巴布韦,升起了英国国旗。
对殖民地不感兴趣的英帝国常常是被动地将任意妄为的子民捞回来的殖民地收入囊中,急速膨胀。到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已经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沐浴在阳光之下。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陆地,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处于英国女王的治下。
作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殖民帝国,英国政府对殖民地似乎总是心不在焉,最初根本拿不出资金支持殖民事业,后来又大彻大悟,把殖民地当成累赘。可是靠着私有产权和破除垄断,英国激发了全体国民对外扩张的潜能,终于成为“日不落帝国”。
猜你感兴趣:
上一篇:英国留给殖民地的除了民主还有什么
下一篇:关于了解英国历史的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