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孔门七十二贤>

关于子夏的故事

炜基分享

  子夏,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现在,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子夏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子夏的故事:子夏问孝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有一天他去问孔子,老师啊,你说什么是孝顺嫩,孔子就说啊,和父母相处的时候能保持和颜悦色的状态是最难的了,我们都说父母有事情我们替他们做,在吃饭的时候让长辈先吃,难道孝顺就只是这样吗?

  孔子的回答就非常值得推敲了,他采取发问的方式两个反问句说明了当下很多人对孝都存在误会,很多人认为的帮父母劳动,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这样就是孝顺了。其实不然,有好吃好喝的这种事情连一般的家畜都能做到,而我们人,仅仅做到动物那样就足够了吗?

  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我们有着高级的思维,所以我们不能和动物相提并论,我们要做到的应该是更多的对父母精神方面的满足。让父母衣食无忧,安享晚年这是最基本的标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让父母有快乐的精神生活。

  如今的社会也是如此,孩子对父母,没有了先前的那份爱,虽然我们会定期寄钱给父母,我们会一个月抽一次回家陪陪父母,回家品尝父母为我们做的饭菜,我们认为这就是尽了孝道了。但是你知道吗,当父母知道你要来家里的消息后,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了,他们回忆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菜,他们去菜场准备一样又一样的的食材,虽然他们拿着你给的大把钞票,但还是要和小摊的店主讨价还价,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找回过去那熟悉的感觉。

  但是一切都随着你的离家,你的长大,在外工作变得模糊,变得需要满满回忆,不是父母把我们淡忘了,而是他们老了,他们需要我们给他们的宁静,需要我们一起来重塑记忆的美好。

  关于子夏的故事:丧其子而丧其明

  子夏因为自己儿子死了,如今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把自己眼睛哭瞎了。曾子听说了就去看望他,一到子夏家,曾子就大哭起来。

  说我听说朋友的眼睛瞎了,我来为他哭泣,子夏被曾子这样一说又伤心起来自己也开始哭了,所我明明没有罪过,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我。曾子说,你错了子夏,你不仅有错误,还犯了不少错。

  首先,当初我和你一起侍奉老师,老师很欣赏我们,并希望我们能一直陪伴老师,和老师一起探讨探讨学术,学习学习经典,就算不做什么大官,但最起码我们去努力过了,我们把仁的思想带给统治者,我们想要他们采纳我们的建议。

  但是你告老还乡,回到西河,让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过错。

  你父母去世的事情,老百姓都不知道,既然他们那么尊重你,又怎么会舍弃你呢,你独自承担失去父母的痛苦,这时候是需要百姓安慰你的时候啊,你平日里教他们仁的思想,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很多人都对你表示感谢,你有困难大家都会乐意帮助你的你没有把百姓的仁德放在心上,这是你第二条罪过。

  你儿子死了,你哭瞎了自己的双眼,这是你第三条罪过,你秉承着的仁政思想呢,你还要实现的远大抱负呢,你都忘哦了吗,你和我说你没罪,我看这还不够吗。

  子夏扔掉自己的手杖,对曾子说,谢谢你提醒,我错了,我离开你们一个人太久了,现在我要回来。

  关于子夏的故事:何为巧笑倩兮

  子夏问自己的老师孔子:“笑的真好看,那一双动人的眼睛是如此的明亮,这是用朴素的淡妆来装点的啊。这几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孔子说,这是再告诉我们,看事情的过程,是先有一个大概的倩影,才能在上面一点一点绘出美丽。子夏又问了,那么照这样说推行周礼也是之后的事情,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国家,推广仁政,之后才是推广礼法,这样才能达到国泰民安。

  孔子说,仔细啊啊,你此言一出,有演说家的风范啊,我都被你启发了,今后我们可以一同讨论《诗经》了,我认可你在推广礼上的成就。

  子夏从孔子所得先有白底再有画面,领悟到要先推广仁政才能更好的实行周礼,是他自身应变能力高的表现,可见子夏在之前一定有所准备,想要将孔子引上谈论仁政的方向上。子夏在外当官,确是是具备了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自身的素养和学识也有所提高。

  所以孔子对他大家赞赏,并说以后邀请子夏和自己一起探讨诗经的有关问题,这是对子夏的极大肯定,我们知道,礼作为起到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单单独立出来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人们都对自己有一个认知,而且有一个思想统一领导者大家的时候,这时候加入礼的规范条例,不仅大家都能理解,还能很好的尊崇礼。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仁来作为一切的基础,只有在仁的基础上,才能让外表的礼节和内心的仁德很好的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