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的介绍
提到德国历史,最容易勾起人们联想的,无疑就是希特勒及其铁蹄所统治下的法西斯德国。那么你知道德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德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德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的介绍
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德意志邦联的成立
1815年,德意志邦联成立。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王国为最重要成员,这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根本不能提供经贸快速发展和各地区之间交往日益密切所需要的稳定社会局面和统一政治机构,故邦联境内人民对实现国家的统一变得更为渴望。尤其是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国家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更是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德国的分裂局面。随着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思潮风云突起,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呼唤着一个统一德国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普鲁士王国担负起了领导德意志统一的历史重任。
普鲁士王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实现德意志真正统一的最关键人物。1862年,即位不久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全权负责德国统一事务。在介绍俾斯麦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个名词——“容克”。“容克”,原指没有获得实际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来渐渐成为普鲁士贵族的称号。在普鲁士,容克可分为宫廷容克、议会容克、军人容克、乡村容克等。俾斯麦便是来自乡村容克的一员。他年轻时,性格顽强好斗,激进粗旷。这种刚性十足的个性在他担任首相之初就体现了出来。俾斯麦第一次去议会演讲,就曾讲道:“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这句话,向世人表明了他关于实现德国统一所持的态度——“铁和血”,即要通过强硬的手段,大力发展军国主义,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武装自己,并且不惜一切牺牲。俾斯麦因这次演讲而获得了享誉世界的“铁血宰相”之称。
为了防止议会对自己铁血政策的干预与阻挠,俾斯麦宣布议会休会,随后他顺利解决了军费军资等问题。在俾斯麦的领导之下,普鲁士经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三部曲”,顺利地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取得对法作战的完全胜利之后的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正式自称皇帝,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威廉一世任命国家统一的头号功臣俾斯麦兼任帝国首相。
德国能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实现真正的统一,除了俾斯麦个人的雄才大略及皇帝的积极支持,还与长期以来普鲁士的社会传统有关。普鲁士王国历代君主都高度重视发展军事,面对周边诸多列强的虎视,普鲁士将军国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立国原则。所以有人曾这样评价普鲁士:“对其他国家来说,是国家拥有一个军队;而对普鲁士来说,却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正因如此,不但德意志完成统一较为顺利,帝国建立之后更是迅速便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之中。
德意志帝国是一头猎豹,其个头在世界范围内虽不算太大却充满了力量。
带着统一国家之荣耀与自豪的俾斯麦,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时代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就是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遏制。在俾斯麦的眼中,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乃“帝国的敌人”,帝国皇帝威廉一世接连两次遭到暗杀,虽然都未成功,却也激怒了俾斯麦,他又一次解散了国会,并给原有国会来了一次大换血。在俾斯麦的授意下,新国会通过了《反社会主义非常法》,在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者进行了约束与限制。无比风光之俾斯麦的政治生命,在德意志帝国的皇位交替中完结。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在位仅九十九天即因喉癌病逝,被称“百日皇帝”。其后,皇位由“百日皇帝”之子威廉二世继承。为加强自己的决策权,1890年威廉二世将俾斯麦解职,“铁血宰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若准确把握欧洲的近现代历史,有一点大家必须清楚,就是德法关系。由于同处欧洲大陆,故长期以来两个欧洲大陆的强国一直在不停地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为了坐上欧洲大陆的头把交椅,法国将与英国的关系看得格外重要,而英法联合又必将会引起德国的仇视与不满。有鉴于此,为了对付英法,1873年,德国与沙俄、奥匈帝国结成了“三皇同盟”。1882年德国又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约,结为“三国同盟”。由德国参与的“同盟国”,与英法参与的“协约国”互相比攀,展开了瓜分世界的疯狂斗争,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冲突与对峙,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使德意志第二帝国遭到了严重的摧残与打击,德国经济陷入萧条之中,国内出现了粮食暴动与工人罢工。1918年,德国败局已定,这一年国内爆发了“十一月革命”。11月3日,拒绝出海作战的基尔港水兵举行起义,得到当地工人积极响应,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起义军控制了全城,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当月9日,帝国首都柏林的工人和士兵发动了武装起义,威廉二世的军队未能将起义镇压,无奈之下,他被迫趁着夜色出逃国外,德意志第二帝国至此终结。两天以后,德国临时政府宣布投降,退出了“一战”。
上一篇:德国帝国议会的作用
下一篇: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同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