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史记小的故事

燕青分享

  《史记》列传中记载了数百人,上至王侯,下至平民,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那你知道史记小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小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小的故事:子之乱国

  燕王哙在位的时候,任用子之为国相,子之主决国家大事,位尊而权重。苏秦在燕国的时候,曾和子之结亲,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苏代曾作为齐国的使臣出使到燕国,燕王问他:“齐王这个人怎么样啊?”苏代回答说:“别的先不说,首先一点,他肯定不能称霸。”燕王问:“为什么呢?”回答说:“因为他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燕王听了苏代的话之后果然对子之更加宠信。

  不久,有人劝燕王将王位让给子之,他说:“人们之所以称道尧为君贤圣,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许由,许由没有接受,于是尧有了美名而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如果现在您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但却表明您和尧有同样的高尚品德。”燕王于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有人又对燕王说:“大禹举荐了伯益,却任用启的臣子当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时,又认为启不足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传给了伯益。不久,启就和他的同党攻打伯益,夺走了君位。天下人都说大禹名义上是把天下传给了伯益,而实际上接着又让启自己夺了回去。现在大王说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但官吏却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臣子,这正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子之,实际上还是由太子执政啊。”燕王于是把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来全部交给了子之,以表示他对子之的信任。子之于是面南而坐,行使国王的权力。燕王哙等到年老力衰,不再处理政务,反而成为了臣子。子之实际上根本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他当政三年,燕国大乱,国内人人自危,这时,市被和太子平谋划攻打子之,一场大难即将来临。

  史记小的故事:外戚之祸

  厉公原本可以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但是他并没有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昏庸葬送了他的前程与性命。厉公喜好女色,后宫蓄养着大量的妻妾。得胜回国以后,厉公非常自傲,想把所有的大臣免职,任用妻妾们的兄弟为官。有个宠妾的哥哥名叫胥童,他与郤至有仇。为了报仇,胥童便暗地里向楚王谢罪,并与他勾结,企图共同努力除掉郤至。经过一番密谋之后,楚国便派使者前往晋国,欺骗厉公说:“大王,鄢陵一战,实际上是贵国郤至把楚军召来的。他企图借着国内空虚的时机作乱,迎接公子周回国即位。恰好他的盟国没有如期到达,所以事情没有成功。”厉公对此事半信半疑,便将情况告诉给栾书,询问他的看法。栾书对郤至也心存抱怨,因为鄢陵之战前夕,郤至没有采纳他的计谋,出人意料地击败了楚军,立下了大功。于是栾书就回答厉公说:“大概有这个事情吧!希望您派人到周京去暗中调查一下。”厉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便派郤至前往周京,想要观察他的言行。而栾书却有意安排公子周与郤至见面,毫不知情的郤至掉入了他的圈套。结果厉公对谣言信以为真,便开始对郤至心生怨恨,想要杀死他。

  史记小的故事:计安刘氏

  王陵被免除丞相职务后,吕太后就调任陈平为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审食其也是沛县人。刘邦在彭城西边被项羽击败时,楚军抓走刘邦的父亲和吕后作为人质,审食其以家臣身份侍奉吕后,照顾左右。他后来跟随汉军打败项羽被封为侯,受到吕太后的宠幸。他做了左丞相之后,一直住在宫中,掌握了朝中大权,文武百官都得通过他才能决断事情。

  吕嬃因从前陈平为高帝出谋划策捉拿了樊哙,对他不满,多次进谗言说:“陈平当丞相以后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弄女子。”陈平听到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放纵。吕太后听说了这件事,心里暗自高兴。她当着吕嬃的面对陈平说:“俗语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不要怕吕嬃说你的坏话。”

  吕太后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知道无法阻拦,便忍气吞声,假装顺从。等到吕太后去世以后,陈平跟太尉周勃合谋,终于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即位。汉初这些宫廷要事陈平都是主要策划者。

猜你感兴趣

1.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

2.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3.史记里面的小故事

4.史记的故事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