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原因是什么

卫文分享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城濮之战,成语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也比喻退让河回避,避免发生冲突。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晋文公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要退避三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原因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

  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楚国富饶,什么都不缺,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假如真的有那一天,我希望与楚国永远和睦相处。”

  楚王已有几分醉意,说:“列国争霸,也说不定有一天楚国会与晋国交兵,公子你怎么办?”重耳老老实实地回答:“倘若真是不得已交兵,我愿命令部队退让三舍(九十里)。”意思是说不想与楚国发生战争。后来,秦国出兵平定了晋国内乱,杀灭群奸,重耳得以回国做了国君,称晋文公。他整顿朝纲,发展生产,逐渐使国家变得强盛起来。

  楚王早有称霸中原的野心,第一步想先消灭宋国。宋襄公便派人向晋国求援。晋文公与群臣商量。狐偃、赵衰等大将主张不要直接与楚军交锋,而去讨伐归附楚国的卫、曹两个小国。

  晋文公于是派先轸为大将,顺利地攻克了卫、曹两国,并俘获了这两国的君主。楚国大将成得臣得到消息,只好暂缓攻打宋国,派使者见晋文公,表示愿意不再伐宋,希望晋军能退出卫、曹领地。晋文公接受条件,让卫成公和曹共公复国,但要求他们从此臣服晋国。

  成得臣得知消息之后暴跳如雷,决意要与晋文公决一死战。他指挥大军,向晋国发起进攻。晋文公想起当年对楚王的承诺,便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众将都不解,说:“主公难道怕成得臣吗?”晋文公说:“不,成得臣有勇无谋,我怎么会怕他呢?只是我当初与楚王有诺:一旦交兵,我当退避三舍,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一口气退了九十里,在一个名叫城濮的地方驻扎下来。

  楚军中有的将领主张不必追了,此时收兵也算不战而胜,面子挣回来了。可是成得臣却丝毫听不进去,说:“他知道不敌我军,于是胆气尽丧,你们都给我追,不要停下!”楚军追到城濮,与晋军相遇。一场恶战已不可避免了。在此之前,晋军大将先轸已巧妙布阵,在许多险要地段设下埋伏,将楚军切为几段,首尾不能相顾,终于大败,损失惨重。成得臣只得拔剑自刎而死。晋文公因城濮之战声名大振,终成一代霸主。

  城濮之战具体是报恩还是避楚军锐气,现在各有各的说法。不过就目前主流观点而言,两者兼之。

  城濮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城濮之战中,晋军赢得了胜利,楚军却落败而逃。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指挥的人物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从晋国的国君到臣子都是有智慧和胆识的,但楚国却不能相提并论了。

  先来说下晋国的国君晋文公,晋文公年轻时经历长期流亡生活的磨练,增长了他的胆识和才干,在治理军队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策略,能够善于观察当时的情况,虚心采纳大臣们的正确建议。例如,在宋国来向晋国请求增援的时候,根据晋国的现状进行分析,谨慎小心,结合晋国的兵力和晋国的地理位置,没有盲目地出兵直接救援宋国,而是认真听取大臣们的建议,选择先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卫两国,想因此来救出宋国。但是,楚国没有因此而撤离宋国。宋国又派人来请求支援,这次的晋文王更加小心谨慎,他考虑到如果不答应出兵就会使得宋国降服于楚国,但是出了兵凭晋军的实力也是不太容易能取胜的。在这危机的时刻,晋文王听取了大将先轸的建议,认为他的计谋想得十分周到。很快,楚成王果然上了当,使得晋、楚的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变化。

  再来分析一下楚国的国君楚成王。楚成王用柔寡断,没有成见,不善于争取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盟,在作战智慧上也有很大的失误。在齐、秦建议撤军时,楚成王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还跟这两个国家翻脸,导致齐、秦投奔晋国,从这点可以看出楚王的昏庸无能。后来,子玉坚持要攻打晋国的时候,他也没有及时进行劝阻,而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同意子玉去攻打晋国。

  城濮之战的过程简介

  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为了争夺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晋军制定详细的策略,大败楚军,确立了晋军在中原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晋文公率领军队从棘津渡河,进军攻打依附楚国的曹国河卫国,企图通过攻打楚国的依附国来吸引楚国的注意,从而为宋国解围。晋文公先是率领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就把卫国占领了。之后,又对曹国发起了攻击,不久便攻下了曹国的都城,俘虏了曹国的国君。晋军攻打曹、卫本想诱惑楚军北上,但是楚军却无动于衷,依然攻打宋国。宋国又来向晋王求救,晋王进退两难,最终听从了先轸意见,利用齐、秦“喜赂怒顽”的心理,制造齐、秦、楚之间的矛盾。晋国一方面让宋国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让他们劝楚军撤兵。另一方面,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表示自己的忠诚。宋国没有被攻下,加上曹、卫两国的土地又送给了宋国,楚军当然不会同意撤兵。秦、齐遭到楚国拒绝后,也非常恼怒,于是出兵协助晋国,形成了三大强国联合对抗楚国的局面。

  楚成王见势不妙,主动把楚军撤退到自己的国界内,要求子玉将楚军的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国发生冲突。但是主将子玉,狂妄自大,坚持要与晋国决战。楚成王优柔寡断,同意了子玉的建议,但又不给他补充兵力,只派了少许的兵力前去增援。

  晋军利用楚军左右两翼兵力薄弱的特点,采取了先击左右侧,再攻打中军的策略。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楚军陷入了重围之中,最后不得已落败而逃。


猜你喜欢:

1.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和出处

2.晋文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初中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4.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内容

5.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