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百科知识>

浪子宰相李邦彦的生平简介

卫文分享

  李邦彦,字士美,自号“李浪子”,人称“浪子宰相”。外表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学上舍生出身,官至尚书左丞,宋钦宗时,金兵迫东京开封府,力主割地议和,直接造成北宋灭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浪子宰相李邦彦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邦彦的生平简介

  李邦彦是宋朝末年的官员,被后人称为是“浪子宰相”。李邦彦长相俊美,擅长工笔,官至尚书左丞,但却也是北宋灭亡直接因素之一。

  李邦彦的父亲原本就是个银匠,但是李邦彦却从小读书,喜欢和进士交游。后来李邦彦入京为太学生,公元1108年,宋徽宗亲赐他进士及第,任命他为校书郎。李邦彦虽然长相俊朗,而且文笔敏捷,但是他自小都是在民间长大,所以生性就比较不拘小节,从坊间学了很多粗鄙的习惯,自号为李浪子。很多官员都曾经弹劾过他不检点,于是就罢任了符宝郎,只做校书郎。后来李邦彦出任河阳知州,又被召任到京城做起居郎。因为李邦彦非常善于奉承宦官,后来就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承旨。

  公元1121年,李邦彦走上了人生巅峰,被任命为尚书右丞,后因为何王黼等人不和,于是就与蔡攸还有梁师成等人都暗中勾结。王黼被李邦彦所诬陷遭到免官,而李邦彦却被任命为少宰,但是他却毫无建树,被京城的人称为是“浪子宰相”。

  宋钦宗继位之后,李邦彦主张割地求和,霹雳炮手在对战时发炮,竟然被李邦彦所枭首。后来许多大臣都弹劾李邦彦,气的李邦彦退朝后就大骂。但是不久之后,因为吴敏的请求又被重新启用为太宰,继续坚持他的求和主张。后来因为误国,李邦彦被贬官,最后死于桂州。

  李邦彦外号

  李邦彦是北宋末年的高官,曾官至宰相,但是为官的时候却也没什么功绩,这也让他得了个外号,叫做“浪子宰相”。

  李邦彦这个人也算的上是相貌堂堂,为人豪爽,而且写文章思维敏捷。但是因为李邦彦从小就是长在民间的,所以染上了很多粗鄙的恶习。李邦彦还非常善于踢蹴鞠,还会把街头巷尾传的俗语编成一些词曲,当时的人们都争相传唱,李邦彦还自号为李浪子。当然,李邦彦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官员的弹劾,差点官位不保。

  公元1121年的时候,李邦彦还授任为尚书右丞,两年之后转任为尚书左丞,而且李邦彦还和宰相王黼不和,于是李邦彦就暗中与蔡攸、梁师成等人勾结称党羽,诬陷王黼,致使王黼被罢免,虽然王黼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李邦彦栽赃陷害的手段也为人所不齿。一年之后,李邦彦又被授任为少宰,但是身在高位的李邦彦却在政治上毫无建树,这个少宰的位置也都是靠着阿谀奉承别人得来的,并没有什么真材实料能坐稳这个位置。所以当时京城的人都叫他为“浪子宰相”。

  所以这个浪子并不是会回头的那个浪子,也不是我们常听起的浪子燕青的浪子。李邦彦这个浪子并不是什么好词,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李邦彦这个人在高位之上却不务正业,在其位不谋其政,整日都过着放荡的生活的意思。不过这也正和了他自己的意,他自己本就自号李浪子,称之为浪子丞相,也算合适。

  李邦彦史籍记载

  李邦彦,字士美,怀州人。父浦,银工也。邦彦喜从进士游,河东举人入京者,必道怀访邦彦。有所营置,浦亦罢工与为之,且复资给其行,由是邦彦声誉弈弈。入补太学生,大观二年(1108),上舍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试符宝郎。

  邦彦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然生长闾阎,习猥鄙事,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辍街市俚语为词曲,人争传之,自号李浪子。言者劾其游纵无检,罢符宝郎,复为校书郎。俄以吏部员外郎领议礼局,出知河阳,召为起居郎。邦彦善事中人,争荐誉之,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宣和三年(1121),拜尚书右丞;五年(1123),转左丞。浦死,赠龙图阁直学士,谥曰宣简。邦彦起复,与王黼不协,乃阴结蔡攸、梁师成等,谗黼罢之。明年,拜少宰,无所建明,惟阿顺趋谄充位而已,都人目为“浪子宰相”。

  徽宗内禅,命为龙德宫使,升太宰。知众议不与,外患日逼,抗疏丐宫祠。金人既薄都城,李纲、种师道罢,邦彦坚主割地之议。太学生陈东数百人伏宣德门上书,言邦彦及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乂之徒为社稷之贼,请斥之。邦彦退朝,群指而大诟,且欲殴之,邦彦疾驱得免。乃以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充太一宫使。不旬日,吴敏为请,复起为太宰。人皆骇愕,言者交论之。出知邓州,遂请持余服,提举亳州明道宫。建炎初(1127),以主和误国,责建武军节度副使,浔州安置。建炎三年卒。


猜你喜欢:

1.宋朝宰相赵普生平介绍

2.宋朝宰相王黼生平简介

3.宰相韩琦生平事迹简介

4.唐朝著名宰相苏良嗣生平简介

5.秦朝宰相范雎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