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的湘军介绍

漫柔分享

  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那么你想了解更多吗?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的湘军介绍,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的湘军介绍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在湖南创立了湘军。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清政府地位岌岌可危,朝廷的军队越来越抵挡不住各地兴起的起义运动。

  曾国藩将湖南各地散乱的军队统一起来,并通过严格的执行军法,制定军规,将各路野战军训练成为能保家卫国的正规军,与起义军对抗,相比之下,太平天国的部队反而变得有些业余了,满清政府虽然不是很信任曾国藩的湘军,但是没有办法,要是不支持曾国藩,清王朝的政权就要落到市井小人手中。曾国藩与很多湘军将领相互认识,大家也都非常赏识曾的雄才大略,愿意更随曾国藩,将军队越做越大,共同抗击不利于国家和平的势力。

  曾国藩用儒家的礼教,尊卑上下等的思想约束军队,让每一位军中的将领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时刻为报效国家献身。在曾国藩的领导下,军队取得了赫赫战功,成功击退了太平天国的嚣张势力,湘军在执行任务时,都保持着遵守军纪的良好品质,湘军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战事开始之前,他们必先考察地形,分析进攻利弊,筑好防御工事,以备不时只需,湘军极少主动出击,每次都是敌不动,我不动,察言观色,分析时局动态,然后一招制敌。湘军的出现,给清朝的军队制度带去了质的变化,从此,这种由平民自由加入军队,兵权在领导组织的将领手上的新形势,在今后对抗入的战役中侵者起到了指导作用。

  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识的人术介绍

  曾国藩纵横政界这么多年,历经的挑战与磨难是我们不能想象的,都说官场如战场,稍一不留意,何止是乌纱不保,连性命都可能一起撘进去,《曾国藩识人术》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曾国藩为何能在政界游刃有余。

  全书从阐述曾国藩著作《冰鉴》角度出发,向读者展示曾国藩的深谋远虑,以及无论在处理政事还是在与大臣关系上都能落得友好境地的原因。

  阅读人心是一门学问,会阅读人心的人能看到人的内在本质,虽然这是听着很玄乎,但是历朝历代确是有这样的例子存在,孙膑没有读懂庞涓,惨遭迫害;韩非没有读懂萧何,惨死监狱。这都说明唯有阅读人心,才能掌握大局。

  曾国藩也是如此,在对人心的研究上,他可没少下功夫,曾国藩擅长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的品质,性格,人生阅历,而且能对被观察对象做出精准的预言。要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这项技能该是会减少很多生灵涂炭了吧。

  说曾国藩能识人术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有一次新来的三位幕僚来拜见曾国藩,事后有人问起,曾国藩告知第一人态度温和,目光低垂适合做文书工作;第二人能言善辩,但说话时左顾右盼,是机巧狡诈之辈,不能重用;第三人有大将风范,但是性格过于刚直,稍不注意,会命丧战场。这第三人便是日后战功显赫的大将,果不其然是在战中死亡。

  曾国藩这套见别人的学问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更对日后曾国藩选将用人的时候做了保证。这种通过相貌、言语、行动综合考虑人的作法,给曾国藩在政治生涯上带去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