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竹林七贤>

关于刘伶的生平

炜基分享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刘伶的生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刘伶的生平:刘伶文采

  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醇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

  关于刘伶的生平:刘伶相貌

  他身高仅一公尺四十,不仅人矮小,而且容貌极其丑陋。但是他的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平常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机,遇上了便有说有笑,因此也加入了七贤的行列。

  关于刘伶的生平:刘伶官致建威参军

  他在官职方面,后来被王戎举为建威参军。据说在泰始年间,他初上意见书,主张“无为而化”之说,却被斥为无益之策。当时同辈们都得到高第官位,只有他被罢了官。罢了官以后的刘伶,更是日日醉乡路稳宜频到,终於嗜酒寿终。反而在那文人动辄被杀的乱世得以苟全性命而寿终,也可谓不幸中之大幸了

  关于刘伶的生平:刘伶归天

  忽一日,王母娘娘掐指一算,书童下界已到归期,只是无人超度何能归来?于是便想出一个主意:他因嗜酒遭贬,还应以酒点化,这便想起了酒仙杜康。她唤来杜康,如此这般交代了几句,杜康便遵旨下界,依言而行。

  这一天,杜康屈指算来,刘伶醉死已经三年,该是招醒的时候了。他便依然酒翁打扮,肩背褡裢朝刘伶家走去。到了门首,恰有家人守门,见是一翁求进,忙回禀进去,正好刘妻出门迎见。一见门外站一翁,虽然白发如银,但精神饱满,相貌不俗,遂问道:“客人何处来?有何见喻?”杜康听了,故问:“此是刘伶贵府吗?”“正是寒家,客人找他何事?”“你是——”“我是他内室,有话直说。”“既是如此,何不引出刘贤弟一见?”刘夫人听了这话,泪珠子倏忽滚落下来:“我夫三年前在外归来,卧床不醒,疾然长逝,已殡埋久矣!”杜康一听故作惊讶:“哎呀呀,惋惜惋惜!他在我店吃了酒,不曾付钱带醉而走,今年好三年,我特来讨要酒钱,不想他已辞世入土了,这这这——”刘伶妻子不听则已,一听这话,顿时怒从心头来,指着杜康道:“正不知我夫君死因何来,原来是喝了你的酒。你用什么酒把他毒死了?咱去见官!”话犹未了,早拽住杜康衣襟硬扯不丢,哭喊不止。杜康此时不慌不忙说道:“你家夫君不是死了,是大醉不醒。”但刘妻哪里肯信,依然纠缠不休:“你是畏怯见官,才诡称他没死。即使没死,已入土三年,焉能生还!”杜康正色道:“他真没有死。不信,可以掘墓,开棺验看。”这时众人聚拢围观,大家一则有奇心,二则是看那老翁言语认真,便七言八语插上话来说:让他开棺来看,若真的没有死不更好;如果死了,再见官不迟。刘夫人一听止住了哭声,便叫了几个强壮后生拿了家什一同到刘伶墓上来了。

  挖开土,启去棺盖,大家争看,但见刘伶面色红润,似熟睡一般。正在众目惊视之时,只见杜康挤上跟前,伸手朝刘伶额头轻轻一拍:“起来吧贤弟,王母有旨,随我回天。”大家听了,都茫然不解,却见刘伶打个哈欠,睁开眼仍连声赞道:“好酒,好酒!”旋即坐了起来。这时刘夫人破涕为喜,急上前搀扶转家,但见墓坑之中忽然升起一团白烟,团团旋转,把刘伶旋在其中。这边,杜康也轻轻跳入烟团,与刘伶相对而坐,徐徐升腾,越升越高。一旁急坏了刘夫人,她一见夫君随空升去,茫然不知所措,遂又舍命哭喊,但也无济于事。这时只见杜康取过褡裢,随手抛来。及至着地却幻作白练一条,上有七言诗四句,大家围看,只见写道:

  刘伶本非凡夫子,原是王母一书童;

  因酒遭贬归下界,今已罪满回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