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其它历史知识>

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

睿柠分享

  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介绍

  长勺之战中鲁国以少胜多的案例成为后世军事家研究的典范,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成了这一结局呢?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战时把握了有利的战机,战后能准确的说出胜利的原因,这三点充分说明鲁国的胜利是可预见的。

  在鲁庄公想要与齐国殊死一搏的时候,曹刿曾经问他,主公凭什么认为手下的人民就一定会为您效忠,鲁庄公想了一下说,我平时救济贫苦的百姓,对他们不会征税太多,不增加百姓的额外负担。曹刿说这只是小恩小惠,很多君王都可以做到的。

  鲁庄公又说,我秉承周礼,时常祭祀神明,求神明的保佑态度也很诚恳,曹刿说这还不够,对神明尊敬是应该的,和主公您的表现无关。

  鲁庄公最后说,我在处理民众案件的时候,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给每一位受害者一个交代,不让冤假错案发生。曹刿听到这一点我就放心了,我将辅佐主公左右战局。

  大战一触即发,齐国的军队急功近利,想要克敌先机,曹刿让鲁庄公按兵不动,齐军因为两次进攻得不到想要的目的,开始出现急躁的情绪,原先的斗志现在也没了一半,曹刿让鲁庄公现在立马下令,全力围攻齐军。

  在齐军要丧失斗志的时候,忽然听到四周锣鼓喧天,鲁国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杀过来,自己先乱了阵脚,再加上先前的进攻无果,让士兵们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但是鲁国人可不是这样,他们这一口憋了好久的气终于能有机会出一出了。

  齐军大败撤退,曹刿来到阵前,观察到敌人的战旗倒塌,士兵也丢盔卸甲,战车撤退的痕迹也没有什么规章,下令乘胜追击,鲁国大胜。

  战后,曹刿总结说,打仗全凭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正是我方士气高涨的时候,在敌军撤退的时候,我担心会遭到埋伏,但是观察了时局之后,发现是自己多虑了。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我们可以以少胜多。

  长勺之战的背景

  公元前770年,周王朝名存实亡,中国历史也进入了诸侯崛起,争夺势力范围的大国争霸时代。而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年间重要的封地,两国相邻,在领土问题上免不了有多多少少的纠纷,长勺之战就是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的鲁国位于现在的山东,曲阜嘛,因为是孔子的故乡,所以也就特别推崇周朝的礼乐制度,但是和齐国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至于齐国,过去是姜子牙的封地,这片土地上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姜子牙立国后推行一系列利于发展的政策,推行礼制,因地制宜,重用贤人,这就导致齐国经济发达,实力强大,从西周到春秋都是老大一般的存在。

  周庄王十一年,齐国内乱,君主之争让整个齐国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后来公子小白在和公子纠的王位争夺中获得先机,成为日后著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因为当初鲁国支持自己的对手而怀恨在心,鲁国想要派大军送公子纠返国,受到齐桓公打压,双方交战,鲁庄公把大旗插在将领的车上,自己才捡回一条命,鲁国大败。

  之后鲁庄公吸取教训,痛定思痛,他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取信百姓,祭祀神明,和百姓有难同当,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在长勺之战中,也因为贤德受到了到了有远见卓识的曹刿的帮助,以少胜多,战胜齐国。

  长勺之战兵力对比

  长勺之战是一场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这一次战役是在干时之战后齐鲁的另一次重要战役,但对长勺之战兵力对比之后,大家都表示比较震惊。长勺之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战争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是著名的战乱时代,诸侯兼并、大国争霸,齐、鲁两国都是重要的诸侯国,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不免的会发生矛盾冲突,而长勺之战就是这个特殊时期的产物。齐国经过简化礼节而进行修改,又发展工商业,使得当地的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得其果成为当时的大国。

  在公元前685年,鲁庄公为了护送公子纠回国,与齐军大战于干时后大败,齐国便随后计划再次攻鲁。两军对战时,齐国30万,而鲁国却只有3万,在这场战役中,陆工获胜,齐国军队被逐出鲁国。在这一场战役中,最有名的就是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就是这场战战争中的真实写照,曹刿是鲁国的指挥官,他用指出用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勇气,等到鲁国将齐国军队的士气耗尽,就可以一举进攻,看到齐国的旌旗歪歪倒倒,这才大胆的建议鲁庄公乘胜追击。

  其实这场战役的胜利,还离不开鲁庄公任人以贤,重用无官职无名望的曹刿,还能定下心来面对干时之战的失败,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虽然鲁国方面兵力过少,但丝毫不影响作战的最后结局,一场以少胜多、弱军战胜强军的战役。
猜你感兴趣

1.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2.长勺之战获胜的原因

3.长勺之战简介概况

4.赤壁之战爆发的原因有什么

5.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预习题

6.三国三大经典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