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其它历史知识>

沙苑之战的评价是怎样的

睿柠分享

  沙苑之役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亲率二十万军队至蒲津攻打西魏,西魏帝派遣宇文泰前来迎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沙苑之战的评价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沙苑之战的评价

  沙苑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正面交锋的第二场战役。从史书对沙苑之战的评价来看,其中积极肯定了沙苑之战对东魏和西魏的影响和意义。从沙苑之战的评价可得知,西魏通过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政权,并且进一步确立了东魏、西魏割据的局面。

  对西魏丞相宇文泰来说,这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自己在西魏朝廷的地位,同时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西魏政权中的核心地位,为之后建立北周政权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在沙苑之战爆发之前,东魏比西魏强大,并且经常随意入侵关中一带。

  而当西魏宇文泰在沙苑之战取得胜利之后,不但狠狠打击了东魏势力,并且将东西魏的主要战场转移到了山西、河南一带。除此之外,通过分析沙苑之战的经过和结果,也可从中得知沙苑之战的评价。

  高欢本是一个稳重之人,在吸取第一次失败的基础上,为了对付西魏宇文泰,他特地率领了二十万军队进攻西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西魏宇文泰早有预谋,他挑选了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场合发生交战。

  这一战,东魏的损失的并没有多大,但是在东魏士兵仓皇而逃途中,损失逐渐变大。从战术方面来讲,宇文泰奉行了“以正合以奇胜”的做法,他先用少量士兵诱敌,以松懈对方的心理,等到东魏深入时,埋伏的士兵突然奋起杀敌,这才大大挫伤了东魏兵力。

  沙苑之战简介

  沙苑之战又被称为沙苑之役,指的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展开的一场较大规模的战役。对东魏和西魏来说,这场沙苑之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相关书籍也记载了沙苑之战简介。

  通过沙苑之战简介得知,沙苑之战发生在公元537年,当时西魏丞相宇文泰正率兵攻占三门峡一带,东魏丞相高欢为了一雪潼关战败之耻,便亲自率领了二十万士兵埋伏在大荔以南准备攻打西魏。

  西魏皇帝得知东魏这一行动之后,便派遣宇文泰率兵前去迎敌。当时,宇文泰军队不满万人,面对东魏二十来万士兵时,宇文泰依然沉着冷静地前往迎敌。宇文泰军队只带了三天口粮,如果不能重创北魏军队的话,西魏必定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经过反复考虑,宇文泰率先派遣轻骑渡过渭河抵达北岸的沙苑,并在距离东魏高欢阵营六十里处安寨扎营。此时,宇文泰听从李弼的计谋,让士兵在渭曲严阵以待,又让一些士兵藏在芦苇中。

  高欢率兵前来时,看见西魏士兵如此稀少,便采取急攻的方式攻打宇文泰的队伍。

  突然,埋伏的士兵在宇文泰的示意下,立马从芦苇中现身攻击东魏队伍。此时,李弼率领的军队拦截了东魏主力部队,在西魏奋战之下,东魏军队在沙苑一带落荒而逃。经过沙苑之战,西魏大获全胜,不仅歼灭了8万东魏士兵,还狠狠打击了东魏的军事力量。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2.2017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3.中国以少胜多的战役

4.2017年江西语文高考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