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画家李成的生平简介
李成,五代宋初画家。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初画家李成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成的生平简介
李成,生于公元919年,卒于967年,是唐末五代十国至北宋初期的著名画家。他字咸熙,原本是长安即现在的陕西西安人,他的家室非常显赫,祖上曾经是唐朝的皇族,他的祖父在五代时期为了躲避战乱而举家迁往了营丘即现今的山东青州,因此他又被人称为李营丘。他十分擅长画山水,曾经先后向当时的大画家荆浩和官仝学习绘画,之后经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成在小的时候其实对绘画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他像很多的人一样,想要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因为时局的原因,这个雄心壮志始终无法实现,于是他开始把目光放在了读书作画上。他的画作主要的关注对象是郊野平旷的景致,画法简练,笔势充满力量,苍劲有力,而且喜欢用淡墨,于是有了“惜墨如金”的称号。他画的山石很像天上翻卷的白云,后人于是他的这种风格称为“卷云皴”。北宋著名画家秘府曾经评价他的画“淡墨就像梦中的薄雾,山石就像天上的云一样灵动”,他的这种“石如云动”的评价成为了后世的画家模仿李成的笔法的重要风格标记。
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很多的画家都十分敬慕他的风格,比如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等画家,在这些画家的画作中都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李成画的风格的痕迹。
目前保存到现在的他的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等。
李成《寒林平野图》
《寒林平野图》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期著名画家李成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幅画作描绘的是在萧瑟寒冷的隆冬时节,平野中长松挺立,古柏苍虬,枝干交错,河道蜿蜒曲折,好像都被冰给凝固了,空蒙的烟霭一直升腾到了天际。这种场景可以说是李成最擅长表现的东西了。他在这幅画中用硬笔瑞峰,在绢布上勾画出了松针、细枝粗干和土坡石廓,线条显得瘦硬坚韧,充满了气势。
在中国山水画的勾、皴、擦、点和染这些常用的技法中,勾线是最重要的一点。而李成的画作也将勾线视为了表现他描绘对象的主要手段,而且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这幅画作中,他画的松针线条挺直,功力可见一般。而最让人感兴趣的应该是他对于曲线的运用。中国的书画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注重线条的力度了,他们发现一根直线虽然挺直,但是却没有曲线那样可以积蓄力量。这就好像弓箭一样,在没有开弓的时候,弓弦是呈直线的,没有积蓄力量,但是一旦拉紧弓弦,那么在弯曲的弓弦上就充满了动感的张力。李成在这幅画作中,所描绘的树枝,不管粗的还是细的,都是呈弧线形的,可以说发挥了线条最大的力度,这点也影响了他的学生,例如他的学生郭熙在《早春图》中画的树枝就是弧线形。
李成的这副画作目前收藏于中国台湾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画的右上角有宋徽宗所题写的“李成寒林平野”六个字,还有清朝乾隆皇帝的题诗和收藏印鉴。
李成《晴峦萧寺图》
《晴峦萧寺图》是五代十国末期至北宋初期著名画家李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副画作以直幅的形式,描绘了寒风凛冽的冬日中山谷中壮丽俊秀的景色。画中群峰林立,瀑布倾泻而下,在画的中间的山丘上还建有楼阁寺庙,在山麓水还建有水榭、茅屋和板桥,其中也有旅人在此活动。此外画中的山石雄伟而峻峭,皴染用笔具有变化,景色清幽静谧,虽然不是平远之景,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李成的风格特色。
此画的上半部由两座陡峭的高峰重叠,而左右的山峰相对比之下则显得低小而淡远,在画的中间有楼阁十分突出,此外还有一座寺庙楼阁的下方,寺庙的右边则有三四座小山冈,山冈上都有树生长其间。在画的最下面是由山中的泉水所汇聚而成的溪水,溪水上有一座木桥架在连接两边,在山脚下的亭馆中人群往来十分热闹。
李成在这幅画作中用笔坚实,充满了力量。无论是画山上的亭台楼馆还是寺庙高塔,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有飞檐。此外从构图上来看,在画面的中央是一座高峰,往下则是深沟巨壑,以及山间的瀑布和萧寺亭台,使得整幅画气势十分雄伟。
目前这幅珍贵的画作的真迹虽然历经时间和战乱的影响依旧保存完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已经不在国内了,而是在远隔重洋的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当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希望有一天通过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努力可以早日让这幅画回到祖国的怀抱中来。
猜你喜欢:
上一篇:南宋悍后李凤娘生平简介
下一篇:浪子宰相李邦彦的生平简介