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华传统故事
传统故事是劳动人民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那你知道优秀中华传统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优秀中华传统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中华传统故事:夺命血书
南宋年间,有个叫程子山的人,在京城做了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小文官。但他善于钻营,与朝中不少高官有私交,还自己上门认了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为师,以求靠上这棵大树日后好“乘凉”。
这天,秦桧差人去请程子山,程子山不敢怠慢。进了秦府,他被请到内院,可等了一整天也没见到秦桧。程子山以为秦桧没空见他,又不敢主动告辞,只得硬着头皮等。这时,有下人上来敬茶,放下茶盏并不离开,只是看着程子山笑。程子山奇怪,就问下人为什么笑。下人用手指着书案上的一张纸,说:“程大人,你看这文章写得如何?我家相爷很喜欢这篇文章。”说完就退下了。程子山心下疑惑,走上前去,仔细看了起来。这篇文章名曰《星月赋》,文后写有“秦暄”的名字。程子山知道,这秦暄是秦桧的孙子,正准备参加科考。他将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本想秦桧召见他时,可以在秦桧面前吹捧秦暄几句,讨得秦桧欢心。可一直等到天黑,秦桧也没召见他,程子山不得不告辞。
过了几日,程子山接到一纸任命,派他去主持贡生考试。这时他才恍然大悟,那秦暄正是此次科考的考生之一。程子山何等聪明,立刻领悟了秦桧的意思,当即把这次科考命题为“以星月为题做赋”。
果然,秦暄的《星月赋》无人可比,所有考官都赞不绝口。发布录取名单时,秦暄毫无疑问地得了头一名。
这一切都是按照秦桧的设计进行的,他为了让孙子“名正言顺”地考个第一名,就先让孙子写好文章,再让程子山来府中“无意”间看到并熟记后,再任命他为主考官。老奸巨猾的秦桧没有看错人,他这位八面玲珑的“门徒”果然有心计,无须点明便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这场作弊本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还是出了纰漏。事后有考生揭露,秦暄的这篇《星月赋》并不是他所作。因为早在科考之前就有人看到过这篇文章,是在一本名为《士卿闲品》的书上。
堂堂宰相之孙抄袭作弊,此事非同小可。秦桧也听到了外界的风言风语,马上叫来秦暄询问是怎么回事。这秦暄柔弱胆小,见秦桧发怒,马上不打自招。原来,秦桧命他在科考前做出一篇好文章来,可这秦暄平日最烦读书,每次秦桧要看他的文章,他都是让教书先生帮忙“润色”才能过关。这次先生听说事关科考,怕担责任不肯再替他写,秦暄索性命手下人花重金去找一个会做文章的替他“捉刀”。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篇《星月赋》就是花五十两银子从一个叫丁士卿的落魄书生手中买来的。秦桧对这篇文章十分赞赏,以为秦暄有了长进。直到试后闹将起来,秦桧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个丁士卿是个屡试不中的书生,家境十分贫寒,只落得卖字为生。这篇《星月赋》卖了一个大价钱,他就把这些年写的得意文章集结出了一本《士卿闲品》。如今正值科考之际,好多考生买到了这本书,这才使秦暄“捉刀”作弊的事暴露。
得知内情后,秦桧大怒,取家法要惩治秦暄,吓得秦暄面如白纸、抖如筛糠。正在这时有人要求见秦桧,来人正是那程子山。
秦桧喝令秦暄先退下,马上让程子山进来。程子山正是为这事而来。如今事情越来越乱,他难逃干系,这真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脚上。精明的程子山想,只有帮秦桧解决好这件事,自己才能不受连累,而且还能继续得宠。
程子山进来和秦桧闲聊了几句,话题就转到了秦暄身上:“公子此次夺魁真是不负众望,听说他学识渊博下笔如神,已经有大作成书了,真是令人佩服呀!”
秦桧一惊,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只得含含糊糊地说:“过奖,那都是涂鸦之作,实在不值一提。”
“公子年少才高,我那些喜欢舞文弄墨的朋友都想与公子结识,故请他闲暇时屈尊寒舍。对了,一定要带上那本大作给他们见识见识。”程子山说完就以有事为由告辞了。
秦桧思量程子山此行的意图,难道他真的不知道那本《士卿闲品》是别人写的?肯定不会这样简单。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眉目。原来,这位城府很深的程子山是给他出了个主意,用“李代桃僵”之计,将错就错,把别人写的书说成是秦暄写的,这样一来既平息了“抄袭作弊”的风波,又可使秦暄得了“博学多才”的美名,真是一举两得的妙计!
