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有什么民间故事
蒙古民间故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和情绪,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那你知道蒙古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蒙古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蒙古民间故事:吉当普主持重修都江堰
公元1334年,即元朝的元统二年,蒙古族官员吉当普出任四川肃政廉访司事,针对都江堰年年修年年毁的情况,吉当普找出江堰的要害三十二处,提出大修的方案。他召见灌州判官张弘,对他说:“若甃之以石,则岁役可罢,民力可苏”。张弘赞同吉当普的主张,于是拿出自己的钱来做试验,结果“堰成,水暴涨而堰不动”,试验获得成功。
为决定修治都江堰事,当时的四川地方长官招开了一个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行省官员、“蒙古军七翼之长”、“郡县守宰”、“乡里之老”,在当时省政府的一个会议室里,几十个人坐在一起,桌子上泡着茶,摆着点心水果,当然那时候还没有香烟,所以大家也不抽烟,只是一边喝茶,一边议论这个工程是否可行。结果是大家“各陈利害,咸以为便”,工程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支持。
工程定案,由省政府主持的开工仪式在灌口李冰庙隆重举行,行礼上香,占卜得吉,也就是说这次的维修工程征得了李冰的同意,工程于后至元元年(1335)十一月朔日,肇事于都江堰。
工程在吉当普选定的要害江段分段进行。堤岸告成,沿堤“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因为这次工程的成功,吉当普得到了元朝当局表彰,升任监察御使,清朝宣统二年,吉当普以治堰功臣的身份,被列入了都江堰二王庙的堰功祠中,与李冰父子一道被后人纪念。今天,吉当普的塑像立在离堆公园中,与历代维修都江堰的有功人员一起接受游客的敬意。
蒙古民间故事:范文虎的遗憾
元朝大军沿长江推进到了安庆,南宋“殿前都指挥使、知安庆府”范文虎出降。早在襄阳城被围困的时候,范文虎就曾多次奉命率军增援襄阳,解救吕文焕困守的襄阳城。但范文虎率领的援军,一次又一次败在阿术、刘整等人的手下,最终也没有将垂危的襄阳城挽救回来。
范文虎献城出降以后,也跟着元朝大军,参加了接下来的灭宋战争。元军逼近杭州,范文虎率本部兵马在浙江沙浒扎营,谢太后听说以后,心中愤恨不已,不禁切齿骂道:“大海要是有灵,当使波涛大作,一洗而空之,淹死这帮不要脸的东西!”可是天不遂愿,大海异常平静,不光没有兴起飓风海啸,甚至天天起退的潮汐,都一连三天没有如期而至,谢太后的希望落了空,范文虎的军营安然无恙。南宋全境平定以后,范文虎来到了北京,很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过了两年,忽必烈发起了第二次远征日本的战争,范文虎被任命为远征军的三位负责人之一,率领十万南方“新附军”士兵驾船出征。范感慨:只有在国力强大海内一统的元王朝,才有这样大规模远征海外的能力!
远征军的船队抵达日本海岸,由于军事组织不力,迟迟没有打开局面,大军不得不驻扎在海船上,谢太后的诅咒,似乎到此时开始应验了,海上狂风突起,巨浪滔天,元军战船多数被风浪打坏,伤亡惨重,只有范文虎等少数人狼狈逃回了北京。
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忽必烈虽然失望,可范文虎也不是第一负责人,他没有受到太重的处罚,只是暂时被革去了职务而已。范文虎的政治生命并没有结束,1287年,他被授予“中书右丞、商议枢密院事”职务。1289年,漳州有陈机察等八千人起兵造反,后兵败投降,福建当局请示朝廷,准备“斩之以警众”,忽必烈令枢密院讨论决定。讨论会上,范文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贼固当斩,然既降乃斩之,何以示信?”意见被朝廷重视。1293年,范文虎还以“平章政事”的职务,领衔主持了疏理漕河的工程。
出生于南方,入元后在大都任职的范文虎,顺利活到了新世纪的来临,于1301年寿终正寝。范文虎的一生,遭逢动荡岁月,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他的一生虽然算不得如何成功,但他是堂堂正正、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谁也否认不了。
猜你感兴趣:
2.蒙古民间故事
3.蒙古民间故事
5.蒙古神话传说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