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史记中典型人物的故事

燕青分享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那你知道史记中典型人物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中典型人物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中典型人物的故事:伍子胥之死

  吴王伐楚后,吴越之间的争霸拉开了帷幕。不可一世、威风凛凛的吴王阖闾攻打位于自己南方的越国,没想到在姑苏(今苏州)却被越王勾践打败,还伤了自己的的脚趾。吴王为此耿耿于怀,后来伤口复发,引发疾病,临死时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你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

  夫差于是加紧练兵,准备为父亲报仇。两年后吴国再次伐越,在夫湫地区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就带领着残兵败将栖息在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用重礼赠送吴国的太宰伯嚭,请求两国媾和,把国家政权托付给吴国,自己甘心做吴国的奴仆。伍子胥向吴王进谏道:“越王为人隐忍,而且报复心极重,现在大王不一举歼灭他,以后一定后悔。”吴王却当成了耳边风,听信了太宰伯嚭的谗言,与越国谈和。

  史记中典型人物的故事:渑池会盟

  蔺相如不但成功地完成了这项棘手的任务,而且没有受到秦国的羞辱,相反地却提高了赵国的国际地位。他智斗秦王所表现的出色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胆识、机智受到赵王的赞誉和信任,于是任命他为上大夫。后来秦国没有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也终究没有把和氏璧献给秦国,交换和氏璧之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此后,秦、赵之间互有攻守,谁也没有占到大便宜。

  还有一次,秦王派遣使臣出使赵国,想要与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举行友好会晤,缓和双方紧张的外交形势。赵王害怕秦国耍阴谋,借机谋害自己,并不打算前往。廉颇、蔺相如却劝赵王说:“如果大王不去,只会表示出我国的懦弱与胆怯,惹来秦国和其他国家的嘲笑甚至是欺辱。”于是,赵王硬着头皮前往,由蔺相如随行护驾。廉颇率军护送他们到了赵国边境,他与赵王告别时说:“大王出使秦国,估计来回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总共也不过一个月。一个月以后,如果大王没有回来,就请您允许我等拥立太子继位,以断绝秦国利用您危害我国的企图。”赵王同意了廉颇的请求,前往渑池。

  两国君王起初是在友好的气氛下见面的,先是秦王和赵王互相敬酒,互相表示敬重之意,随后开始盛大的酒宴。秦王喝得正高兴,对赵王说:“寡人听说大王十分爱好音乐,瑟弹得很好。那么,寡人想请您为大家弹瑟,助助酒兴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站起来弹奏了一曲。于是,秦国专门记载史书的御史走上前来,边写边说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秦王命令赵王弹瑟助兴。”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况,心中气愤,这不明摆着秦王凌驾于赵王之上吗?于是走到秦王面前说:“赵王也听说秦王您十分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那么,请大王允许我献上盆缶,请您用它为大家演奏一曲,让大家高兴高兴。”秦王听到这话十分生气,没有答应。蔺相如于是捧着缶走到秦王身边,跪下请他击缶演奏,秦王还是不肯。于是,蔺相如厉声说道:“就在这五步之内,在下身上的鲜血可以溅到大王的身上!您不怕在下与您同归于尽吗?”秦王吓得脸色都变了,其左右的侍从想要杀死蔺相如,但是蔺相如瞪着双眼厉声地呵斥他们,这些人胆怯了,不敢再上前一步。秦王很不高兴,但是由于害怕蔺相如会对自己做出不利的举动,于是胡乱地敲了几下盆缶。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的御史,命令他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助兴。”此时,秦王随行的大臣们不干了,他们叫嚷道:“请赵王用本国的十五座城邑为秦王献礼!”蔺相如则说:“请秦王用本国的都城咸阳为赵王献礼!”就这样双方唇枪舌战,一直持续到酒宴结束,秦国始终不能压倒赵国,没有占到一点儿便宜。而赵国早已经布置好了军队防备秦国的突然袭击,所以,秦国也不敢贸然动武。

  史记中典型人物的故事:阖闾的胜败

  阖闾在吴国继位以后,举拔伍子胥,任命他为行人官,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当时,楚国杀死了他的大臣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嚭便逃到吴国,由于伯嚭有军事才能,阖闾就任命他为大夫。

  阖闾三年,伍子胥、伯嚭奉命率军攻打楚国,攻占了舒这个地方,杀死了先前投降楚国的两个吴国公子。阖闾踌躇满志,谋划着趁机占领楚国的都城郢,而孙武却说:“大王,长年的对外战争已经使我国的百姓十分疲劳,大家都希望安定的生活,所以现在进攻郢都,时机还不成熟。请您休养生息、等待机会吧。”阖闾采纳了孙武的建议,便撤兵回国。此后的几年里,两国之间互有攻守,但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到了在位的第九个年头,阖闾又想进攻楚国,便询问伍子胥、孙武说:“当初,你们觉得我们国家实力不够强大,建议我说不能去攻打郢都。如今,我国的实力增强,百姓生活安定,我们果断地向楚国发动进攻,怎么样啊?”两个人都回答说:“楚国的子常十分的贪婪,唐国、蔡国都很怨恨他。如果君王一定要大举进攻楚国,必须要得到唐、蔡两国的支持才行。”阖闾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就调动了全国的军队,并且联合了唐、蔡两国的军队,一同向西攻打楚国,一直打到了汉水边。楚国发兵抗击吴军,双方隔着汉水摆开了阵势。阖闾的弟弟夫概想要先发制人,主张渡河与楚军作战,阖闾不同意,认为这样太冒险了。而夫概却说:“大王已经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我。用兵以有利、获胜为上策,那么,我军还等什么呢?”于是夫概率领他帐下的五千名亲兵突袭楚军,结果楚军大败而逃。阖闾见状,便下令追击楚军,吴军一直打到了郢都。他们与楚军交战了五次,结果全部获胜。楚昭王逃离了郢都,投奔到陨县。郧县县令的弟弟想要杀死楚昭王,昭王便又和郧县县令投奔了随国。吴军占领了郢都。伍子胥、伯嚭将仇人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用鞭子狠狠地抽打,报了当年的杀父之仇。

  这时候,吴国的邻国越国看见吴国国内空虚,阖闾又在外征战,便起兵攻打吴国。吴国只能抽出部分兵力进行反击。同时,楚国又向秦国求救,秦国便出兵帮助楚国攻打吴国,吴军敌不过,结果吃了败仗。阖闾的弟弟夫概同样是个野心家。他看见秦军、越军接连打败吴军,而吴王却仍然留在楚国不走,便利用这个机会偷偷跑回了国,自立为王。阖闾听说以后,心中大怒,便亲自率军回国,镇压了夫概的叛乱。夫概只好逃到了楚国。楚昭王便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回到了郢都,并且接纳、分封了夫概。后来,阖闾派太子夫差再次攻伐楚国,迫楚国战败,被迫将国都迁离了郢都。

猜你感兴趣

1.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

2.史记经典故事

3.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

4.史记中的人物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