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中国优秀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民间故事作为文化体裁之一,是民间文化的综合表现,是民间智慧、艺术、知识的混合体,它折射出民众生活的镜像并孕育出了众多高雅艺术。那你知道中国优秀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国优秀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优秀民间故事:康熙与云林禅寺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到处游山玩水,吟诗题字,自称是个风雅的皇帝。

  一天,他要到灵隐来耍子了。

  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拢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顶檀香,手敲法器,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一里路外的石莲亭,把康熙皇帝接到灵隐来。

  老和尚陪着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后、山上山下游玩一番。康熙皇帝见到灵隐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长满绿荫荫的树,地下开遍红艳艳的花,真是一个好地方呵!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人在寺里摆酒用膳,想多耍子一会儿。

  皇帝摆下酒席,可热闹啦!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一时间,把这个佛门净地,竟然变成了帝王之家!康熙皇帝一手拈着山羊胡须,一手捧着酒盏,又灌黄汤又吟诗。

  老和尚早听说过康熙皇帝喜欢吟诗题字。这时见他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便悄悄跑过去找个跟随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商量道:“大人老爷呀,我想求求皇上给我们山寺题一块匾额,你看能不能呀?”

  杭州知府听了听,点点头说:“才好哩,如果皇上给灵隐寺题了匾额,连我杭州府也都沾了光啦!”

  钱塘县官也接上来说:“皇上酒兴正浓呢,你这辰光去求他题匾,我看一定能答应。”

  老和尚心里落了实,就壮壮胆子,走到康熙皇帝面前跪下去磕头,说道:“皇上呀,看在灵隐寺大菩萨的面上,替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吧!”

  老和尚这一请求,正好搔着了康熙皇帝的痒处。他点了点头,忙吩咐手下人摆好纸笔,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起一个歪歪斜斜的“雨”字。这辰光,他差不多快喝醉啦,手腕有点发颤,落笔又太快了些,这个“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是个“灵”字呵!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位,随你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个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一只手抓着笔,一只手不住地拈他那撮山羊胡须,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们,明知道康熙皇帝下不了台,但是谁也不敢明说,只有站在旁边干着急。还好,有个大学士名叫高江村的,却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两个字,装做去磨墨的样子,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朝着康熙皇帝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哎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呢!欢喜得连酒也醒了一半,就连忙写下了“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老和尚过来张张,不对呀!“灵隐寺”怎么写成“云林禅寺”呢?

  他也不看看风色,就结结巴巴地问:“我们这里叫做‘灵隐寺’,不叫‘云林寺’呀!是不是皇上落笔错啦?”

  康熙皇帝听了,把眼睛一瞪,喝声:“放屁!”老和尚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好恭恭敬敬地立在旁边了。康熙皇帝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说,把它叫做‘云林寺’好不好?”

  “好呀,好呀,皇上圣明!”

  ……

  听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皇帝乐得啥哈大笑,便吩咐快把匾额雕起来。

  皇帝一句话,官儿们却忙开啦。他们一面叫人将灵隐寺原来的匾额换下来,一面找来雕花匠,把康熙皇帝写的“云林禅寺”四个大字雕在红木匾上,贴金底,黑漆字,边上镶了二龙戏珠,当场挂到山门上。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稀奇古怪的“云林禅寺”大匾额。但是,杭州的老百姓并不买他的帐,尽管“云林禅寺”这块匾额一直挂了三百年,大家却仍然称呼这儿为“灵隐寺”。

  中国优秀民间故事:老翁斗胆揭皇榜

  话说有一位皇帝,吃厌了宫廷里的山珍海味,食欲不振,无心朝政。这可急坏了御厨,也急坏了专管御厨的大臣,他们手足无措,整天提心吊胆。

  有一天,皇帝突然要想吃一种黄澄澄的香饼子,并张榜百两黄金悬赏。皇榜可不是随便揭的,没有那个金刚钻,谁敢揽那个瓷器活,搞得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十天过去了,皇榜涛声依旧,急煞护榜人。

  又过数日,一位身穿布衣头戴草帽的老翁路过一处张榜之地,驻足观看,听围观者议论皇帝悬赏之事,觉得好笑。心里想:好你个小子,做了皇帝忘本了。整天山珍海味的伺候着,还食欲不振,简直是挥霍无度,昏庸透顶。你一顿饭的银两,足够老百姓一个五口之家吃一年了,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想到此,他心里有了主意,步履稳健地走上前,一把揭下皇榜,并大声宣布道:“各位观者,区区小事,何必兴师动众,老汉我不为赏金,只为献个手艺,告辞了。”说完,转身就走。

  老翁还没走几步,就被一位御林军拦住,喝斥道:“喂!老头,你吃了豹子胆了,敢随意揭皇榜。你知道做不出黄澄澄的香饼子的后果吗?欺骗皇上那是要杀头的!”

