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萨尔浒之战的起因有哪些

卫文分享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于1619年打的一场战役,此战决定了明清两朝之后的命运走向。那么着一场仗是因何而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萨尔浒之战的起因,希望大家喜欢!

  萨尔浒之战起因

  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明朝统治末期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势力日渐崛起的努尔哈赤所在的女真部落和势力日渐衰弱的大明朝。萨尔浒之战起因一共包括3个部分,一个是努尔哈赤的上台,使得女真部落有了进一步强大的可能,二是明朝与女真之间重重矛盾,使得努尔哈赤下定决心攻打明朝,三是明朝统治混乱,朝廷腐败,努尔哈赤认为这时候是对明朝用兵的最佳时机所以挑起了战争。

  萨尔浒之战起因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努尔哈赤掌权,努尔哈赤是女真部落难得一见的杰出将领,在他上台之前,很少有人提及对明朝用兵,而努尔哈赤是一位天生的战略家,在他夺得政权之后开始整顿军务,训练军队准备偷袭明朝,努尔哈赤的野心就是吞并明朝占据中原地区,所以在努尔哈赤的安排下女真部落有了强大的进步,开始不时骚扰辽东地区,给明朝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萨尔浒之战起因还应该包括明朝统治的混乱,在战争爆发的前几年正是明朝朝廷党争十分激烈的时候,万历皇帝上台的时候,明朝已经是一摊烂摊子,上台之后的万历皇帝又经常不理政事,他任由朝臣们在下面争论不休,而且明朝也爆发了很多场农民起义,统治者没有精力去关注辽东防务和日渐崛起的女人部落,导致了敌人侵略。其实努尔哈赤所在的部落和大明朝的矛盾是萨尔浒之战的直接原因,努尔哈赤在1618年农历四月十三日发布了七大恨,他认为明朝不时派遣军队骚扰女真部落,使得女真部落损失惨重,而且明朝的外交官态度十分蛮横,使得两个地区之间矛盾进一步升级,所以导致了后来决定战局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经过

  萨尔浒之战经过其实非常复杂,明朝方面在萨尔浒之战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由于努尔哈赤事突然进行袭击,所以明朝的应对措施非常不到位。而女真方面努尔哈赤早就有了预谋和准备。他的预防措施非常到位,早就摸清楚了明朝主要兵力的作战方针,把6万兵力都集结在了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后代历史学家在研究萨尔浒之战经过这个问题时一共把经过分为3个阶段,自从1969年战争开始到努尔哈赤攻下辽宁抚顺是萨尔浒之战的第一个阶段,当时后金发现明朝的一支部队已经北上,接到奏报以后决定拦住它,趁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集中了八旗兵力进行突围,突然的袭击使得明朝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辽宁抚顺附近两方展开激烈交火,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八旗兵45000人进攻明军。

  萨尔浒之战经过第二个阶段是明军溃败的阶段,明军兵分4路,但是明军主力在第一阶段就被全部歼灭,剩下的几路明军形单影只处境非常不利,努尔哈赤歼灭明军主力之后就进而北上,以步兵正面冲击明军的北路,最后打败明军北路到达了明军扎大营的地方。

  第三个阶段也是决定战局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东路明军战败,南路明军溃逃,西路明军看到其他几路已经纷纷战败,自己的士气先受到打击,又加上轻信了敌人的谣言,所以就一时马虎失败了。而北路明军看到其他3路明军被打得纷纷逃散却没有做出任何策应,而且大军行动相当迟缓,在山上的时候,以为努尔哈赤率军亲自来追赶,自己人被吓得非常惊恐,自相践踏,死伤了1000多人。

  萨尔浒之战兵力对比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萨尔浒战役当中的一些情况都让大家好奇不已,尤其是对于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萨尔浒之战军力对比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

  在战争之前,明朝对外一直宣称自己的部队是四十万,而实际上明朝的军队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即使是加上后来朝鲜出兵增援的部队,也不过十四万,这十多万的军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边境各处紧急掉转过来的,部队当中鱼龙混杂,让将士管理起来也废了很大的力气。

  而在后金的部队当中,可用力量看起来似乎更少,只有不到六万人,这样以来,在萨尔浒之战军力对比当中,后金明显是非常吃亏的,但是在战争当中,一个部队是否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要看部队的战斗力。后金部队当中的将士们常年征战在外,加上当时的战争的主要场地是在边境,和明朝的士兵比起来,后金将士普遍熟悉地形,这对于后金人来说,是一个有利条件。

  而另外一个有利条件就体现在军队纪律和风气上,明朝偏安多年,军队长期缺乏训练,实战经验尤其不足,而相反的是,后金骑兵不但常年在外征战,加上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生长,这给了他们足够的优势在战争当中攻击敌人和保护自己,这样来看,似乎在萨尔浒之战军力对比当中,后金完全不输明朝。


猜你喜欢:

1.萨尔浒战役故事

2.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有感3篇

3.火烧赤壁的典故

4.明朝衰落的起点:萨尔浒战役

5.清朝大臣费英东个人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