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孔子的看法是怎样的
孔子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那么你对孔子有哪些看法呢?下面是小编为对孔子这个人物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孔子的看法
千百年来孔子已被神化,被成为圣人,甚至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真实的孔 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的呢? 近年来人们对待孔子的态度越来越两极化, 有人说甚至说诋毁孔子的人都不是好人, 这 是在有点调侃的味道了, 也有人说孔子的一生都是反动的, 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私生 子,自己也属“早婚”。 或许这更真实的反应了孔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其实我看孔子一生都没有真正快乐过, 东奔西走四处碰壁。 他是一个公认的教育家不假, 但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并不在讲学,而是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奔走游说,目的很简单,就是 要取得国君们的信任,从而做官掌握大权。 不管人们把他说得多么神圣,我看就为了两条,一是追求大富大贵,二是想通过执掌大 权来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就是要恢复由周公开始,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的礼乐秩序 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孔子,把孔子塑造成一个道德超人,来进行说教恐怕效果十分有限。 我相信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浮燥的心会平静下来的。
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猜你喜欢:
上一篇:孔子对富的看法是怎样的
下一篇: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