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尊称孔子为什么圣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原名孔丘,著名教育家,那么后人称孔子为什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后人称孔子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被称为什么
孔子死后,历代皇帝为表尊崇不断地追谥。至今为止,孔子的思想学说已经成为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源远流长。后世均尊称孔子为圣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在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的甲申时,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殷遗贵族的后裔,早前,他的祖先从宋国出逃,因此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夏邑县。
春秋时期,西周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瓦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争。在这艰苦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下,孔子曾担任官职,与鲁国、贵族势力进行斗争角逐,以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主张以德仁治国,希望恢复西周的秩序。在这政治、经济制度崩盘的国家,孔子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辛。但他勤奋好学,虚心请教各位名师,一生周游列国,致力于游徒讲学,推行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其教育思想的成就为: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及精神,还倡导“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技巧等,历史上第一个开设私人讲学风气;政治思想上,提出了“礼”,开创“仁”的学说。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他认为人人都可以追求知识,接受教育。孔子打破了贵族的知识垄断,授徒不问出身,这促使了人才的向上流动,符合当时底层人民的心声。孔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新颖说法,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在学习上有其不同的影响,应该按照各人的性情天赋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这是说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品德,成为君子之后,就该去做官,为国家政治做贡献,为平民百姓谋福利。孔子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有杰出才能品德的君子去为官,治理天下,所以教育首重德教,道德思想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
孔子在教育劝学方面留下了很多的名句,如“温故而知新”,教育学子要经常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导人们读书学习要并重学习和思考,不能空想也不能死读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知识所得和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将所有知识观点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孔子不但培养了诸多杰出的弟子,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也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开创了先河。
孔子论语
《论语》是一部春期时期的散文集,虽与孔子相关,但并不是孔子所著,是由他的弟子和他的再传弟子编辑纂写而成的。《论语》采用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举止。
《论语》堪称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里面有不少反映孔子思想的内容。它与其他三本著作《孟子》、《大学》及《中庸》合称为四书。现今留存下来的《论语》总共有20篇,492章,因为是语录体,所以书中大多是孔子他们的语言记录,虽然用的词句较少,但是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丰富。
《论语》的描述核心是孔子,书中有不少描写他的行为仪态的词句,还将他的精神气质刻画地极为形象生动。与此同时,除了描写孔子外,还以孔子为中心,描写了不少他的弟子的形象,其中有能言会道的子贡、温文尔雅的颜回、直爽鲁莽的子路等等,将每个性格特点不同的弟子刻画得非常传神,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论语》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既有涉及到道德方面的内容,也有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内容,更有涉及到人格方面的内容。从中也能看出,孔子的成就之大,不论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亦或是人格方面都有着他自身的理解和想法。
《论语》对于那些研究孔子的学者或历史学家而言是一大利器,非常有利于他们研究孔子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思想成就。
后人称孔子为什么简介相关文章:
上一篇: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下一篇:孔子的老婆的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