  老翁心有成竹地回话:“军爷,老汉我知道如何履行自己的诺言,也知道做不出来黄澄澄香饼子的后果。放心吧,我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的。”老翁的一席话,迎来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第二天,在御林军的押解下,老翁来到了御膳房,向皇帝献上了自己亲手做的黄澄澄的饼子。皇帝见状,非常高兴,拿了一块闻了又闻,香极了,顿时精神焕发。在御厨尝过确认安全后,皇帝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咀嚼起来,可就是咽不下去,特别剌嗓子,把眼泪都憋出来了。只听“扑”的一声,黄橙橙的渣滓喷了大臣们一脸,好生狼狈。

  奴才见状,赶紧递上一碗水,皇帝咕嘟咕嘟漱了漱口,又吐出来一大口,好大一会才缓过气来。皇帝瞪着眼睛责问老翁:“大胆刁民,你胆敢拿猪狗食来戏弄朕。来人那,把他拖出去斩首示众!”

  老翁从容地说:“皇上,你杀我可以,但你得容草民说两句话再杀不迟,否则我死不瞑目。”

  皇帝阴沉着脸说:“朕容你辩解,说的有道理,朕可以不杀你,否则灭你九族。”

  老翁慢条斯理地问:“敢问皇上,良心值多少钱?”

  一位大臣喝斥道:“大胆!竟敢无端质问天子,你不想活了。侍卫们,上前掌嘴。”

  皇帝觉得他话中有话,道:“慢!让他说下去。”

  老翁瞪了那位大臣一眼,不紧不慢地说:“皇上,你听我把一个故事讲完,你就什么都明白了。那一年兵荒马乱,一天傍晚时分,我正在家中收拾农具,突然闯进来一位壮士,浑身是血,疲惫不堪,饿的昏厥过去。我收留了他并把他隐藏起来,因为后面有追兵。等他醒来,我给他吃了几个粗糙的黄澄澄的玉米饼子,他一边吃,一边说这饼子真香,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了。因为他饿极了,才出此言。其实这种掺了橡子面的粗粮饼子非常难吃,连我们自己都不愿吃,没法子啊,穷人要度命啊。这位壮士为了感激救命之恩,定要送我几锭银两作为回报,被我婉言谢绝。他为了国家兴亡,命都不要了,我怎么能昧着良心要人家的钱呢?后来,听说这为壮士进京了,成就了大业,是一位震撼华夏的了不起的伟人。不过,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唉!良心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呢,我自己都说不清楚。”

  皇帝听完了这个故事,顿觉惭愧,无地自容。

  皇帝走到老翁身边,屈下身来,把他扶起来,诚恳地说:“老人家,我就是当年的那位壮士,要不是你在危难中救了我,也就没有今天了。朕糊涂啊,怎么能恩将仇报呢。看来,还是朕忘本了。朕错了,朕郑重向你老人家致欠。”

  老翁斗胆揭皇榜,一是想看看多年不见的壮士皇帝,二是想利用玉米饼子事件敲一下皇帝的警钟。一位皇帝不理朝政,不问百姓甘苦,整天花天酒地,昏庸无度,何能有效治国。听到皇帝认错了,老翁开心地笑了。

  良心到底值多少钱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昧良心的人,一文不值。有良心的人,无价。

  中国优秀民间故事:智断钱袋

  范县城关有家小饭馆的老板名叫郝来福,他为人和气,饭菜价格也公道,小店生意还不错。这天有个过往商人在店里吃午饭,走时将一个钱袋放在板凳上忘了拿。等郝来福发现钱袋时,商人已经不见踪迹。无奈,郝来福小心地收起了钱袋,想等那个商人来寻时再还给他。

  不多一会儿,商人果然回来了,郝来福便将钱袋还给了他。按说,商人道声谢便可以走人了。但那商人硬说郝来福见财起心,拿走了他十锭银子。

  郝来福为人忠厚,听不得冤枉,再说十锭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便和商人拉拉扯扯上了县衙要说个明白。县令郑板桥立马升堂,询问了事情缘由后,从衙役手中接过钱袋,只见钱袋里面有几两碎银子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郑板桥赔着笑脸对那个商人说:“你高抬贵手放过他吧,郝来福做点小本生意也不容易。好在我还有些积蓄,由我代他赔给你吧。”说罢掏出十锭银子,交给了商人。

  商人接过银子,眉开眼笑地想,都说郑板桥断案如神,没想到这么轻而易举就骗过他了,随手就把银子往钱袋里装。谁知这钱袋本就不大,里面又有东西,现在怎么也塞不下十锭银子。

  郑板桥看得真切,一拍惊堂木怒喝道:“大胆刁民,你丢了钱袋,人家好心捡到还你,你竟然借机敲诈,良心何在?以后还有人敢做好事吗?来呀,给我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衙役“噼噼啪啪”一阵板子打下去,痛得商人鬼哭狼嚎。

  打完二十大板,商人终于承认是他敲诈郝来福,并跪地求饶。郑板桥收回了刚才给商人的十锭银子,当场判决将商人钱袋里的碎银子赏给郝来福,奖励他拾金不昧的美德。

  这个商人聪明反被聪明误,闹了个鸡飞蛋打,捂着流血的屁股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县衙的大门,这就是坏人应得的下场。

猜你感兴趣

1.优秀民间故事

2.最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

3.中国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4.中国民间故事大全

5.中国民间故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