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那你知道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 篇【1】

  王家老太婆从未见过如此场面,几乎被吓昏了,迷迷糊糊地,她又感觉自己像在做恶梦,不一会儿,就倒在床上晕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当她醒来,半信半疑地开门观望,外面的景像令她大吃一惊:溪流两岸面目全非,曾经桃花流水红相映的桃花溪变成了一条光秃秃的深坑,两岸的乌桃树以及各种花草树木被冲个净光,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即将成熟的乌桃被冲撞挤压得稀巴烂,红黑色的乌桃汁汇入溪流,把整条溪水染成漆黑一片,溪里的石头也被染得乌里透红,变得异常坚硬。当王家老太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了乡亲们,大家都猜测说,那两颗火球就是两条巨龙的化身。

  后来,桃花溪又被人们称作乌石坑,王家老太婆居住的地方,由于正对着巨龙破壁而出的洞口处,被叫做龙门坎。如今,龙门坎的后山凹石壁上还高悬着一个巨大的石洞,一股清泉倾泻而下,化作一道落差约四十米高的龙门瀑布,成为桃花溪的主要源流之一。

  桃花源出龙的十多天后,外界传回一条音讯。那两条巨龙游出桃花溪后,经芙蓉溪,到了修书埂,见溪上横架一座石拱桥(汇南桥),挡住了去路。龙向来见桥撞桥,见船掀船,是不屑于从桥底下钻过的。正当它们准备横冲直撞,强行通过时,桥身隐藏的镇桥之宝——一只金蜈蚣,飞射而出,打伤了龙头

  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 篇【2】

  传说在那次轰轰烈烈的“八仙过海”当中,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位仙人各显神通、大闹东海,被玉帝和王母好好教训了一番,倒也安分了一阵子,没有惹出什么是非事端,天宫也显得宁静平和了许多。

  谁知,神仙比凡人更耐不得寂寞。吕洞宾一向醉心于游山玩水、仗义人间,哪里受得了天天呆在斗室中论道修炼。不久,他便一个人悄悄溜出天宫,游历名山大川,赏尽人间美景,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却说吕洞宾这天正驾着祥云,俯瞰大地景观,猛见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如利剑一般直插云霄,气势恢宏,颇为壮观。吕洞宾大喜,赶紧翻下云头细细游览。向附近的村民一问,才知道这山名叫“白菊花尖”,是方圆几百里内数一数二的高山。

  白菊花尖上古木参天,花草遍地,鸟禽成群。山中一年四季水雾迷漫,佳气腾腾,整座山林处于一片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氛围中,恰似琼瑶仙境。数条山涧细泉汇聚成流,从陡峭的山岩石壁垂挂而下,形成一道飞雪银练般的“白菊花瀑布”。瀑布和泉水化为一条小溪,从白菊花尖山脚下的一个村庄中穿流而过,滋润和哺育着那儿祖祖辈辈勤劳耕作的人们。

  吕洞宾看了,心中好生羡慕,忙问这个村庄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告诉他叫“大源”,由于方言发音的关系,吕洞宾误听为是“桃源”,他四处转了一圈,却没发现一棵桃树,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深为遗憾。

  转眼间,到了王母娘娘寿辰之日,天庭一派喜庆气象。各路神仙纷纷前去道贺祝寿,吕洞宾等八仙也带上贺礼,参加寿庆喜宴。

  在蟠桃盛宴上,香气四溢、闻之欲醉的美酒任由大家畅饮,圆润光泽、美味可口的蟠桃任由大家品尝。众仙觥筹交错,开怀畅饮,这边斗酒耍剑,那边吟诗抚琴,各自都拿出看家本领,为喜宴助兴添彩,好是热闹。其中,八仙中的吕洞宾和何仙姑最为出彩,一招太极剑,一套荷花舞,刚柔相济,相映得彰,赢得了诸仙的阵阵喝采。舞到最为精彩处,吕洞宾不禁仰天长啸,豪情丛生。谁料,嘴中一颗刚吃剩下的蟠桃核,却随呼啸声脱口而出,不知去向,当时众仙喝酒喝得正高兴,谁都没有在意。

  再说,吕洞宾吐出的那颗蟠桃核,却是一颗乌桃核,掉落到了凡间,正好掉进了白菊花尖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原来,这一切都是吕洞宾有意而为之的,当时他看到蟠桃时,便想到了那个无桃的“桃源”,便故意乘兴舞剑,借助啸声发力吐核,在“桃源”种下了这颗蟠桃核。

