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三国名将陆逊字是什么

学康分享

  陆逊出生于江东的官宦世家,是东吴杰出的政治军事家,那么陆逊字什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陆逊字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逊字什么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生于183年猝于245年3月19日,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很多史书上记载陆逊一直用的是陆议这个名字,至于他为什么改名,什么时候改名,原因皆不详。最大的猜测可能就是陆议死后由孙权所赐名,从此,史书上皆改名陆逊。而他的字伯言,伯则是古代兄弟间按年龄排序,伯仲叔季,伯是老大的称谓。他真正自言,言则是

  取自他的名字中的议字。

  青年陆逊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风声流闻,远近知名,可是历史却将他推上政治的舞台,从而让他的人生就此改变。

  陆逊父族乃是江东大族,他幼年丧父,从小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长大,后因发生变故,已经在太守府做官的陆逊开始追随孙权,孙权非常看中他的才能,将自己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于他,并且多次询问他的意见,陆逊追随孙权多次立下丰功伟绩,成为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是三国时期孙吴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谋略出众的陆逊曾经策划夷陵之战,成为极有代表意义的积极防御成功的战例,此后他在东吴出将入相。不过后期晚年因为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受孙权责罚,由于陆逊多次被反复责备,最终于245年3月19日忧愤而亡,葬于江苏苏州。

  陆逊是个怎么样的人

  陆逊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不仅能治国,还能统帅将士,是一位颇有名望、战功卓越的将领,。此外,他还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孙权曾将他与商汤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相媲美。

  年轻时是陆逊本来是一个书生,文质彬彬,知识渊博,但是命运让他涉足政治,成为了孙权的幕僚。陆逊后来在政治上也做得有声有色,最后当上了东吴的丞相。在担任海昌县令时,面对旱灾,陆逊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并积极组织农业生产,缓解了灾情,受到百姓的信赖。他建议孙权休养生息,减少赋税,取得百姓的心。

  在军事上,陆逊攻于计谋,擅长用兵,以一位出色的军师。当初平定山越时,他设置疑兵,假装有很多兵马围攻,四处吹角造势,结果一举攻克山越叛军。夺取荆州时,知道关羽自大,就以卑微的语气给他写信,奉承他,放松了他的警惕,轻而易举攻下荆州。夷陵之战更是陆逊的成名战,他等待时机,巧用火攻击败了蜀军。另外,陆逊在对待俘虏上很宽厚,就连他们的家人也得到了照顾。

  陆逊是三国东吴的丞相,著名的军事家,在夷陵之战中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巧妙得采用火攻方式烧掉了蜀军数营,使得刘备仓皇而逃。陆逊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取得了不俗的功绩,也是一名忠心仁厚的人。

  陆逊火烧连营经过

  公元221年,刘备伐吴,孙权在就和无果后派陆逊带着五万人抵御蜀汉的进攻。为防止武陵的蛮夷联合,孙逊先派步骘守住益阳,自己带着兵马退到夷陵、猇亭,以拉开战线,找出破敌的方法。

  蜀军攻下多地,逼近吴军,吴军将士都着急地向出兵应战。陆逊沉着应对,命将士坚守不战以消耗蜀军的兵力和士气,因为他觉得当下蜀军士气高涨,且占据高山险要之地,不易攻,只能多方观察,谋划克敌之策。刘备在山谷设下埋伏,引诱吴军,陆逊识破计谋,坚持不战。

  两军对峙了半年,来到了酷夏时节,蜀军久攻不下,士气大减,士兵疲惫不堪,水军转战到陆地,无法形成水陆两军配合作战的策略,过长的战线也不利于军需补给。陆逊看准时机,下令反攻,先派军攻击蜀军的其中一营以试探军情,随后命将士携带草束用火攻攻破一个营的蜀军,然后派大军击退刘备。孙桓和朱然夹击向北撤退的张南,陆逊派水军守住长江,孙桓镇守夷道,用长江分散蜀军的兵力,一一破之。吴军仍然采用火攻,烧了蜀军的四十多个营寨,蜀军死伤惨重,刘备退到马鞍山的险要之地。陆逊命大军围攻,杀敌无数,蜀军彻底溃败,刘备突出重围逃到白帝城。

猜你感兴趣

1.三国名将甘宁字是什么

2.三国军事家陆逊生平简介

3.三国名将张辽生平简介

4.三国名将陆逊

5.三国名将张辽

6.三国名将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