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事件>

苏联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苏联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炀炀分享

  战后,苏联为了维护其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取得的在华权益,在对华政策上就要维持与国民政府的合作,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联重大历史事件一: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苏联重大历史事件二: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六十万大军,渡过尼门河,开赴俄国境内,他们和前来抵抗的俄国军队在波罗地诺进行了激烈的会战,双方死伤惨重,随后俄军司令库图佐夫带领他的军队有序撤退。法国军队开进莫斯科,不料俄国人故意放火烧城。严冬降临,由于缺少食物和住所,法国军队只好撤走,这对拿破仑来说是一场军事浩劫。回到法国时,他的军队只剩下不到十万人,这也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战争结束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各种工厂纷纷涌现。与此同时商业也出现了繁荣景象,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日益深入农奴制经济内部,开始改变这种野蛮、落后的经济制度。伴随着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也即自由主义对俄国的冲击出现了高潮。面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现实,知识界的思想十分活跃,作家和诗人们经常聚会,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青年群体。那些年出版的很多杂志和书籍成为人们宣传自由、平等的论坛,同时揭露专制政权的警察统治和贵族地主的专横暴虐。

  反拿破仑的胜利为新一代俄国人日后改变国家状况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涌现出了一批要求变革的有识之士。1825年,俄国终于爆发了反对沙皇残暴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发生在俄历十二月,起义者就被称作十二月党人,起义通常称为十二月党人起义。

  苏联重大历史事件三: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 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 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 社会改革。十九世纪中叶, 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 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 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革命。

  随着 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普遍增加,对商品粮的 需求量迅速增加。十九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俄国粮食的 平均产量为2亿5千万俄担,其中在国外销售的商品粮食为5千万俄担,占产量的20%。这就有力地刺激了商品粮的生产。 列宁指出:“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 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但是,俄国粮食的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越来越多的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改良耕作制度和使用雇佣劳动。不过,在俄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绝大部分地主是采用增加劳役租和提高 代役租的办法,扩大自己的经济收入。

  在土壤肥沃、工业不甚发达的黑土各省和 白俄罗斯,地主主要是靠缩减农民份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经济收入。在这里,十九世纪上半叶,地主的土地扩大了2~3倍,而农民的份地平均缩减了1/3和2/3,由每人7俄亩减至3.2俄亩。随着地主耕地面积的扩大,劳役租加强了,劳役日也由每星期3天增加到4天.5天,甚至6天。

  在俄国工业较发达的非黑土地带省份,地主主要是把农民的劳役租转变为 代役租,并且日益提高代役租的数目。到五十年代末,在工业区每人一年所缴纳的代役租更是大幅度提高。承受着如此重压的农民,为了交付代役租便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城市或遥远的地区受雇于 手工工场或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这些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脱离了土地,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有力地破坏了 自然经济。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俄国 农奴制危机的加剧,而农奴制危机的加剧破坏了地主经济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经济占据优势.农民的份地制度.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等。特别是农业中雇佣劳动和机器的使用标志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已经开始出现。这不仅进一步加深了 农业危机,而且加速了农村的阶级分化。

看过“苏联重大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1.有关斯大林的历史事件介绍

2.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3.历史上的重大海啸记录

4.苏联历史战争

5.有关列宁的历史事件介绍

6.苏联共产党发展历史

7.1964年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