  不久,乌桃核发芽育苗,繁衍出一片片茂密的乌桃林。从此,每年一到春季,大源村的溪流两岸,桃花映江水,隔溪对成双,一片粉红色的世界,桃花源和桃花溪因此而得名。渐渐地,乌桃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水果珍品,被美誉为“黑姑娘”、“黑桃皇后”。

  常德桃花源的民间故事 篇【3】

  再说王母娘娘在寿辰过后第二天,掐指一算,不对,蟠桃核少了一颗,再仔细一查,原来是吕洞宾搞的鬼。然而却为时已晚。俗话说“天上一日,世上千年”,人间已经千年过去了,那颗乌桃核早已长成了漫山遍野的桃树林。

  盛怒之下,王母娘娘要将吕洞宾开除仙籍,贬入凡间轮回重生。在众仙的万般求情下,最后玉帝降旨:吕洞宾将蟠桃核遗落凡间,违反天规,理当严惩,姑念在为民造福,一片赤诚之心,特责罚其下凡回收乌桃核,将功赎罪。

  吕洞宾无奈之下,只好领旨下凡,何仙姑认为事发当时,自己与吕洞宾同曲共舞,理当同时受罚,执意要陪同吕洞宾一起下凡寻找桃核。

  来到桃花源,吕洞宾满心欢喜地在村子里转悠,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丽的乌桃林。何仙姑迟迟不见吕洞宾动手寻找乌桃核,心中不由疑惑。吕洞宾这才详细告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说道:“乌桃核一旦被回收,这里的乌桃就会遭遇灭顶之灾,正如水流没有了源头,总会有干涸的一天。到那时所有的乌桃树都将慢慢枯萎和消亡,人间再也见不到乌桃了。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何仙姑听后,慈悲之心不禁由然而生,却又无计可施。于是整天陪着吕洞宾四处闲逛,游山玩水。一天清晨,她正坐在桃花溪边上洗梳时,不慎失手将梳子掉落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把石头砸出了一道深深的坑,梳子上的几丝头发落在坑里,慢慢长成一丛美丽的花草。后来当地人称之为 “梳头石”,也有人称之为“仙女石”.

  吕洞宾更是每天徜徉山水之间,乐的逍遥自在。虽然日日面对秀丽多姿的山壑群峰,“横看成岭侧成峰,正看如剑倒如钟”,吕洞宾总觉得左看右看还是看不够。于是,他干脆找好溪边的一块大石头,懒洋洋地斜躺在上面,欣赏着山清水秀的美景,享受着日落日升的宁静。日久天长,便形成了一块平坦如席的“卧仙石”,另传吕洞宾当年为避王母耳目,化身为一个佛陀在此石上卧睡赏景,故又称“卧佛石”。

  却说吕洞宾下凡寻核后,王母娘娘并不放心,于是便悄悄地跟在后面,躲在山林中,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天,王母娘娘正端坐在山腰上跟踪监视,忽然发现吕洞宾与何仙姑两人正朝山上走来,急忙起身躲避,寻找藏匿之处,匆忙之中,竟然将莲花宝座撞上了石头,撞落下一片菱形的莲花瓣。莲花瓣离开王母的莲花座后,不久即化成一块菱形的巨石,人们称之为“娘娘石”或“老娘石”。由于王母娘娘掌管着生死祸福,象征着最高权威,因此,每逢孩子体质虚弱、生病患疾时,当地村民便会到老娘石前点上香烛,摆上祭品,跪地膜拜,祈求王母娘娘保佑孩子身体健康、吉祥如意。这就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拜老娘”。

  吕洞宾发觉王母跟踪后,便朝何仙姑使眼色,装模作样地说道:“寻找乌桃核,得先找一件工具才行。”何仙姑笑道:“你那把不离身的宝剑不正是一件合适的工具吗?”吕洞宾大笑道:“真是昏了头了!却让我试试宝剑锋利如何。”说罢,他走到一块大磐石前,挥舞宝剑朝石头劈下,“切”的一声,大石头一分为二,裂成两半。这就是“试剑石”的来历。如今,在桃花溪两岸,只要你细心观察,便会发现有好多裂成两半的桃状大石头,当地人都说这是吕洞宾为了敷衍王母,挥剑劈石寻找乌桃核的见证。

  王母娘娘暗暗观察了好久,也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只好返回天庭去了。吕洞宾为了保护人间的乌桃种,将寻找到的乌桃核变成了一块石头,隐藏于桃花溪的巨石堆中,真真假假谁也发现不了。现在,矗立于桃花源村口的那块巨石,传说就是那颗天庭失落的乌桃核的化身,它已经成了桃花源的形象石。

猜你感兴趣

1.民间故事精选大全

2.民间故事精选5个

3.经典民间故事大全故事精选3个

4.经典民间传说故事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