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古代历史事件>

了解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漫柔分享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解旧石器时代美术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了解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劳动资料遗骸,展示了生产力显著提高、原始采集与渔猎经济迅速发展的景象。

  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社会组织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早期,人类的体质形态也发展到新人阶段。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先民在物质生产之外,终于开始了精神生产,为了美化自身与美化生活,制作了装饰品,使用了染料。

  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该物呈扁平椭圆形,大小似鹅蛋,中央穿孔,可系绳佩挂。

  此外灵武水洞沟遗址发现以鸵鸟蛋壳磨成的穿孔串珠,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一颗钻孔石珠。

  更为重要的发现还有阳原虎头梁曾发现用贝壳、鸵鸟蛋壳、鸟骨管制成的佩饰物。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百余件装饰品,包括鸡心形钻孔石坠、穿孔石珠、磨孔海蚶壳、钻孔兽牙及骨管等。

  周口店山顶洞还发现一枚精致的骨针,证明当时人已缝纫兽皮作为御寒保暖的服饰。山顶洞人与虎头梁人还分别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事实表明,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我国先民,已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

  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傅天仇先生所云:“钻孔,是人工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钻孔冲破平面,它是三度空间的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这是立体装饰的开始。”(傅天仇:《移情的艺术——中国雕塑初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一件赤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其上用阴刻的线条构成三组图案:第一组由直线、斜线纹组成,第二组由互相平行的密集曲线组成,似绹索花纹,第三组由四组密集曲线构成具有对称性的图案。

  刻纹还染成红色,其意义应该与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其测定年代为距今13,000年前。

  旧石器时代的早期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与猿人化石共存的都有大量哺乳类动物化石和人类用火的痕迹。除了粗糙笨拙的打制石器,还有经过加工的 鹿角和砍砸刮削的兽骨。这一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处于极其原始的萌芽阶段。

  在初期的经济活动中,人类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采集和狩猎、捕捞的。这些活动以采集最早出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 匼河遗址中发现了可能用于狩猎的石球,表明当时已出现了 狩猎经济的萌芽,在整个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捕食小动物始终是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集体围猎大动物,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