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著名画家>

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故事

学康分享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著名话语,也是正板桥先生著名的书法作品,全文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福即是矣。关于吃亏是福还有哪些故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故事

  关于郑板桥吃亏是福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郑板桥有一个亲戚,一直在洪江经商。有一次他从水路运送一大船木材到江浙一带去销售,但是此次航行非常不顺利,到了途中搁浅了,如果不能按时到达就将亏损。就在这个人非常着急的时候,汛期却到来了,于是他们加快速度按期到达了。而到了以后发现别人都卖完了,这时候碰巧江浙上有要修筑,需要大量木材,他们不但没有亏本,还迅速销售一空,最终赚了一大笔钱。

  郑板桥的这位亲戚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郑板桥,郑板桥听了以后非常有感触,于是当时就写下了这句名言。这就成为这句著名话语的来历。不管这个郑板桥吃亏是福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是这句话是非常著名的,现在的很多人,还认为这句话为经典。这句辩证看待问题的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也成就了郑板桥的这个经典书法,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书法的同时还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郑板桥原名是什么

  郑板桥出生于公元1693年,在1765年去世。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 ),燮在古代是协调、调和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释为成熟。这个名字可能是家人希望郑板桥的出生能协调天地,或者期望粮食成熟。

  郑板桥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前期卖画为生,中期为官,后期还是靠卖字画为生。板桥是他的号,是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人。郑板桥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的进士。郑板桥为官非常注重百姓,对百姓的疾苦非常关心,所以他为官不为财,不为利,只是踏踏实实的为老板姓办事,调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这也印证了郑板桥原名郑燮的含义。郑板桥在为官上并不热衷,但是他为官绝对清廉自守。而为郑板桥带来巨大名声的,不是他作为清官,而是他作为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成就。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书画作品非常受人们的欢迎,经常有人上门求字求画,尤其是在他晚年更是如此,那时候郑板桥已经声名远播,所以找他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郑燮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有自己的品格,并非常欣赏竹子的品格,他也经常用此来激励自己或展现自己的精神,因此在他的画作中竹子也成为最常出现的植物。郑燮还是一位有名的怪人,是当时的扬州八怪之一,但是他虽然性格怪异,却不能掩饰他的正直,所以才深受百姓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