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高适的生平事迹

炜基分享

  高适是唐代现实主义的诗人、政治家,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高适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适的生平事迹

  高适出生在武则天时期,,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他二十岁,这一年过年的时候他来到了长安城,后来他以客人的身份在梁宋游玩一阵后,就在宋城住了下来。

  高适二十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向北方出发,也曾经想过投奔朝中的官员,而且还为此作过包括《信安王幕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等诗,但是努力了三年都没有成功,一年之后在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他去了长安,想要考个功名,但是落榜了,只能无功而返,又是一年过去,这一年他又作了包括《淇上别业》、《酬陆少府》和《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三十五岁的时候再次回到宋城居住,并作了《燕歌行》这首诗,四十六岁的时候,虽然身上还是没有功名,但是他得到了朝中官员张九皋的推荐再次应试,这一次中榜被授为丘尉,在他四十七岁这一年秋天的时候,他以丘尉身份送兵去青夷军,一年后的春天归来,作有《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门》、《自蓟北归》等,五十三岁因为安禄山攻陷潼关,他跟随唐玄宗到了成都,在永王谋反后,高适出任淮南节度使征讨他,一年之后永王之乱平息,他又受命讨伐安史之乱。

  六十岁官位被调为剑南节度使,第二年成为刑部侍郎,后又转为骑常侍,被封为渤海县候,但仅仅过了一年,在他六十二岁正月的时候,高适逝世,传世的有《高常侍集》等作品。

  高适的诗

  高适的诗虽然没有李白那如天才般的斗酒诗百篇,也没有杜甫忧国忧民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他却有着自成一派的,独属于大漠边境的苍凉大气。

  虽然高适也有许多其他的好诗,然而最为出名的,便要当属高适的边塞诗。不过,高适的诗中却也并不单单只是描写边塞的风景,在描写边塞大漠的同时,往往还会带着对于胡人、当时政治的看法。

  诸如高适的《塞上》,短短的两句话,便把边塞胡人的能骑善射描写的跃然纸上。

  在如高适的《蓟中作》,开始便描写了大漠、塞塇等独属于边塞的风景,使得我们读起开头,便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边塞的孤寂苍凉。中间又描写了边塞一派凄凉的景象以及对于胡人的愤慨。最后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整篇诗词虽然并无华丽的词藻,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朴素;然而却清楚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以及那大气磅渤的边塞景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较为经典的诗词,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等。

  高适的名句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写下过很多名句,而这些名句中都表达着他对人生的各种感悟变化,比如前期写下的这句“不如买山田,一身与耕凿,且欲同鹪鹩,焉能鸿鹄志?”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试想如果只是买上一块地,一生都只在田里干农活,就和鹪鹩在一个地方安稳的筑个巢穴一样,但是这样的人生怎么可能和鸿鹤一样能够大展抱负,一举千里呢?这也表现出了他不愿意一辈子只是埋头耕种,而是想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在他人生的后期,高适就不再将重点都放在他人生的志向上了,反而喜欢上了很自在的田间生活,这个时期的名句比如:“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这句话的大意是,在西山脚下,桑树林的边缘,鸭子喜欢多雨的天气,邻居家的鸡知道傍晚的来临。以前的人知道种菜,很久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开垦田地了,而且这里距离外面的世俗之事很远了,我们现在都是在聊大自然的美好。

  他的名句中除了那些写出他生活态度的变化之外,还有他对即将告别好友的伤感,比如这句“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这句话是说,黄鸟飞来飞去,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春天的风吹得很让人悲伤。我即将离开这里去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了,以后再见面恐怕就很难了,而现在再次回忆起我们之间的交情,却发现我们已经认识近十年了,有着很深的情谊。

  
看了“高适的生平事迹”的人还看了:

1.高适有什么故事

2.高适简介资料

3.高适的历史评价

4.高适《除夕作》阅读答案

5.高适的佳句鉴赏

6.《别董大》高适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