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三国名将张辽被后人称为什么

学康分享

  张辽,字文远,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那么张辽被称为什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张辽被称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辽的简介

  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高顺和张辽谁厉害

  张辽、高顺两个人同为吕布的手下,在吕布与曹操的斗争中,也同是吕布阵营的猛将,同样被俘虏,但是两个人的命运却完全不一样。

  他们俩同时被曹操抓了去,结局是,张辽降了曹操得到重用,后来在“逍遥津一战”将孙权打得满地找牙,孙权还评论张辽说“张辽虽病,也势不可挡。”纵观张辽一生,尽显其军人的辉煌,还被历史记载了下来,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而高顺的结局却令人不解,说是因为不屈服投降于曹操而被砍下了首级,还挂在城楼门前示众。可是历史上的高顺面对投降一说,却是当时曹操见到高顺时,高顺一句话也没有说,全程保持沉默。相比吕布的乞求投降,张辽的破口大骂,高顺的率直性格就连忠臣不事二主的话都没说。

  至于为什么两个人的命运大不相同,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张辽投降于曹操这是事实,另一方面可以留着自己的身躯,或许还能创造出一番事业。也许在他的心里,吕布并不是一个值得跟随的人。所以作为一个能武却不能被重用的人来说,曹操或许是另一个选择。

  然而高顺却选择了死亡。看得出来他对吕布的忠义,就连关羽都投降过曹操,高顺却没有。当初吕布夺了高顺的兵权给他的亲戚魏续,高顺也是没有怨言,到打仗的时候却又让高顺指挥,高顺还是没有怨言。

  所以从结局上来说,面对智慧张辽确实要比高顺强,但是要从忠诚方面来说,高顺无疑要比张辽强。

  太史慈和张辽关系

  太史慈和张辽,他们是合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接下来在此仔细剖析了解一下。

  先从两人的相同之处谈起,太史慈和张辽,他们都是武将出身,怀有一身的抱负,武力指数较强,太史慈善于骑射,弓箭之术算是使得炉火纯青,适合远战。张辽的兵器是月牙戟,使用纯熟,是他最为擅长的武器,但适合近战不适合远战。其二,他们都曾经中途易主,太史慈初时投靠刘繇,后被孙策以武力和诚意降服,从此以后归服于吴国孙策麾下。而张辽亦是如此,在董卓时期,他最早的主公便是吕布,后因董卓、吕布战死,投奔曹操,成为魏国中的大将军,武力指数极高,可与许褚一较高下,并且屡立军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两人不同之处,前面已说太史慈适合擅长武器的原因适合远战,但近身肉搏却是差强人意的,这种将领的局限性太大,再加上吴国孙策早亡,内乱过一阵子,后由孙权接任,太史慈虽然是吴国数一数二的将领,但比起其他两国的大将还是逊色不少的。反观张辽,武器为月牙戟,两军对垒时便能够占有不少先机,且张辽军功赫赫,尤其在对抗东吴时,张辽总能大破吴国的进攻,孙权在位时尤其忌惮张辽,觉得军中无人能够制衡张辽。

  另外,在野史中,曾有人书写太史慈是死于张辽之手,这纯属无稽之谈,正史中张辽并没有杀害太史慈,太史慈死于疾病

猜你喜欢:

1.孙权简介人物资料

2.乐进的生平简介

3.庞涓生平简介

4.一代明将太史慈怎么死的

5.贾诩乱武事件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