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事件>

商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_商的重要历史事件讲述

炀炀分享

  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常见各种与铸造工艺有关的刻划。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对部分商周青铜容器的实地考察 ,作者总结出青铜容器底部刻划的基本特征 ,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商的重要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商的重要历史事件一:盘庚迁殷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盘庚找人考察到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当时的都城“奄”比起来,有利于建设都城,更有利发展农业生产。迁都以后,王室、贵族特权将会受到消弱,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同时可避开周边叛乱势力的攻击,有利于加强巩固统治地位,遂决定把都城迁到殷。

  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庚继位以后,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但贵族平民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恫吓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

  商的重要历史事件二:羑里之囚

  羑里,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处,又一说指商朝的监狱。但是不管怎么说,姬昌都被囚禁在了羑里,而且为了安然渡过这段艰辛而枯燥的岁月,他还创制了闻名后世的《周易》。

  说起来,“易”的源头在三皇的伏羲时期,据说是伏羲创制先天八卦,因此又称伏羲八卦。此后神农在八卦基础上演化出六十四卦,传至夏代成书,据说因以艮卦(象征山)为首卦,故此称为《连山易》。又有黄帝所改,以坤卦(象征地)为首卦,据传为商代所用,是为《归藏易》。可惜《连山易》、《归藏易》两书自汉代便已失传。到姬昌囚禁羑里时,姬昌先是创制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再重新演化出六十四卦,但要真正成形,却要等到姬昌返回西岐,与周公旦讨论、修改之后,增补六十四卦卦辞及三百八十六爻(注意,六十四卦每卦本应六爻,但乾坤两卦各多一爻,因此是三百八十六爻)爻辞了。因此羑里时期创制的《周易》实为初稿。再后来孔子又修订《周易》为《经》,复加《传》十篇作为注解,是为《易经》。

  《易》在通常人眼中,就是街边一帮穿着道袍,插着小旗的算命先生,帮人们占卜吉凶、测算命运的工具。再高级点,还有诸葛亮、刘伯温之流,用来算计对手的,可谓神鬼莫测。但在姬昌那个年代,《易》的作用可高级多了,是用来跟上天沟通的,凡是想不明白的事儿,就通过烧灼龟板、蓍草来得到上天的喻示。当然,这些喻示都比较晦涩,需要专人解读,所以当时的卜官,也就是神职人员,地位都比较高。但这样一来也导致一个问题,即卜官可以借助喻示将自己凌驾于国君之上,纣王为什么不敬鬼神,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于是有种说法,说商朝灭亡外因是征伐东夷,消耗国力,内因则是王权与神权的政治斗争。这样再来看姬昌做易就非常有好处了,即将喻示的解释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姜太公把握的最好。据说当年武王伐纣,决战前夕,姜太公补了一卦,不吉,大家都表示犯难,姜太公却大手一挥:不吉是不吉,怎知道不是对方不吉?于是出兵,大破商军,终于为周武王赢得了天下

  当然,姬昌在羑里创制《易》时,或许也没想那么多,就是给自己找件事情,打发打发时间。后来发现前人留下的东西,很多时候都不靠谱,于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生生创制了一套《周易》出来。这种事情,说起来很难,但其实也不难,就如铁木真命塔塔统阿创制蒙古文,李元昊命野利荣仁创制西夏文一样。可是大自然包罗万象,岂是几个符号就能轻易说清楚的?所以《周易》虽经姬昌、周公旦父子两代整理,留下的却是一堆晦涩的文字。即便是孔夫子读至韦编三绝,说自己懂了,其实懂的也只是其思想,而非章句,因此留下的又是一堆似是而非的文字。那么周文王到底想通过《周易》说明什么呢?

  如果说《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是代表天地的乾卦与坤卦,那么最重要的两个字,我认为就是泰字和否(音痞)字。泰和否不但是两个字,也是《周易》中的第十一卦和第十二卦。前者为坤上乾下,表示天地交融,自然是美好的意思;后者为乾上坤下,表示天地分离,是不好的意思。纵览全部《周易》六十四卦,会发现几乎所有卦象都在吉凶之间,或者说是否泰之间进行状态转换,所以我认为否泰两个字非常重要,而整个《周易》所阐述的,也正是这两种状态转换的应对方法。就如一个人不会一直走背字,但也很难始终顺遂一样,所以当状态发生转换时,就要学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由否转泰时,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盲目乐观,所谓“亢龙有悔”是也;由泰转否时,则要坚持,不能自暴自弃,所谓“利永贞”是也。由此观之,《周易》实在是一部处世的宝书。

  尽管时至今日,《周易》的地位已经不及当年那般显赫,但它所开创的学问,却仍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个人炒股,企业投资,甚至国家指导经济,乃至发动战争,都在受预测学影响。不过关于预测学,您得明白一点,凡是预测的,都是尚未发生的,也就都是不准确的。

  商的重要历史事件三: 景亳之命

  《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鲁昭公四年(前538年)六月, 楚灵王在申举行诸侯大会,会前,楚国大臣 椒举听说会盟的礼制不全,就向楚灵王进言说:“现在君王刚刚获得诸侯的信服,在礼法上一定要谨慎行事。楚国霸业能否成功,都在这次会盟上了。”然后,椒举列举了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诸侯大会:“ 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 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 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然后问楚灵王:“你准备模仿哪一次会盟的礼制?”楚灵王说:“我用 齐桓公召陵会盟的礼制。”

  关于景亳,历史上说法不一, 杜预《左传注》认为:“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 偃师”,晋代的皇甫谧不同意此说,在《 帝王世纪》里辨析说:“汤始居亳,学者咸以亳本帝喾之墟,在《 禹贡》豫州洛河之间,今河南偃师西二十里尸乡之阳亭是也。以经考之事实,甚失其正。《孟子》称‘汤居亳,与葛为邻。’案《地理志》:‘葛,今梁国 宁陵之葛乡’是也。汤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制;葛伯不祀,汤使亳众为之耕,有童子饷食,葛伯夺而杀之。计宁陵至偃师八百里,而使亳众为之耕,有童子饷食,非其理也。今梁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师也。故古文《 仲虺之诰》曰:‘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即《 孟子》之言是也。汤又盟诸侯于景亳,然则二亳皆在梁矣,《春秋》‘会于亳’是也。”皇甫谧认为“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后来王国维在《说亳》一文中经过详细考证,认为景亳就是北亳,在今山东 曹县南,因为此地有景山,故称“景亳”;又因为此地古称“蒙”,故又称“蒙亳”。

看过“商的重要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1.商朝历史故事 商朝经典故事

2.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3.夏商周历史故事

4.中国历史事件

5.商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

6.商朝历史事件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