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戚继光为什么杀自己儿子

炜基分享

  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他是我国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斩子说的是他为了严整军中的纪律而拿自己的儿子杀鸡儆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戚继光为什么杀自己儿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戚继光为什么杀自己儿子

  戚继光他从小就生活在家庭,所以成为一个抵御外敌的主将在所难免。他从小就写过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不太平但却对自己身份无法掌控的无奈,他斩子的故事可以充分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的这一个事迹还被我国许多的民间艺术家改编成了戏剧剧本,从此广为传唱。

  戚继光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外敌。有一次戚继光在台州抵御外来的倭寇的时候,他发现这次来的倭寇太多了,在沿岸抢劫的大多有三千余人,戚继光见情况不妙于是差遣自己的孩子戚印在前面埋伏着,等到戚继光先在前面假装自己失败要逃跑把倭寇引到他们埋伏的地方时,再下令告诉戚印他们攻打倭寇,可是那时候戚印年轻气盛,想要和对方交战的心情太迫切,于是还没有等到戚继光下达命令就擅自带兵开始攻打倭寇,正因如此导致了还有一部分的倭寇逃跑了,戚继光回到根据地之后因为儿子没有遵循军纪导致这一仗没有大获全胜,将戚印拉出去斩首示众了。这就是著名的戚继光斩子的故事。

  戚继光能够做到这种地步说明他是个真正的大丈夫,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儿子,到现在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还被人们所传颂。

  戚继光的故事

  戚继光是名将的后代,他的名字就是父亲对他的厚望,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保护大明江山,将戚家发扬光大。受家族影响,从小就学习武艺和兵法,父亲还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的文武兼修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戚继光十七岁时,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登州就在今天的山东。二十二岁的时候考中武举,到京城会试,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来进攻,他临时被安排去守卫京城九门,还向皇帝上书守城的方略,他的军事才能初步展现。二十六岁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的范围扩大,主要职责是抗击山东的倭寇,从此以后,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他被称为抗倭英雄。

  抗倭结束,戚继光的故事还没结束,他被派去驻守明朝的北边,他到蓟州后,先做好防御工事,加厚城墙,然后再积极训练军队,严肃军纪、增强军队实力,创立车阵,保卫了明朝北边的安全和稳定。

  从抗击倭寇到镇守蓟州,戚继光工作都很出色。公元1583年,他受党派之争被调往关东,两年后被罢免官职,公元1588年因病去世。

  戚继光之墓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纵观戚继光一生的征战历程,戚继光大多时候都在东南沿海一带驻扎,随时随地为抗击倭寇做准备。公元1588年,戚继光因病去世。戚继光去世后,东南沿海一带人民感念戚继光为他们带来了安定与祥和的生活,将戚继光视为当地的保护神。

  如今,福建等多个地方修建了大量的戚继光祠堂,以示对戚继光的纪念。但是,戚继光墓只有两座,一座在福建永安,一座在河北献县。

  首先,先介绍一下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的戚继光墓。详细一点来说,戚继光墓位于戚氏墓园的西南部。墓的整体由砖石堆砌而成,从外表来看,戚继光墓呈现半圆状。戚继光墓共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墓顶、墓门、墓道和墓室。墓室一共有两个,分别是前墓室和后墓室。根据测量,戚继光墓共长8.22米,共宽5.4米。早年间,戚继光墓遭遇过偷窃,墓室内部已经出现了损坏。1956年时,当地村民在造林平整土地的时候,发现了戚继光的墓志铭。但是,被当地村民砸成了小块状,而后被塞入到了墙体中。戚继光墓前还有石头雕塑作品,有数目可观的石马和石人。1987年,当地政府曾对戚继光墓进行了修葺。如今,墓丘位于台上正中位置,墓前的石马、石人依然站立两旁。戚继光墓前有两块碑文,一块记载了戚继光生平经历,一块记载了戚继光墓整修的过程。

  位于河北献县的戚继光墓,只有一块书有“戚继光墓”的小石碑,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看了“戚继光为什么杀自己儿子”的人还看了:

1.戚继光的资料简介

2.戚继光抗倭故事大全

3.戚继光的简介及故事

4.戚继光简介英语版

5.戚继光有什么故事

6.戚继光抗倭故事大全

    上一篇:秦良玉的故事

    下一篇:俞大猷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