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陵墓>

朱标的陵墓被盗了吗在哪里

世芳分享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天性仁慈,对兄弟十分友爱,朱标的陵墓被盗了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朱标的陵墓,欢迎阅读!

  朱标的陵墓有没有被盗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长子。因朱标先于太祖去世,未即皇位。谥称懿文太子,明惠帝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孝康皇帝,靖难之后恢复懿文太子旧称,明安宗登基后,最终恢复了兴宗的帝号,上尊谥曰兴宗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标。陪葬于南京明孝陵,即明东陵,现仅存遗址。

  朱标的陵寝墓地在哪

  明东陵是懿文皇太子朱标的陵寝,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明孝陵东,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较小,有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现存明东陵前门基址、排水设施以及门殿月台基址等多处遗址。

  陵寝前部的园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是全国所知唯一的帝陵平面布局形态 。

  朱标为什么没有自己单独的墓

  朱标毕竟不是皇帝,再加上朱棣篡位。更加不可能追封他老大哥了。

  首先不明白你说的‘自己的墓’是什么意思。但如果说你问的是朱标陵墓规格的话我可以说一下:明朝一直尊奉的是正统二字,朱标虽然是朱元璋的长子,但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为皇帝,所以朱标的陵墓并不能如真正皇帝陵墓的规格。朱标的老子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但问题他自己不是。

  朱标时候的谥号‘懿文太子’懿文是太子的谥并不是皇帝的谥号。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朱标死的时候他的身份是太子,等他儿子朱允炆登基后也不过在位几年时间,帝王的陵墓需要很长时间,从皇帝登基的那天就开始修,往往皇帝死了还没有修好,这就造成朱标在他儿子在位的时候移不了陵墓,后来他弟弟朱棣上位,就更不可能给朱标以帝王规格修陵墓了。

  没有被人盗过的皇帝陵墓

  国的盗墓史就有多长,皇帝陵墓似乎从一开始建的时候就是为了人们的盗墓史来做铺垫的。说来也是,细数华夏五千年,有哪座皇帝陵墓没有被人盗过,有人说武则天陵,这里就尴尬了,武则天的陵墓是没有被人盗成,可不是没有被人盗过。但是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真有一个皇帝陵墓没有被盗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明朝朱元章即位后,追尊其高祖为官皇帝,曾祖为仁皇帝,祖父为裕皇帝,父为淳皇帝。为纪念先祖,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朱元璋在此地建祖陵,规模宏大。公元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开始修建祖陵。以后陆续增修,经过28年,耗费大量资金,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考古学家称明祖陵里面的文物也是不计其数。

  明祖陵的石刻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态逼真。比如麒麟、狮子张牙舞爪,俨然兽中尊者;华表石柱龙盘虬绕,更显庄严肃穆。文臣蟒袍玉带,抱笏恭立;武将顶盔束甲,按剑待命;战马曲蹄刨地,引颈长嘶。雕刻艺术之精细,水平之高,令今人叹为观止。明朝的时候,陵墓自然有重兵把守,说是有人敢去盗墓,那可是真的找死。

  就在明朝灭亡之后不久,在清朝康熙19年(公元168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怪事儿,由于洪泽湖洪水泛滥,明祖陵地面建筑全部被洪水吞没,也如此成为全国唯一的水下皇陵。正是由于当年洪水肆虐,结果这座皇陵至今保存完好。为了保护地宫甬道和拱门下的文物不被氧化风化,每当水位下降时,工作人员还要从淮河紧急调度水源进行灌注。

  据明祖陵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时说:“明祖陵恰恰由于一直深埋水下,地宫应该保存完好,朱元璋追封其三代祖先为皇帝,并如此厚葬,其中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会很大,是人类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这是我国唯一一座的水下皇陵,正因如此,使它免遭盗掘。这座皇陵是一座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葬地。1966年,恰巧洪泽湖的枯水季节,被淹埋泥土里的石刻陆续露出水面,埋藏在水底近三百年的明祖陵才重见天日。


猜你喜欢:

1.中国考古古墓探秘

2.明十三陵长陵导游词400字

3.陕西黄帝陵景区导游词范文

4.明朝片生殉内幕

5.明十三陵长陵导游词3篇

6.秦始皇陵的地宫规模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