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_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启示

学康分享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孔子的“仁”论,是他提出“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10次。那么,什么是“仁”呢?关于“仁”的解释有多种。在这里我们只对其中几种进行分析。《说文》中说:“仁亲也,从仁从二。”这里的“仁”指的是仁人,一是指己,一是指人,意思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如何“爱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说明了孔子爱人。“有教无类”也正是本着“爱人”这一思想原则出发的。

  另外,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也是他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依据。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孔子不但阐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也阐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的“性善论”。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了人的天赋素质的相似性,也指出了人人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他已经认识到先天因素是影响人格形成的一个因素,同时也考虑到后天环境教育的作用。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西周末期土地国有、宗法制度和学在官府三位一体系统势力强大的时代。办学形式上依然是“学在官府, 民间无学”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战乱频繁。孔子奔走各国之间, 希望统治者能放下屠刀, 以“仁”治国, 但多年的周游列国, “仁政”思想终被当时的社会所遗弃。于是, 他退而从教, 创办私学, 并提出“无类”教育。实行“有教无类” 本意是教育不分等级、种类。“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学, 有资格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孔门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和各个种族,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载有事迹的学生, 除鲁国外, 还有来自卫、齐、陈、晋、吴、宋、楚、秦等国。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启示

  (一)转变高等教育观念,发展大众化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地位的表述中增加了“社会进步”的字眼,更加突显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充分证明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孔子“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 正是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经济转型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将高等教育定位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要求。要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向社会化的终身教育转变,从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向满足多数学生的教育需要转变;正确处理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个体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此,也可以把“有教无类”理解为孔子大众化教育的主张。

  (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普及中等教育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虽然不能上升到“普及教育”的高度,但已有了这种思想的萌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中等教育的结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普遍关注。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决定着中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重新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普通高中要得到相当的发展。这既有利于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又有利于满足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而在21世纪信息时代已经来到的今天,我国的中等教育过早的职业化或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比例不合理,将很难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最终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中等教育来说,职业技术教育要办,普通高中的比例要回升,甚至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基础上,有步骤分地区地普及高中教育也已成为必然,使中等教育逐步走向“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