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原因_太平天国历史事件背景

炀炀分享

  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千年王国运动 ,它发生在洪秀全皈依基督。洪秀全把基督年王国论和基督等思想作为武器 ,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起于1850年金田起义,终于1864年洪秀全病逝洪天贵遇害,一场农民主导的运动,历经十余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其成功与失败,常常令后人感慨唏嘘。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税赋沉重,从北至南,白莲教、天理教、捻党、斋教、天地会等民间反抗政府运动此起彼伏。1844年开始,洪秀全创立上帝教,随后在他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宣扬组织下,上帝教在两广地区迅速壮大。1850年,各地教众在洪秀全的号召下,在广西金田集结整编。1851年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开始了。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太平天国或称太平天囯,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因清朝推行剃发易服,太平天囯则均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故太平军被称作“长毛”,清廷蔑称其为“长毛体贼”、“毛贼”、“发贼”、“发逆”等等。又因天国领袖洪秀全为广东花县人,广东简称粤,故清廷当局亦蔑称其为“粤贼”、“粤匪”、“粤逆”、“粤寇”等,而太平军则蔑称清廷为“清妖”、“胡妖”等。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禁止诬蔑太平天囯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 ,从此将“太平天囯”、“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太平天国创立发展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义,后来自行洗礼,并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

  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传教。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因听洪秀全说曾梦见他自己是上帝的儿 子,罗孝全拒绝给他施洗。洪秀全离开广州,重返广西桂平,与冯云山会合。7月,洪秀全与冯云山一起制定“十款天条”。

  1848年春天,拜上帝会的领导人之一冯云山被地方团练逮捕,送往广西桂平知县衙门囚禁。洪秀全前往广州欲以“传教自由”为由,找上层关系营救。后冯云山被信徒集资贿赂桂平知县,而得到释放。

  1849年,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为异姓兄弟。

  1850年9月初,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会众立即到金田团营编伍,达两万人。同年11月太平军在蓉村江木桥伏击清军成功。农历十二月,他们在金田村内的韦氏大宗祠,举行拜上帝仪式,并宣布国号为太平天国。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是为金田起义。洪秀全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同年秋季,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12月在永安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其他四王皆归东王杨秀清节制。南王冯云山制订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官制、礼制和军制,又创造了一套独特历法,在太平天国内使用,并且实行公有财产制。

  1852年(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5月19日离开广西进入湖南省,5月太平军路经全州时,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6月伤重死亡。8月21日萧朝贵、石达开攻长沙(太平天国第一场硬仗),9月12日萧朝贵在攻城时战死。太平军攻长沙近三个月仍未能成功,撤围北上。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昌,人数增至五十万,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

  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西征军的进展比较顺利,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军反攻至九江附近。

  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

  太平天国前期,军政大事由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

  因太平天国首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的母亲是壮族人),北伐主将林凤祥、李开芳等等,皆为壮族人。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后被追封为嘏王的卢六以及后封的慕王谭绍光、赞王蒙得恩皆为壮人。卢六是太平天国起义前的洪秀全、冯云山最得力的助手,为发动太平天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摘自黄现璠撰《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壮族子弟》——载于1956年5月10日《光明日报》)

  天京事变1856年(咸丰六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向荣在8月9日死后,其死讯不久便传入天京,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另有图谋,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为“万岁”。

  北王韦昌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不肯。后来陈承瑢向天王告密,谓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纲铲除东王。

  韦昌辉在9月1日到天京,与秦日纲在夜间入城,2日凌晨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

  翼王石达开抵达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当夜逃出城外,韦昌辉其后尽杀翼王府中家属。

  太平天国历史进程

  金田起义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7] ,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清廷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

  永安建制

  太平军向东南发展受阻后转至武宣。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自称“天王”,并分封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5月16日由东乡突围北上象州,因遭清军堵截,折回金田地区,被包围。9月下旬,突围北上攻占永安(蒙山),粉碎清军围攻。太平军在永安一面抗击清军进攻,一面进行军政建设。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突围北上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冯云山中炮身亡。后折入湖南道州(道县),在此整顿队伍,增修战具;制备军火,并作出“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决策。8月10日,弃道州东进,占郴州,建立“土营”。9月攻长沙,萧朝贵阵亡。12月占岳州(岳阳),建立水营。

  1853年1月攻下武昌,震动清廷。2月9日,洪秀全等率领号称50万众、船1万余艘,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旋派军两支攻占镇江、扬州,与天京形成犄角之势。

  定都天京

  太平军攻占江宁后不久,清军即赶来堵截。钦差大臣向荣率万余人在天京城东建立江南大营,阻扼太平军东出苏、常;钦差大臣琦善率万余人在扬州外围建立江北大营,遏止太平军北上中原。同时拟南北配合,伺机夺占天京。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固守天京,同时派兵北伐京师,西征长江中游。

  出师北伐

  1853年5月13日,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领2万余人由浦口出发,奉命“师行间道,疾取燕都”。太平军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河北)长驱北上,于1853年10月29日进抵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镇,驻守待援。清廷震惊,以胜保为钦差大臣,后又任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胜保“进剿”。

看过“太平天国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1.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2.人们对日本侵华历史事件有哪些

3.日本侵略我国历史事件

4.中国古代秦朝历史事件介绍

5.中国历史事件

6.1895年康有为发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