秦桧又转念一想,丁士卿可是个障碍啊!就算他一时将自己写的书拱手让与秦暄,也难保日后他不将此事宣扬出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秦桧眉头一皱,想了一条毒计。
秦桧以秦暄要找个先生教他作文为由,请丁士卿进了相府。正苦于找不到正经营生的丁士卿并不清楚内情,高高兴兴地来了。秦桧安排秦暄与丁士卿交谈,暗中悄悄派人在丁士卿的茶里下了毒。
丁士卿一边喝茶,一边眉飞色舞地同秦暄谈诗词歌赋,忽然觉得腹中一阵绞痛,顿时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滴了下来。秦暄一见吓坏了,站起身就要走,不料被丁士卿一把揪住,欲质问他。但毒性发作,丁士卿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刚一张口便鲜血喷出,溅了秦暄一身,然后扑在秦暄身上直挺挺地栽倒在地,将秦暄压在了身下。
秦暄本来就胆小,见此情景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没命地惨叫起来。秦桧的下人赶紧冲进屋,只见丁士卿的手死死抓着秦暄不放,秦桧的下人只得将秦暄的衣服扯破,才把秦暄和丁士卿分开。
除掉了丁士卿,秦桧松了一口气。他告诉秦暄:“以后就说那本《士卿闲品》是你写的,‘士卿’是你写文章时用的一个闲号。”但秦暄受了惊吓,神情恍惚,秦桧说的话他根本没听明白。秦桧怒斥他胆小怯懦日后难成大器,秦暄如同受惊的鸟,浑身不停地发颤。
秦桧的下人打听到,丁士卿那本《士卿闲品》是城中的“尚圣书局”印行的。丁士卿取走了几十本,还有几百本存在书局。秦桧就让下人把那些书都弄到相府,一本都不要留。下人冲进“尚圣书局”,不由分说就要把书抄走,还威吓书局老板不许声张,否则有杀头之罪。
书局老板哪敢得罪秦桧,只得自认倒霉。可书局的老板娘不怕这套,同相府下人理论起来,说那丁士卿当初只付了一部分印书的钱,答应日后取书时再付清所欠,现在书都拿走了,钱谁给?相府下人把眼一瞪,说想要钱,就到相府找相爷去要!老板娘知道去了相府也要不出钱来,说不定连小命都得搭进去,可亏也不能就这么白白吃了,得给秦桧老贼添添堵。
老板娘趁相府下人不注意,把杀鸡时留下的小半碗血悄悄倒在了其中一本书中。这血被老板娘做了手脚,能渗入纸中,合上后看不出来。下人把书弄到相府,秦桧随手拿了一本,可巧正是老板娘倒了鸡血的那本。秦桧让人把那本书交给秦暄,命他熟读里面的文章,以免别人问起那本书,秦暄说不出名堂。
秦暄拿到那本书,打开一摸,弄了一手血。秦暄吓得瞪大了眼睛,丁士卿临死时拼命揪住他不放的场景立刻浮现在眼前。秦暄本来上次受到惊吓就没有恢复,这次又拿到带血的书,秦暄的魂儿一下子就飞了!这书上怎么全是血呀?难道是冤死的丁士卿找我索命来了?秦暄一声惨叫,眼一翻倒在地上,当时就没气儿了。
老奸巨猾的秦桧本想让自己的孙子飞黄腾达,没想到机关算尽也未得逞。而他那不争气的孙子还被一本带血的书夺去了小命,真中了那句话:恶有恶报!
优秀中华传统故事:曾国藩的微波
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內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网上,与粉丝们互动,但曾国藩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就像现在粉丝们的跟帖一样。
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记后批语道: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曾国藩看到后的反应是,“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叹说,不如此“安得此药石之言”。还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三弟曾国华评论说:“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如醍醐灌顶,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日记通常都是非常私密的东西,通常都会严加保密,不让外人知晓,可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开放呢?
原来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做到狠斗私宇一闪念,但自己的缺点、错误或是陋习改正起来却非常困难,总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例如,他曾在日记中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他仍然“无事出门”,回来深切自责“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遨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
内修效果不理想使曾国藩认识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监督是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记公开,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跟帖”、点评,点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用他的话说就是:“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咸。”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才能做真正的改变。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內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微博”的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敗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猜你感兴趣:
4.中华经典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