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三个故事概括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讲述历史的书籍,它叙述了从黄帝的汉武帝这三千余年的故事,它是司马迁耗费毕生的心血写成的。那你知道司马迁史记三个故事概括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司马迁史记故事概括,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史记三个故事概括: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国便与韩国结盟,一起攻打魏国。结果赵国在南梁战败,韩国便向齐国求救。齐宣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我们是早去救援好还是晚去救援好?”驺忌说:“不如不救。”田忌说:“如果不救,韩国就要失败而并入魏国,这样就会对我们不利,所以不如早去援救它。”孙膑说:“如果韩、魏的军队尚未疲惫就去援救,那就是我们代替韩国受魏军的攻击,反倒听从韩国指挥了。况且魏国已有攻破韩国的打算,韩国就要亡国,必定要到东边来向齐国告求救兵。我们趁机与韩国结下亲密的关系,又可晚一些等待魏军疲惫再去,这样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并得到受人尊敬的名声。”宣王说:“很好。”于是暗中告诉韩国使者并把他送走。韩国由于依仗着齐国救援,结果五战都失败了,只好再次向齐国求救。齐国趁势出兵,派田忌、田婴为统帅,孙膑为军师,进击魏国以救援韩、赵。结果齐军在马陵大败魏军,并杀死魏将庞涓,俘虏了魏太子申。此后,三晋的君主都由田婴引见,朝拜了齐王,盟誓之后才离去。
司马迁史记三个故事概括:世代怨仇
越王勾践的祖先据传说是大禹的后代,夏朝时被分封到会稽,经过了二十多代,传到了允常。允常就是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在位的时候,越国与邻国吴国的矛盾日益加深,两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
公元前496年,允常去世,越王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听说后,认为这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便乘机率兵攻打越国。越国因为国君刚刚去世,所以对越国的进攻毫无准备。面对危急的局势,越王勾践毫不畏惧,亲自统帅大军前来应战。战斗一开始,勾践派遣自己训练的敢死队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分别按次序冲入吴军阵地,大呼着面向吴军自刎身亡。这场面让吴国的士兵看得目瞪口呆,完全被越国勇士的气势震撼。越军大部队趁机突然出袭,吴军猝不及防,再加上军心动摇,很快就溃退逃跑了。这次战役越国不仅打败了吴国,而且还射伤了吴王阖闾。这次战役使吴王阖闾始终不能忘怀,在弥留之际,他还带着遗恨告诫儿子夫差说:“越王勾践是个非同小可的人物,你可千万不要忽视他,你要发奋图强,为我报仇啊!”
司马迁史记三个故事概括:尽心事兄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在文王在世的时候就非常孝顺,他性格敦厚,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武王即位后,旦经常辅助武王处理朝政。到武王伐纣时,周公旦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周代建立后,周武王把周公封在了少昊的故墟曲阜。而实际上,周文王非常爱惜周公的才能,他没让周公去自己的封国,而是把他留在朝廷,继续帮助自己处理朝政。
武王战胜殷纣的第二年,天下统一的业绩还没有完成,武王却因积劳成疾,身体非常得虚弱,群臣都十分恐惧,其中太公和召公就想虔敬地占卜来预测吉凶。周公说:“我们不要让我们先王为此忧虑悲伤,让我们为大王祈祷求福,愿他早日康复。”周公于是以自身为质,设立三个祭坛,周公向北站立,捧璧持圭,向太王、王季、文王的灵位祈祷。命史官作册文祝告说:“先王啊,你们的长孙周王发,为了天下的苍生辛劳工作,积劳成疾。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个儿子,就请让旦代替周王发吧。旦灵巧能干,多才多艺,一定能侍奉好各位鬼神。况且周王发受命于天庭,要普济天下,而且会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没有不敬畏他的。他能使天赐宝运长守不失,我们的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现在我通过占卜的大龟听命于先王,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听从您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周公祈祷之后,就到三王祭坛前占卜。卜人说卜得大吉之卦。周公十分高兴,又开锁察看藏在柜中的占兆书,也是吉象。周公心里就放心了,立即进宫祝贺武王说:“大王您现在已经没有灾祸了,我刚接受了三位先王的命令,让您只需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不必再担心其他的事情了。”周公把册文收进金丝缠束的柜中密封,告诫守柜者不许泄露。到了第二天,武王的病果然痊愈了。
猜你感兴趣:
上一篇:司马迁的史记故事概括
下一篇:司马迁写的史记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